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9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46213.1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平台遥控栈桥装置,该无人平台遥控栈桥装置包括桥体梯架和底座框架,底座框架上方设置有桥体梯架,桥体梯架与塔架框架连接,塔架框架与底座框架之间设置有电滑环,桥体梯架一端设有第一绞车,塔架框架上设有第二绞车,牵引缆由第一绞车引出穿过第二绞车后与桥体梯架远离第一绞车一端连接,安全缆由第一绞车引出穿过第二绞车后与桥体梯架本体连接;底座框架上设有倾斜支撑,倾斜支撑上设置有固定卡板,牵引缆下放桥体梯架时,桥体梯架抵接在固定卡板上。本发明提供的无人平台遥控栈桥装置通过设置桥体梯架解决了运维船只与平台碰撞、船舶起伏带来的风险,通过结构设计和安全设备的设置提升了登乘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63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90150.4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3B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输船码头出运的方法,属于海洋出运技术领域,包括:突堤码头上的牵引装置与运输船的船尾系缆桩组连接,通过牵引装置将运输船牵引至突堤码头的港池开口处;突堤码头上首端定位小车与运输船的船尾系缆桩组连接;牵引装置与运输船的船尾缆桩组分离,将牵引装置与运输船的船头系缆桩组连接;首端定位小车在突堤码头上滑行,与牵引装置共同牵引运输船向港池内移动;运输船的船身进入港池,将运输船的船身系缆桩组与中端定位小车连接;末端定位小车接替牵引装置,末端定位小车与运输船的船头系缆桩组连接;牵引运输船至适当位置。本发明实现了风电机组主要大部件专业化、批量化和高效率的码头出运。
-
公开(公告)号:CN117401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0982996.X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3B2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海洋浮式风电平台的船舶登乘装置,包括登乘平台和吸能器顶部平台,登乘平台设置与浮式平台船体立柱固定连接,吸能器顶部平台和登乘平台配合设置形成完整连接的平台,吸能器顶部平台设置的垂直高度高于登乘平台。吸能器顶部平台底部设有圆柱底座。吸能器顶部平台覆盖设置在登乘平台的自由端上。登乘平台两侧设有护栏。登乘平台的顶部位置上设有悬挂眼板,悬挂眼板上设有荡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人员直接跨步登上直梯改为了荡绳辅助式跳邦,在综合考量功能实现、重量控制及设备能力前提下,结合海上运维要求,实现深远海登乘作业,有效的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成本,保证了登乘的安全性,有利于浮式风电项目的运维及登乘。
-
公开(公告)号:CN1170878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82842.0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3B35/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适用于半潜式风机平台的垂荡抑制装置,包括主板体、边缘梁和悬臂梁,主板体为一层板体或两层板体重叠水平设置在半潜式风机浮箱两侧,边缘梁固定设置在主板体相对于半潜式风机浮箱外侧的自由边上,边缘梁端部与半潜式风机浮箱外侧固定连接,主板体通过悬臂梁与半潜式风机浮箱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的垂荡抑制装置相比于现有垂荡舱的结构更加扁平,可以更高效的提高附加质量。其中,利用主板体作为浮箱或底部水平撑的水平结构加强,其上设置的边缘梁和悬臂梁面板可以使涡流数量加倍,以提供更高的水动阻尼。垂荡抑制装置整体采用外开放式结构,在施工建造阶段不存在有限空间的限制,更便于建造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81579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63633.3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柱外斜的半潜式浮式风电平台,包括三个外斜立柱、中间立柱、箱型旁通、三根斜撑,三个所述外斜立柱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中间立柱设置在三个所述外斜立柱之间,所述中间立柱顶部通过所述三根斜撑与每个所述外斜立柱连接,所述中间立柱底部通过箱型旁通连接三个所述外斜立柱,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浮式平台重心,改善稳性,减小浮式平台主尺度,降低建造用钢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15323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28192.9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01 , E21B43/013 , E21B43/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浮力装置的三维超长刚性连接管道系统,用于连接井口采油树和管汇,其包括:连接管道主体、设在连接管道主体两端侧的快速连接器、设在连接管道主体上的多个浮力装置和多个抑制涡激振动装置,两个快速连接器分别与井口采油树和管汇连接,连接管道本体由多节直管短节和多个弯头在三维空间内所处不同位置组合变化构造而成。本发明的三维超长刚性连接管道系统通过对整套系统不同组件的设计,满足各种井口油藏特征、空间布置等要求,且使用带有抑制涡激振动装置、浮力装置且处于三维空间的超长刚性连接管道系统可极大保证深水油气田的安全开发、生产,具有结构强度及疲劳寿命可靠、性价比高、安装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7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32823.7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3/0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风机基础结构的快速时域疲劳计算方法,该漂浮式风机基础结构的快速时域疲劳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浮式风机基础中易疲劳的位置;S2、搭建浮式风机基础中隔离体的有限元模型;S3、确定隔离体受到的主要循环荷载及作用位置;S4、将1000N或1000Nm的力单独施加在隔离体模型的位置Li,确定隔离体的最大主应力σ1000;S5、获得隔离体模型外荷载循环fi对应的疲劳应力因子ki;S6、得到外荷载循环fi产生的应力时程曲线σi;S7、计算应力幅值σa;S8、计算循环次数;S9、得到对应的累积疲劳损伤值D;S10、确定浮式风机关键结构的疲劳寿命。本发明提供的漂浮式风机基础结构的快速时域疲劳计算方法,提升了计算效率,减少计算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8502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27747.6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力腿浮式风电基础,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下中心浮筒,下中心浮筒顶部固定连接有浮筒桁架,浮筒桁架远离下中心浮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中心浮筒,下中心浮筒、浮筒桁架和上中心浮筒组成支撑风电机组的中心浮筒,中心浮筒上连接有三个边浮筒,中心浮筒和三个边浮筒与海水接触以产生浮力,三个边浮筒上连接有张力腱,张力腱远离边浮筒的一端与海床固定连接,以进行系泊。本发明可以减小平台所受的波浪荷载、降低设计难度、提高设计和施工效率、提高受力合理性,降低张力腱的安装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88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04476.8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生产线以及方法,属于海上单桩制造技术领域,该生产线包括板材坡口区,板材坡口区的第一方向端设有拼板切割区,板材切割区的第一方向端设有钢管卷制区,钢管卷制区的第一方向端设有纵缝焊接区,纵缝焊接区的第一方向端设有环缝焊接区。还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生产方法。本发明将本生产线布置在专用的单桩分段制造车间内,可完成包括板材开坡口、拼板切割、钢管管制、纵缝焊接、环缝焊接等单桩分段生产的必要工序,实现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的高效生产制造,实现海上风电单桩从原材料上料到单桩分段建造的生产线作业,提高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的建造效率和建造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03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35252.3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浮式风电平台的船舶停靠装置,其属于海洋平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结构、靠船结构、吸能结构和操作台,支撑结构与风电平台固定连接;靠船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风电平台的一侧,船舶停靠时能够与所述靠船结构接触;吸能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靠船结构之间;操作台设置于所述靠船结构的上方且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当维保的船舶向风电平台停靠时,船舶冲击靠船结构,吸能结构能够吸收船舶的能量以促使船舶减速,使船舶的运动趋于平缓,此时登台人员可以通过船舶上携带的伸缩梯登陆操作台,以维护风电平台,能够避免船舶停靠过程中将风电平台冲击损坏,保证登平台人员的生命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