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储罐内管线与垂直维修梯一体化协同工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5899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635243.2

    申请日:2014-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储罐内管线与垂直维修梯一体化协同工作装置。它包括设置于LNG储罐内的3根LNG储罐管线和垂直维修梯;3根所述LNG储罐管线设于LNG储罐的罐底上,沿水平方向的连线呈三角形,且3根所述LNG储罐管线平行排列;所述LNG储罐管线上焊接有若干个环向连接件;3根所述LNG储罐管线上位于同一水平面的3个所述环向连接件通过横向连接件进行焊接连接;所述垂直维修梯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横向连接件上;所述垂直维修梯包括2根平行设置的竖向拉杆和连接于所述竖向拉杆之间的若干踏步横梁。本发明中维修梯和管线组合成一体化结构,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减小了单根管线约束位置处的应力有利于现场施工,可节约工期。

    应用于海上浮式LNG再气化装置的LNG阶梯式再气化系统及再气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533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82621.5

    申请日:2014-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上浮式LNG再气化装置的LNG阶梯式再气化系统及再气化方法。它包括液化天然气/天然气循环结构、中间介质回路结构和海水循环结构;液化天然气/天然气循环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液化天然气高压泵、第一级液化天然气换热器和第二级天然气加热器,第二级天然气加热器的气体出口与天然气外输计量装置相连通;中间介质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中间介质缓冲罐、中间介质循环泵、中间介质加热器和第一级液化天然气换热器;海水循环结构包括2条循环管路,一条循环管路进行海水与第二级天然气加热器之间的热交换,另一条循环管路进行海水与中间介质加热器之间的热交换。本发明对海域运动的敏感度低,操作性能好,维护少,中间介质的可控性高,实现中国南方水域进行稳定生产,连续安全供气。

    串并联可切换的气液传质塔器中试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37173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51578.1

    申请日:201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并联可切换的气液传质塔器中试实验装置。它包括吸收塔Ⅰ和吸收塔Ⅱ;吸收塔Ⅰ的气体入口与原料气入口管道相连接,原料气入口管道还与管道Ⅰ相连通,管道Ⅰ的另一端与吸收塔Ⅱ的气体入口相连通;吸收塔Ⅰ顶部的气体出口与管道Ⅱ相连通,管道Ⅱ的另一端与管道Ⅰ相连通;管道Ⅱ还与净化气出口管道相连通;吸收塔Ⅰ底部的吸收剂出口与富液出口管道相连通;吸收塔Ⅱ顶部的气体出口与净化气出口管道相连通;吸收塔Ⅱ底部的吸收剂出口分别与管道Ⅲ和管道Ⅳ相连通;管道Ⅴ的两端分别与吸收塔Ⅰ和所述吸收塔Ⅱ的上部的吸收剂入口相连通。在不同工艺中气体净化工艺中试实验研究中,可通过调节本发明的阀门的启闭调节吸收塔的串并联关系,从而进行不同的塔器连接方式下的气体净化效果和工艺操作参数确定等问题的研究。

    一种LNG接收站低能耗蒸发气零排放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34117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39040.X

    申请日:2013-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接收站低能耗蒸发气零排放处理系统,它利用LNG接收站正常运行工况和间歇零外输工况均需开启码头卸料管道保冷循环系统的特点,在LNG接收站既有的码头卸料管道保冷循环管线上设置LNG制冷支路,从保冷循环管线中引出LNG,借助制冷设备对其进一步降温,并将降温后的LNG送回LNG储罐顶部原有的预冷喷淋系统,由其喷淋进入LNG储罐,从而吸收罐内BOG,实现BOG零排放处理。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调峰型LNG接收站,在LNG接收站间歇零外输工况下,既能够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又能够避免常规BOG泄放降压方式所带来的巨大的浪费,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

    一种LNG接收站蒸发气节能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25739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39047.1

    申请日:2013-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接收站蒸发气节能处理系统,在LNG接收站既有的天然气外输系统的高压天然气外输管线上分出高压天然气外输支路,其输出端与气-气引射混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气-气引射混合器的输出端与天然气用户短距离直送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气-气引射混合器还具有低压吸入口,低压吸入口与LNG储罐的蒸发气排出总管的输出端连接,蒸发气排出总管上设置有根据LNG储罐压力状况调节的蒸发气流量控制阀。本发明利用外输高压天然气自身压力能吸收LNG储罐排放的低压蒸发气,在气-气引射混合器内完成高压天然气与低压蒸发气的充分混合和能量交换,同时混合后的气体外输,以满足中高压天然气用户的需求。本发明适用于有不同气态外输压力要求的大、中型LNG接收站的蒸发气处理。

    自支撑式LNG储罐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6208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88328.9

    申请日:2013-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支撑式LNG储罐。所述LNG储罐包括储罐主体,所述储罐主体设于桩基础上;所述储罐主体包括混凝土外罐和套设于所述混凝土外罐内的复合钢结构内罐;所述混凝土外罐包括混凝土承台、混凝土罐壁和混凝土罐顶,所述混凝土承台设于所述桩基础上;所述混凝土外罐的罐顶与LNG进料管路相连通;所述混凝土外罐的罐顶与LNG外输系统相连通;所述混凝土罐顶还与压力保护系统相连通。本发明的内罐壁板从上到下通过加密肋片和加强环结构达到承受不同位置高度液压的目的,因此壁板较薄,复合结构使得材料利用率高,较大程度的减少了LNG储罐投资成本;其内罐壁板较薄,内罐壁板、肋片及加强环复合结构可在车间或施工现场提前完成大多数预制安装工作,减少了高空焊接安装量,较传统LNG储罐而言缩短了施工周期。

    一种丙烷预冷双混合冷剂并联液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54346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159938.9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烷预冷双混合冷剂并联液化系统。所述液化系统包括预冷冷箱、2个液化冷箱、丙烷预冷循环机构和2个混合冷剂液化深冷循环机构;所述丙烷预冷循环机构包括三级压缩单元;每个所述混合冷剂液化深冷循环机构均包括一级压缩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液化系统,采用丙烷预冷双混合冷剂并联制冷方式,液化和过冷循环采用双混合冷剂制冷循环,有效得均衡了三台压缩机组(1台丙烷压缩机、2台混合冷剂压缩机)的功率分配,打破了由于一台压缩机功率过大而影响整个液化装置的处理能力的限制,可根据当前单台压缩机能力最大限度的提升装置的液化能力。

    一种应用于基荷型天然气液化工厂的丙烷预冷混合冷剂液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6405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27363.X

    申请日:2011-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基荷型天然气液化工厂的丙烷预冷混合冷剂液化系统。该系统包括预冷冷箱、液化冷箱、深冷冷箱、丙烷预冷循环机构和混合冷剂液化深冷循环机构。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丙烷预冷混合冷剂液化系统,可将预处理合格后的天然气经丙烷预冷循环机构预冷后,进入混合冷剂液化深冷循环机构中由混合冷剂进一步降温,最后经过节流进入LNG储罐即可;丙烷预冷循环机构利用丙烷气液分离罐中液态丙烷与预冷冷箱流道的换热采用热虹吸原理,在预冷冷箱中换热气化后的丙烷返回丙烷压缩机的相应入口进行逐级压缩直到末级出口,完成一个循环;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进行天然气液化时,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效率高且适应性强,减少了设备投资,提高了流程控制的自动化,减少开车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