-
公开(公告)号:CN101510953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66595.X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摄相机,特别是一种高性能CMOS一体化数字摄相机,包括CMOS成像模块、闪存存储模块、光纤和千兆网卡高速数据传输,还包括实时图像压缩模块、图像数据融合模块、图像纠错编码器、闪存控制器、图像纠错译码器、千兆网卡控制和光纤控制。本摄相机通过GPS高精度定位/时间便于对拍摄图像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压缩节省闪存存储空间,通过图像数据纠错编译码保证存储图像的正确性,利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存储数据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能力,为便于该装置与上位机通讯,提供千兆网卡和光纤两种数据回放传输方式。该装置可实现持续高帧频图像实时记录,并实现纠错编码。
-
公开(公告)号:CN101441082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051630.6
申请日:2008-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IPC: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文导航技术领域的一种快速三角形星图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星对角距为主要识别特征,两颗星之间的相对星等差为辅助识别特征确定星图识别特征量,以两颗星之间的星对角距、相对星等差及组成星对的两星星号为存储基元,假设星敏感器视场对角距为d,存储所有星对角距小于等于d的基元,构造导航星库并存储;2.提取观测星图中的观测星,按亮度由亮到暗排序,构造待识别的观测三角形;3.利用该方法进行三角形识别;4.验证。本发明方法实现了观测星图中星三角形的快速识别,计算量小,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和较快的识别时间,且具有较小容量的导航数据库,减小了冗余数据对硬件系统的存储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9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46267.4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星敏感器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星敏感器图像目标关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帧的第一星图以及目标对欧氏距离特征库;计算第一星图中的各个第一目标之间的欧氏距离,得到各个第一距离;基于各个第一距离以及目标对欧氏距离特征库中的各个第二距离,在各个第二目标中确定与第一目标关联的第二目标,其中,各个第二距离通过计算各个第二目标之间的欧氏距离得到的,第二目标是指上一帧的第二星图中的各个目标。能够根据星体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的特性,利用构建好的目标对欧氏距离特征库,将帧间星图进行目标关联,不涉及窗口扫描方式,且不需要先验姿态信息,具有更稳定可靠的性能,能适应星敏感器大角速度机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039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802739.2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星敏感器的月亮杂光抑制方法,涉及天文导航技术领域,解决月亮等星体杂光进入星敏感器视场后,探测器成像后会出现亮的光斑,对星敏感器的阈值计算、质心提取以及无法输出实时星敏感器姿态的影响,星敏感器通过探测器对实际星图成像,数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星图进行四分块,并提取每个子块中大于星图子块阈值的星点数据,生成四个样本数据并进行筛选,采用FIFO1对每个行采样周期的样本数据进行行缓存并根据设定条件通过FIFO2存储,采用数据处理器处理计算,最终星点结构体送至星图匹配模块进行星图识别,姿态计算。本发明降低大光斑占用图像处理时间,保证正常提取进而保证星敏感器姿态输出精度,大大提高了星敏感器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9689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10885338.2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IPC: G02B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视场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畸变自动标定方法,包括:设定星敏感器的成像分辨率,像元角分辨率、主点、分区步长初值、最大畸变和各分区内定标点个数;以S(1)为分区步长,计算中心区域内定标点的二维转台编码器角度信息,计算该级分区内所有畸变标定点的最大畸变;当D_max(1)≤D0时,设第N级分区的步长细分份数;计算第N级分区步长,计算各分区内二维转台的角度信息,计算该级分区内最大畸变,以及计算已定标区域的边长;当D_max(N)≤D0时,输出该级分区内各区域畸变修正系数;当Stot≥M时,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畸变标定过程结束。本发明能够保证大视场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畸变标定的整体精度,同时避免了分区步长选择不合理造成的重复定标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30729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21167.6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IPC: G01J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波段辐射测温系统的定标方法及装置,包括:将所选定的双波段分解为两个波段的测量波,并使所述两个波段的测量波分别经过测量通道;分别对两个波段的测量波进行辐射标定,得到标定结果;根据标定结果建立双波段测量波的测量模型,以完成对双波段测量波的标定。本发明通过修正环境温度对辐射定标偏置的影响,实现了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下的双波段辐射测量系统定标和测量方法,该方法在双波段测量和定标环境温度不一致情况下,无需重新定标即可实现定标和测量比值的计算,进而通过双波段测量比值和定标比值的比较确定被测目标温度。该方法在恶劣环境或者定标和测量过程存在延迟的情况下,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677375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710858009.X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红外辐射测量系统定标装置及定标方法涉及光电辐射测量技术领域,通过考虑定标辐射源表面反射的环境辐射、系统内部杂散辐射和探测器固定输出,将线性辐射定标模型细分,并使用本发明的定标装置模拟控制环境温度,在两个不同的环境温度时,分别采集两个定标温度点辐射源的定标图像,通过数据处理实现辐射定标模型中参数的确定,实现非黑体定标。本发明利用简易的结构、简单的操作和数据处理实现了红外辐射测量系统的非黑体定标,定标时不要求辐射源的高发射率和高表面均匀性,避免了红外辐射测量系统定标对黑体的依赖,具有成本低和辐射范围广的优点,为大口径红外辐射测量系统高动态范围定标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72458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597122.8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IPC: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数据更新率星敏感器,包括光学系统及电子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包括光学镜头以及分光棱镜;所述电子学系统包括三个EMCCD成像单元、与所述EMCCD成像单元一一对应连接的数据处理单元、曝光时序控制单元和数据整合与系统监控单元;所述分光棱镜用于将经过光学镜头的光线均匀的分别投射至所述三个EMCCD成像单元以在EMCCD成像单元进行成像;每个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对应一个EMCCD成像单元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曝光时序控制单元用于对三个EMCCD成像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的工作时序同步控制;所述数据整合与系统监控单元用于对数据处理单元的图像以三个EMCCD成像单元的曝光频率之和进行图像输出。本发明可实现提高星敏感器数据更新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39872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1041.0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星敏感器最小二乘姿态解的有效性判定方法属于天文导航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用于解决星敏感器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姿态角的过程中,无法判定、评价由星图构型引起的测量误差的量级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将导航星矢量阵对称化,构建姿态方程的系数矩阵;计算系数矩阵的条件数;根据已分析得到的星图条件数与测量误差的关系,判断该星图姿态解的有效性,如果条件数大于某一设定阈值,则不计算姿态解。该方法将多种星图构型统一为数值判断,且易于实现。便于对星敏感器以最小二乘法解算的姿态精度预先进行评估,完成星敏感器姿态解的有效性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0490517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610016520.7
申请日:2006-0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采用光纤链路实现高速相机图像数据传输的装置,属于数字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中涉及的一种图像数据传输的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光纤链路实现高速相机图像数据传输的装置。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相机数据接口、光纤数据编码器、光纤数据发送控制中心、光纤发送模块、光纤链路、光纤接收模块、光纤数据解码器、光纤数据接收控制中心、图像数据存储接口。左端与外部的大面阵数字相机连接,右端与外部的高速图像存储系统连接,是两者之间的图像数据传输链,左部是图像数据发送方,右部是图像数据接收方,两方之间由光纤链路连接。利用光纤链路传输代替传统的电缆传输,能够远距离传输到设备终端,不受电磁干扰,信息损失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