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集热器用太阳能重力自清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07793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264371.6

    申请日:2013-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8B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平板集热器用太阳能重力自清洁系统,包括有平板集热器,在平板集热器两侧外分别设有可竖直上下移动、具有太阳能吸热功能的左侧容器和右侧容器,左侧容器和右侧容器内灌有液体工质,可随左侧容器和右侧容器重力变化而移动或伸缩的管道,左侧容器和右侧容器分别连通于管道两端,在所述左侧容器和右侧容器正上方的位置分别设有左侧遮光罩和右侧遮光罩;还包括有用于清洁平板集热器的玻璃盖板的清洁装置。本发明通过两个有水容器和管道,通过太阳能吸热后的传质,改变两个容器的自重,集热器两边容器的重力改变后产生升降,带动清扫装置对集热器进行清洁,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太阳能利用,减少已有的清洁方式的能源和人工消耗。

    无霜热泵系统中的水溶性防冻液的太阳能再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2829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78985.4

    申请日:2013-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霜热泵系统中的水溶性防冻液的太阳能再生系统,包括有由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元件、室内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构成连接回路的第一级制冷剂循环系统,由室外换热器、冷却塔、第二循环溶液泵构成连接回路的第二级换热循环系统,由冷却塔、连接管道或槽道、CPC集热器或槽式跟踪型聚光集热器依次连接构成的第三极再生循环系统。为采用水溶性防冻液作为间接除霜型热泵的换热工质,除了室内循环的第一级循环、室外吸热的第二级循环外,增加一个利用太阳能聚光再生的第三级循环,此种方式防冻液再生无额外能耗,无需大量存储防冻液成本低,对系统制热性能无损切有所提高,提高了热泵在冬天低温使用时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利用地热和余热转化为动力循环及供热或暖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05110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217700.2

    申请日:2011-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地热和余热资源特别是中低温地热和余热资源进行动力输出和热水供应的装置。包括热源入口、热源出口、多管簇竖管发生器、多管簇竖管吸收器、冷凝器、汽轮机、储液罐、溶液泵、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减压阀、生活热水箱、冷却水泵、冷却水箱、冷却水箱补水口、生活热水箱出水口、调节阀。装置采用低沸点的二元混合物为循环工质,减少了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增加了冷凝器,提高了汽轮机排汽的热利用效率;发生器和吸收器采用多管簇竖管降膜换热器,结构紧凑、安全性能可靠,同时实现了动力输出和热水供应,有效地提高了低品位能源的利用效率。

    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8935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4353.0

    申请日:2013-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热水泵、闪蒸器、抽气器、蒸发器、预热器;闪蒸器的闪蒸器第一气体出口依次连接有汽轮机、凝汽器气体进口、凝汽器、凝汽器液体出口,在汽轮机上还连接有第一发电机,形成闪蒸发电装置;蒸发器第二气体出口依次连接膨胀动力机、冷凝器、工质泵、调节阀、预热器第二液体进口、预热器第二液体出口、蒸发器第二液体进口,形成完整的双工质发电循环,在动力膨胀机上还连接有第二发电机。该装置中既包含了闪蒸发电装置又包含了双工质发电装置,同时具有抽气器维持闪蒸压力和冷凝压力,调节阀调节工质流量的特点,实现了发电功率的稳定输出,提高了低品位热能的热利用效率。

    高性能吸附剂和金属换热管一体化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1011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10151114.2

    申请日:2011-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吸附剂和金属换热管一体化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同时提高了吸附剂的传热和传质速率。将金属盐、碳质材料、金属粉末黏结在金属管外壁上,通过活化炭化碳质材料形成多孔,提高了传质,通过烧结将金属盐、金属粉末和金属管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增强了传热。也可以将金属盐和金属粉末与增孔剂或者造孔剂进行混合直接烧结在金属管壁上。吸附剂金属盐和金属管的紧密结合,减小了吸附剂和换热器的接触热阻,形成了一种一体化的带有吸附剂的换热管。这种换热管不仅能够减小吸附床和吸附制冷机的体积,而且大大减小了吸附制冷机的制造难度。

    发电机组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0153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193870.4

    申请日:2009-11-12

    Abstract: 一种利用中低温余热发电的机组,包括中低温热源、发生器、吸收器、涡轮机、发电机、溶液泵及连接管路,其中连接管路连通发生器、吸收器、涡轮机和溶液泵,溶液泵与发生器和吸收器连接,从吸收器把工质输送至发生器,通过发生器内的喷淋装置喷出,发生器与中低温热源连接,利用中低温热源的热量加热混合工质,混合工质受热后产生高压蒸汽,推动涡轮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对涡轮机做功后的蒸汽通过连接管路进入吸收器中,发生器中的蒸发后的溶液也进入吸收器,在吸收器中被冷却水冷却后,再由溶液泵把其输送至发生器。本发明节能环保,结构简单容易形成模块化生产。

    一种组合式蒸发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66420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61166.0

    申请日:2011-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蒸发器,包括有蒸发器主体,与蒸发器主体内相通的蒸汽出口,在蒸发器主体内、沿蒸发器主体的纵向水平排列有多根换热管,相邻的换热管之间预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换热管包括靠近蒸发器主体上方的降膜式蒸发换热管和靠近蒸发器主体下方的满液式换热管,在降膜式蒸发换热管上方设有布膜器,所述布膜器具有低沸点工质入口。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合了两种蒸发器的优势,既克服了降膜式蒸发器中因为液体分配不均匀,使得下半部分换热管容易出现“干斑”的缺陷,保证了蒸发器的安全;又克服了满液式蒸发器中蒸发液需求比较多的不足,充分利用换热器的蒸发面积,让蒸发效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竖管降膜蒸发与吸收传质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76518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040330.2

    申请日:2009-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管降膜蒸发与吸收传热传质实验装置,包括发生器、吸收器、减压阀、换热器、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几个基本部件组成一个密闭连通的循环系统,在循环系统里分别设置有温度、压力和流量测量系统,以实现对研究工质在循环系统中温度、压力和流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追踪监测。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竖管发生器、竖管吸收器、研究工质的连接管道等组成一个密闭连通的循环系统,装有视镜以便观察成膜流态,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对研究工质在循环系统中温度、压力和流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追踪监测,可以进行多种工质的热物性研究和传热传质实验研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形象直观、安全性能可靠。

    竖管降膜蒸发与吸收传质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76518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40330.2

    申请日:2009-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管降膜蒸发与吸收传热传质实验装置,包括发生器、吸收器、减压阀、换热器、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几个基本部件组成一个密闭连通的循环系统,在循环系统里分别设置有温度、压力和流量测量系统,以实现对研究工质在循环系统中温度、压力和流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追踪监测。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竖管发生器、竖管吸收器、研究工质的连接管道等组成一个密闭连通的循环系统,装有视镜以便观察成膜流态,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对研究工质在循环系统中温度、压力和流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追踪监测,可以进行多种工质的热物性研究和传热传质实验研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形象直观、安全性能可靠。

    土壤源热泵地下换热器强化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3767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21348.7

    申请日:2005-12-3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目前土壤源热泵系统初投资高和长期运行导致的地下换热器换热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土壤源热泵地下换热器强化传热方法。即土壤源热泵系统中地下换热器采用螺旋盘管,使用超强吸水树脂与源土混合作为螺旋盘管换热器回填材料。回填材料中设置有注水器。本发明方法可以保持和增大换热器周围土壤的含水率,从而加大换热器和土壤之间的换热量,提高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初投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