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77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0956512.X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10N10/852 , H10N10/01 , C23C14/06 , C23C14/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e过量的GeTe热电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材料的化学式是Ge1+xTe,其中x为Ge过量的摩尔分数,且0.04≤x≤0.25。通过GeTe靶材与Te靶材的升温共溅射,获得不同比例的Ge1+xTe热电薄膜材料的同时,成功构建(003)织构。该Ge1+xTe热电薄膜材料通过有效的过量Ge自掺杂,降低了体系的载流子浓度;薄膜择优取向的形成,使体系在载流子浓度下降的同时仍然可以保有较低的电阻率;同时,体系内无Ge纳米析出物,不会对薄膜电导率造成进一步的负面影响。综上,该方法使GeTe薄膜具有很高的功率因子,室温下超过2800μW/mK2,升温到600K后可超过5200μW/mK2,并在器件演示实验中收获了~mW/cm2量级的高输出功率密度,为这种富Ge薄膜投入到实际薄膜器件应用中奠定了良好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86430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911195554.0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10N10/852 , H10N10/855 , H10N10/01 , C23C14/06 , C23C14/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碲化铋基合金薄膜‑钙钛矿型氧化物异质结复合热电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第一步通过高温还原过程处理钙钛矿型氧化物衬底,使衬底由绝缘体变为表面导电状态;第二步通过磁控溅射的方法在衬底表面生长碲化铋基合金薄膜,制备成异质结。该方法可以结合钙钛矿型氧化物衬底大的塞贝克系数和碲化铋基合金薄膜优良的导电性能,制备出高塞贝克系数和低内阻的复合材料。本发明为改善薄膜热电材料性能、提高薄膜热电器件的性能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工艺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4640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864838.X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高性能GeTe热电材料的方法,所述热电材料化学通式为GexM1‑xTeyN1‑y,其中,M为Cd、Mn、Cr、Fe、Cu、Sb、Ag、In、Pb和Zn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N为Se、I、S、Si、Br和C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x、y为摩尔分子数,0.6
-
公开(公告)号:CN1174016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0799115.6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等离子体耦合气体还原剂催化石灰石还原分解制熟料并联产富含CO/H2的方法,采用氢气、富含甲烷气、氨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气作为还原剂,利用热等离子供热,在反应器中催化所述还原剂与石灰石一步还原分解生成熟料,同时联产富含CO/H2的气体。本发明可避免石灰石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同时联产富含CO/H2的气体,气体具体组成与还原剂和反应条件相关,可作为主要成分供给城市煤气,或作为烯烃、油品、芳烃等高值化学品的合成原料气。本发明具有电热转化效率>90%、电极寿命长、过程简单、产品附加值高、工业化难度小、产物易于分离、过程重复性好、操作安全可靠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4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267644.1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6F30/367 , G06F30/373 , H10N10/852 , H10N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差发电器件及其设计与优化方法和应用,属于温差发电模块仿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仿真软件中进行模型建设,采用Mg3.2‑xAxSb1.99‑yBiyTe0.01基和Ge0.9‑x’By’Sbx’Te1‑zSez基热电材料组成热电臂,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实现温差发电模块的性能预测,并反馈给几何参数,实现性能的优化提升。本发明充分利用材料的优异中温性能与软件的多物理场模拟优势,发掘温差发电模块的热‑电耦合关系,实现了低成本器件热电性能预测和性能优化提升,增加了温差发电模块应用的适用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7365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911287127.5
申请日:2019-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06 , B01J23/08 , B01J23/10 , B01J23/26 , B01J23/34 , B01J29/85 , C07C1/04 , C07C11/04 , C07C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SAPO‑17分子筛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在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反应中的应用,其以合成气为反应原料,在固定床或移动床上进行转化反应,所述催化剂为复合催化剂,由组分Ⅰ和组分Ⅱ以机械混合方式复合在一起,组分I的活性成份为高比表面积的金属氧化物,组分II为SAPO‑17分子筛;组分Ⅰ中的活性成份与组分II之间的重量比为0.1‑20。反应过程具有很高的产品收率和选择性,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可以达到65~85%,乙烯与丙烯的选择性可以达到60%~80%,乙烯与丙烯的比例在0.8~1.3之间,同时副产物甲烷选择性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553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49011.7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耳热耦合金属催化反应器催化转化甲烷制烯烃、芳烃和氢气的方法。利用焦耳热供热,将热焦耳热加热的甲烷原料气通入金属催化反应器进行催化转化反应,制备烯烃、芳烃和氢气。甲烷的转化率为35‑85%;烯烃选择性为65‑90%;芳烃选择性为13‑40%;零积碳。本发明具有电热转化效率>90%、催化剂寿命长、甲烷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高、零积碳、催化剂无需放大、工业化难度小、过程重复性好、操作安全可靠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65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99302.2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高压密封固体核磁共振转子的样品处理及流体填充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流体填充器及相关气路系统。流体填充器由第一流体填充器外壳、第二流体填充器外壳和转子样品腔体固定座以及用于旋转密封转子密封帽的部分组成。相关气路系统由流体源单元、真空单元、样品处理单元、压力检测单元和流体出口单元组成。本发明装置可以实现对高温高压原位密封固体核磁共振转子内样品采样前的预处理、特定气氛和压力的流体填充、预反应、吸附及转子原位启封和密封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2648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26639.X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10N10/852 , H10N10/817 , H10N1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的材料及器件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对新的配对材料、相应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相应材料的电极选取。基于以上热电材料和电极材料,本发明中采用热压焊接的方式,直接将热电器件上下电极片一步焊接完成,操作简单,适宜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制备的热电器件,能在中温500℃左右长期稳定运行,同时性能较高,适宜作为中温热电器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64811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35877.7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10N10/01 , H10N10/80 , H10N10/853 , H10N1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组装多级微型热电致冷器件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该模具包括顶端陶瓷板定位模板,中间层陶瓷板定位架以及底端陶瓷板定位模板,其中中间层陶瓷板定位架数量依据多级器件的级数而定,三级器件需提供中间层陶瓷板定位架I和中间层陶瓷板定位架II,中间层陶瓷板定位架I通过定位螺纹孔与底端陶瓷板定位模板连接,中间层陶瓷板定位架II通过定位孔与中间层陶瓷板定位架I相连,顶端陶瓷板定位模板通过定位孔与底端陶瓷板定位模板相连。通过本发明提供模具制备多级微型热电致冷器件具有良品率高,器件性能稳定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