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0320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80766.X
申请日:2015-0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无线传感网的网络协议性能测试床系统及测试方法,基于共性硬件接口设施,以分簇网络拓扑结构为基础,完成测试代码的快速分发及测试状态参数的快速获取。测试床系统以快速可靠的代码分发更新为目标,在传感器网络协议的内存段使用方式格式统一化基础上,使用全局代码数据分发、局部代码补全的协议代码部署发布方式,尽力缩短全局代码完成一次更换的时间。本发明适用于低功耗类传感网及对应的M2M应用,可有效完成对各种类型无线传感网应用协议的测试,提高传感网协议开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13421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94239.2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跳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中的退避算法,本发明针对不同的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退避窗口进行退避,有效降低了非时延敏感分组对时延敏感分组的竞争影响,保证了时延敏感分组的有效传输,同时针对同种分组,节点在基础退避时隙上进行队列长度和传输次数加权值的计算,使得队列越长、重传次数越多的分组有更大的概率获得小的退避时隙,保证了网络的公平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57883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28941.9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eb的无线传感网远程仿真系统,包括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仿真服务器,所述Web服务器以网页的形式向用户提供仿真任务、仿真系统参数和数据库查询入口,其中仿真任务的选择与仿真系统参数的配置用于生成具有指定格式的仿真实例文件;所述仿真服务器用于根据仿真实例文件执行仿真,并将执行结果提交到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保存所述仿真服务器的执行结果。本发明大大降低了执行仿真的硬件配置条件,只需要一个支持浏览器的联网终端就可以进行无线传感网仿真实验,其余的计算操作均交由服务器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70320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510080766.X
申请日:2015-0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无线传感网的网络协议性能测试床系统及测试方法,基于共性硬件接口设施,以分簇网络拓扑结构为基础,完成测试代码的快速分发及测试状态参数的快速获取。测试床系统以快速可靠的代码分发更新为目标,在传感器网络协议的内存段使用方式格式统一化基础上,使用全局代码数据分发、局部代码补全的协议代码部署发布方式,尽力缩短全局代码完成一次更换的时间。本发明适用于低功耗类传感网及对应的M2M应用,可有效完成对各种类型无线传感网应用协议的测试,提高传感网协议开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1634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152838.2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噪比估计方法,用于根据接收信号中插入的导频估计接收信号的信噪比,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从所述接收信号中获取所述导频所在位置的导频数值Xm,k、信道估计值Hm,k和高斯白噪声Nm,k,其中,m,k表示相应所述导频位于第m个数据符号、第k个子载波;步骤S2,根据所述导频数值Xm,k、所述信道估计值Hm,k和所述高斯白噪声Nm,k获取相应所述导频所在位置的导频位置信息Ym,k;步骤S3,根据所述导频数值Xm,k、所述信道估计值Hm,k和所述导频位置信息Ym,k获取所述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估计值。本发明可以在数据符号中插入的导频数量有限、不能做大量统计的情况下,消除噪声与信号之间的相关项,可以优化算法估计值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简化计算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1634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52838.2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噪比估计方法,用于根据接收信号中插入的导频估计接收信号的信噪比,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从所述接收信号中获取所述导频所在位置的导频数值Xm,k、信道估计值Hm,k和高斯白噪声Nm,k,其中,m,k表示相应所述导频位于第m个数据符号、第k个子载波;步骤S2,根据所述导频数值Xm,k、所述信道估计值Hm,k和所述高斯白噪声Nm,k获取相应所述导频所在位置的导频位置信息Ym,k;步骤S3,根据所述导频数值Xm,k、所述信道估计值Hm,k和所述导频位置信息Ym,k获取所述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估计值。本发明可以在数据符号中插入的导频数量有限、不能做大量统计的情况下,消除噪声与信号之间的相关项,可以优化算法估计值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简化计算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7302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366770.4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WSN中基于SDMA的数据采集动态拓扑控制方法,包括:移动Sink进行信道测试,确定兼容节点对;计算获得全局网络的数据上载点与兼容节点对的对应关系;利用最大加权配对算法筛选出具备最大生存期的兼容节点对集合作为匹配节点对集合;当数据上载点间的最短距离小于移动Sink的通信半径时,拆散其中距离较大的匹配节点对;找出能遍历所有与最终获得的匹配节点对和独立节点对应的数据上载点的集合,确立访问集合的最短路径方案;移动Sink根据最短路径方案访问集合中的数据上载点,完成数据采集和动态拓扑的构建;若未达到网络的设计使用寿命,或节点存活比例大于预设比例,则继续访问;否则,停止数据采集。本发明可以均衡网络能耗,提高网络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957591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03083.4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节点对的无线传感网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布式贪婪算法选取同步参考节点,所有同步参考节点和其父节点组成网络同步树,网络时间同步沿同步树展开,包括以下步骤:(1)网络初始化配置及相关参数获取;(2)传感网采用分布式算法选取同步节点对;(3)传感网进行全网时间同步。本发明提出基于节点对的时间同步方法,可减少同步树中节点个数,降低同步过程中的通信开销。单跳同步采用参考节点广播模型,实现最精准的单跳时间同步。多跳同步通过节点对交互模型实现,实现同步跳数减半,减少同步累积误差。另外,通信开销低和同步跳数减半表明同步方法具有较快的同步收敛速度。是一种通信开销低、同步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时间同步协议。
-
公开(公告)号:CN10242073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403094.3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L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5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网中实现群体聚集编队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每个传感器节点获取自身所在区域的局部节点分布密度信息;在传感器高密度分布区域选取节点,开启中高速工作模式;每个传感器节点向自身有效通信区域内的其它传感器节点发出汇聚信息,将自身的位置告知它们,并要求它们向自己靠近;每个传感器可以收到多个有效通信范围能够覆盖到自己的其它传感器的汇聚消息和速度矢量,各矢量作向量求和后得到自己下一步运动的速度矢量;根据得到的速度矢量,各个传感器节点演化运动,最终实现传感器节点系统的整体聚集。本发明能够高效地控制实现传感器节点的聚集编队行为,且显著减少长距离通信及聚集时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413509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53143.7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WSN中的时延受限能耗均衡数据采集树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汇聚节点根据网络拓扑信息计算进行对称网络通信的节点对的权值;数据汇聚节点计算网络中所有节点到数据汇聚节点的最短加权路径,所有最短加权路径的集合即构成最小加权能耗生成树;找出最小加权能耗生成树中不满足网络时延限制的节点,并对每个此类节点计算出一个相应的拓扑调整方案,作为候选拓扑调整方案;找出所有的候选拓扑调整方案中对节点发射功率调整最小的方案,对生成树进行重构;判断网络中是否仍存在不满足跳数限制的节点,若存在则继续调整,若不存在,则算法终止,对应的生成树即是最终的网络拓扑结果。本发明满足数据实效性要求,均衡网络中节点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