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3599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96389.1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石墨烯量子点作为分散剂,在水溶液中与石墨烯片发生非共价结合,促进石墨烯在水中的分散,从而获得可稳定分散的石墨烯水溶液。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石墨烯粉体、石墨烯量子点水的混合物,得到石墨烯悬浊液;(2)机械分散上述混合物,获得稳定的石墨烯水溶液。与现有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石墨烯量子点在水中良好的分散性,辅助分散在水中难以分散的石墨烯粉体,获得稳定分散的石墨烯水溶液,工艺简单。克服了以往在水中分散石墨粉体中必须引入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等难以去除的难题,非常适合石墨烯水溶液的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70844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40350.7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粉体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提供氧化石墨烯量子点水溶液;在所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水溶液中加入铵盐,以形成所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和铵盐的混合溶液;向所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和铵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非质子极性溶剂,以得到所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和铵盐的混合沉淀;热处理所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和铵盐的混合沉淀,以去除所述铵盐,并得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粉体。该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粉体的制备方法适用性广,可从各种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快速获得蓬松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粉体,且操作工艺简单、耗时短,适合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粉体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619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89258.3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2/194 ,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石墨烯导热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提供导热系数不低于1200W/mK的低缺陷浓度石墨烯膜;至少一层低缺陷浓度石墨烯膜以隔热层双面包覆夾装方式固定于等离子体设备中以便于等离子体直接作用于低缺陷浓度石墨烯膜;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引发超高温等离子体,对低缺陷浓度石墨烯膜从侧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得到高质量石墨烯膨胀膜;对高质量石墨烯膨胀膜进行致密化处理,得到高性能石墨烯导热膜。本发明还涉及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高性能石墨烯导热膜。根据本发明的高性能石墨烯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等离子体形成的超高温对低缺陷浓度石墨烯膜从侧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突破当前石墨烯导热膜面临的导热系数提升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1487465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623622.4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9D7/62 , C09D7/61 , C09D183/04 , C09D179/08 , C09D163/00 , C08K9/06 , C08K9/04 , C08K3/04 , C08K7/18 , C08K9/02 ,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粉体,其包括石墨烯和二氧化硅微球,所述石墨烯和所述二氧化硅微球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所述石墨烯的平均横向尺寸为5‑30μm,所述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0.5‑20μm。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散热涂层中的应用,其应用包括:通过复合粉体提供散热涂料,然后使散热涂料形成散热涂层。根据本发明的复合粉体,二氧化硅微球不仅可以提高涂料的耐热性能,而且可以阻碍石墨烯的团聚、改善石墨烯在涂料中的分散性,还可以改变石墨烯在涂层中的取向分布,增加垂直于基底方向的取向比例,从而使涂层同时拥有优秀的横向和纵向导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6072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84844.3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科悦达(上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质量石墨烯材料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其包括配制电解液,在电解液中配置石墨材料作为阳极,配置金属或石墨材料作为阴极,形成电化学剥离体系,电解液中包括气泡抑制剂,气泡抑制剂为氢氧化钠、一水合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电压,控制电化学剥离体系分别在0~20℃的低温段和40~95℃的高温段保温,使得石墨阳极相继经历低温插层和高温剥离阶段,得到电化学剥离产物;收集电化学剥离产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高质量石墨烯粉体。根据本发明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低,易于实现,所涉及的电化学体系对环境友好,制备成本低,非常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93599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196389.1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石墨烯量子点作为分散剂,在水溶液中与石墨烯片发生非共价结合,促进石墨烯在水中的分散,从而获得可稳定分散的石墨烯水溶液。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石墨烯粉体、石墨烯量子点水的混合物,得到石墨烯悬浊液;(2)机械分散上述混合物,获得稳定的石墨烯水溶液。与现有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石墨烯量子点在水中良好的分散性,辅助分散在水中难以分散的石墨烯粉体,获得稳定分散的石墨烯水溶液,工艺简单。克服了以往在水中分散石墨粉体中必须引入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等难以去除的难题,非常适合石墨烯水溶液的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721574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53534.7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荧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所述纳米过滤膜至少包括:功能层,包括若干贯穿所述功能层的第一过滤孔;支撑层,与所述功能层相连,包括若干贯穿所述支撑层的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且一所述第二过滤孔与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孔互相连通。所述纳米过滤膜能够有效实现纳米级微粒的分离,并且分离后的微粒尺寸统一。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纳米过滤膜制备荧光石墨烯量子点的方式,最终得到的荧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发光效率高,量子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25391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124633.2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取向结构厚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二维纳米片分散在溶剂中得到二维纳米分散液;将二维纳米分散液平铺于基材表面,形成片层随机取向的第一凝胶膜层;将多根直线插入第一凝胶膜层的内部诱导切变流场进行取向处理,形成片层高度定向排布的第二凝胶膜层,该直线与第一凝胶膜层在基材平面平行的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为速度介于3mm/s‑16mm/s之间的平动或转速介于600rpm‑1100rpm之间的转动;干燥第二凝胶膜层,得到高度结构取向的二维纳米片基厚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厚度为80μm‑400μm范围内可制备出结构取向因子为0.91‑0.99的高定向厚膜。
-
公开(公告)号:CN117736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109093.2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高模量碳基绝缘复合材料和保护该种轻质高模量碳基绝缘复合材料的声学电子设备。轻质高模量碳基绝缘复合材料由二维碳纳米片、一维纳米线、交联剂和疏水有机物所构成二维平面膜材、片材或具有三维造型的器件结构,其中二维碳纳米片、一维纳米线、交联剂和疏水有机物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01‑0.2:0.001‑0.01:0.0001‑0.01。该种轻质高模量碳基绝缘复合材料能够体现出低密度、高模量、高绝缘度和可加工性能,该种声学电子设备具有更良好的声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23920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0640490.4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石墨烯分散液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电解液;以石墨材料作为原料,将所述石墨材料微波预处理;采用微波预处理后的所述石墨材料作为阳极,采用金属电极或石墨电极作为阴极,在所述电解液中电解剥离所述石墨材料,得到剥落物;收集所述剥落物,经洗涤、干燥,得到石墨插层化合物;将所述石墨插层化合物加入分散介质溶剂中,并超声处理,得到多孔石墨烯分散液。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一步电化学反应即可制备多孔石墨烯,该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低,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低廉,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