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细化燃料棒性能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315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301692.5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燃料棒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精细化燃料棒性能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全堆芯燃料棒进行数据分类,并按照堆芯燃料棒的位置信息形成数据串;对燃料棒进行编码,并根据编码顺序对全堆芯的燃料棒堆芯行为进行模拟,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根据中子学数据特征,对部分或所有燃料棒进行瞬态模拟分析;将瞬态影响较大的性能数据与对应设计准直进行比较,若未超限,则对极限参数进行不确定分析。该方法能够对燃料棒性能精细瞬态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并判断燃料棒能能及行为是否满足设计准则要求;同时,降低人因影响,其分析全面,可操作性强,满足反应堆正常运行条件下全堆芯燃料棒的行为计算和性能分析。

    一种降低燃料棒位损伤和压力损失的单金属定位格架

    公开(公告)号:CN114220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71401.4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压水堆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降低燃料棒位损伤和压力损失的单金属定位格架,为方形栅元结构,由两组条带相互垂直插配构成,每个栅元相对方向上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弹簧和刚凸;所述弹簧为由栅元条带直接冲压突出条带表面形成的拱形结构,且所述弹簧沿燃料棒轴向布置。本发明通过沿格架栅元纵向布置弹簧,且弹簧从条带壁面直接冲压成型,格架整体为单金属结构,相对于双金属格架,减少了镍基弹簧材料,能够降低对热中子的吸收,提高燃料组件的中子经济性,同时弹簧直接冲压成型,简化了制造工艺。弹簧沿轴向布置,燃料棒组装过程中具有连续导向作用,能够降低对棒表面的划伤。

    一种强化搅混性能的定位格架及燃料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4188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68577.4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强化搅混性能的定位格架及燃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内条带顶端的搅混翼;所述搅混翼N次弯折成形,侧面呈“S”形,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本发明的搅混翼采用多次弯折成形的设计,对轴向流体进行一次横向引导,搅混翼中部进行二次折弯,进一步对流体进行横向引导,增强搅混作用。本发明增加了搅混翼与夹持机构的距离,有利于减小流体到达搅混翼时的紊乱程度,从而充分发挥搅混翼对流体的引导作。本发明根据格架外围搅混翼对流体的引导方向,协同设计外条带上部导向翼的高度,以充分匹配二者对流体的引导。

    一种全陶瓷燃料棒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8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65026.2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陶瓷燃料棒,包括包壳,包壳内下段设FCM芯块、上段设气腔,气腔内设气腔弹簧;包壳内径为13.5mm~15mm;FCM芯块中装载TRISO颗粒,TRISO颗粒核芯为UN或UO2颗粒,由内向外依次包裹厚度为100±10μm的疏松热解碳层、厚度为35±5μm的内层致密热解碳层、厚度为35±5μm的SiC层和厚度为20±5μm的外层密热解碳层;核芯直径为800±50μm;气腔长度为45mm~55mm;气腔弹簧自由高度为67.5mm~72.5mm、外径为8.8mm~9.2mm、丝径为1.875mm~1.925mm。本发明提供的燃料棒,提高了铀装量,可适用于应轻水堆运行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