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潜水位煤矿区积水次生湿地景观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253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839271.6

    申请日:2014-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40 Y02W10/18 C02F3/32 C02F2103/10 E02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潜水位煤矿区积水次生湿地景观构建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划分煤矿区小面积零星积水区和大面积连片积水区域、小面积零星积水区域和大面积连片积水区域构建方法、构建污染防渗堤、构建扩湖区防渗层、建立边坡护岸、水系平衡和维护和植被与景观配置。本发明可以从区域尺度上对小面积零星积水区和大面积连片积水区两种类型的高潜水位煤矿区积水次生湿地景观进行构建,这不仅可以通过局部小气候调节、水分调节、净化水源、改善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来提高生态效益,还可以通过提供农副产品和提高周边土地价值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

    一种负载型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559365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0910084529.5

    申请日:2009-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银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煤泥水热解制氢中的应用,特别是一种负载银的球粒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采用球粒型活性氧化铝为载体。催化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经过干燥,焙烧和还原过程制得,其中活性组分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1~30wt%;将该催化剂应用到煤泥水热解制氢实验中,可以促进氢气产量提高。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一种回填土层的保水方法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51355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810244454.8

    申请日:2008-12-03

    Abstract: 一种在废弃矿山复绿或充填式土地复垦中使用的回填土层保水方法。根据废弃矿山待复绿区的地形确定防渗层的底部标高,按照地形设计要求确定种植土层的顶部标高,根据待种植被类型确定种植土层和保水层厚度。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依次充填固体废弃物地基、刚性防渗层、塑性防渗层、保水层、种植土层。由于采用了保水层设计,可以在植被成活后减少甚至完全不用灌溉就能保证植物对水分的需要,保证生态恢复的长期效果,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废弃矿山复绿。充填固体废弃物地基充分沉稳与否,不影响保水的效果,为施工争取了时间。此方法简单,易施工,既能增加保水空间和保水效果,又可大大降低种植土的用量。

    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水资源梯级调控及水质生态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6163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10172839.3

    申请日:2014-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一种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水资源梯级调控及水质生态净化方法,属于采煤沉陷区水质生态净化方法。该水资源梯级调控及水质生态净化方法,高潜水位矿区开采后,由于地表沉陷、潜水位高,导致地表大量积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且水质较差,根据已有的分析测试矿区水体水质一般存在重金属、硫化物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本专利主要是解决矿区沉陷积水的水量分配和水质的生态净化等问题,地表水资源的调控主要是通过矿区分布的骨干沟河建立节制,由于矿区沉陷后地表高程差异比较大,在骨干沟河上建立N级控制和N+1级水面,根据水体水质的测试分析结果,对应立体布局水生植物和动物,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和富营养化物质,实现高潜水位矿区积水水资源的水质净化的目标。

    一种重金属污染农地的修复与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8606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74334.0

    申请日:2013-08-23

    Abstract: 一种重金属污染农地的修复与利用方法。通过分析土壤剖面重金属含量,确定污染深度和修复植物类型,根据修复植物主要根系分布深度,计算确定垄上阶面和垄下阶面的宽度比。采用两边翻土方式完成起垄施工。对垄下阶面进行土壤培肥,然后垄上阶面种植修复植物,垄下阶面种植农作物。同时实现污染土壤的农业利用和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适用于污水灌溉等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土地的修复利用。由于植物修复与农业生产同时进行,污染修复时间长短不影响土地利用效益。该方法的土地种植指数与非污染土地利用无异,农业利用经济可行,同时,增加了田间物种类型,对于保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发挥作物生长边际效应等生态作用显著。该方法简单,易操作,经济可行。

    煤矿矸石地面排放过程中的一种造景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951707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097018.3

    申请日:2006-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煤矿矸石地面排放过程中的一种造景工艺,将矸石运送至选定堆放矸石场地;按设计形状和高度分层堆积矸石;按压实施工工序对每层矸石进行夯实,并铺设行车路线或人行道,行车路线或人行道两边设有汇水沟;每压实两层矸石后,运土至矸石四周的边坡面覆土,或采用矸石与湖泥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覆盖在矸石山边坡表面;矸石每堆积高度为4~6m时,环绕已堆积矸石山体周边留出1~2m宽度的平台;在所留的每个平台上覆土,并挖植树坑,留足植树用土,在每个平台周圈内侧均设有排水沟,排水沟与行车路线的汇水沟相通;边堆积矸石边绿化,直至完成设计景观。该工艺成本低,节约土地,减少污染,减少绿化成本,效果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一种巷道两帮移动量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032273U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20835838.2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巷道两帮移动量监测装置,属于综采工作面测量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桩;固定杆,固定杆具有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腔体;设置于固定杆腔体内的弹簧和活塞;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杆的封闭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塞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活塞与固定杆的腔体内壁可滑动连接;测量杆,测量杆的第一端与固定桩固定连接,测量杆的第二端延伸至固定杆腔体内,并与活塞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测量杆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准确反映巷道两帮移进(出)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与安全系数,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便利和安全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