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84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52424.2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10/82 , G06V10/25 , G06V10/774 , G06V10/40 , G06V20/70 , G06V10/80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9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复杂森林环境的无人机可见光影像单木检测方法,属于林业科学研究中的森林资源监测技术领域。基于无人机观测平台与可见光传感器,在单木检测区域内进行森林上冠层的可见光影像采集,并进行包括图像对齐、稠密点云生成步骤的图像处理生成森林数字正射影像图,对森林数字正射影像数据进行切片处理,生成N×M像素大小的图像块,并使用目标检测实例标注工具进行单木树冠的实例标注,将所有树冠标注以后,实现单木检测数据集的构建,根据训练集数据进行模型权重的本地化修正,基于验证集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性能的验证反馈,进行超参数微调,训练得到最优化模型权重,传入图像数据进行单木检测推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097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88114.7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T17/00
Abstract: 一种树木三维模型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拟的方法,属于树木多态性三维建模技术领域。模拟树木最大冠幅处高度,含有单一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型构建及最大冠幅处高度三维模拟步骤,提供符合树木形态规律的三维模型。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方式简单有效,充分考虑了林分中空间竞争对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的影响,可实现虚拟环境中树木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的模拟,其模拟结果符合林业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550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42086.4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1S5/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野生动物鸣声声源定位系统,包括:若干声音采集模块、若干声音处理模块和声源定位模块;所述声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野生动物鸣声;所述声音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野生动物鸣声中提取特定动物的原始声音信息,以及采集所述声音采集模块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并输出包含所述原始声音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时间信息的声音数据;所述声源定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声音数据进行声源定位,得到声源位置。本申请基于声源定位原理及算法,设计了适合于野外长期监测的野生动物声源智能监测定位系统,实现了针对目标动物的实时、准确定位,为动物观测和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4623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250327.X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空间结构的枝下高动态可视化模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期观测样地进行逐年连续调查,得到调查数据;计算样地内每株林木的水平空间结构参数、垂直空间结构参数和空间结构单元平均距离;根据调查数据、水平空间结构参数、垂直空间结构参数和空间结构单元平均距离,构建考虑空间结构的枝下高模型;实时生成枝干可控的林木三维模型;获取林木生长相关数学模型;根据林木三维模型、林木生长相关数学模型和考虑空间结构的枝下高模型,得到林木连年生长预测数据;据林木连年生长预测数据,实时调整林木的树干和枝干。本发明能够弥补目前林木生长可视化模拟无法表现枝下高动态变化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1703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91855.5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T17/00
Abstract: 一种分解模型库森林三维场景模拟方法,属于林业科学研究中的森林可视化模拟技术领域。分解模型库构建,构建树干参数模型,构建树干三维模型库,构建枝系三维模型库;林木形态结构空间匹配点构建,确定冠形曲线、分枝仰角、分枝轮数、分枝轮位置、分枝生长个数、分枝长度、分枝基径;根据采集的数据,循环调用相关杉木属性,生成杉木形态结构空间匹配点,并匹配杉木分解模型库中的模型,动态生成杉木林分三维场景。本发明方法效果好,不仅提高了林分三维场景生成效率,而且实现了林分场景中林木形态具有一定区分度,树枝可以动态调控的特点。提高林业研究和相关教学的参与感和认知程度,能够满足基层林业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49236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810288384.X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颜色分级的树叶自适应贴图可视化模拟方法,属于可视化模拟技术领域。首先采用基于图像矢量化的树叶绘制方法来构建树叶的基本形态框架,叶片的大小、叶倾角、方位角形态参数由曲线曲面控制;运用技术分级绘制叶片纹理,再根据树叶所在枝干的层级及其生长态势来对叶片进行分类,根据叶片的颜色权值自动判断叶片绘制的相应位置。该方法解决了传统林木形态结构可视化模拟过程中出现的,所建树木模型树叶颜色单一,模型共性较大而个性不足、不符合自然规律等问题,对于实现基于不同空间分布的林木形态结构可视化模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操作性与交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91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96912.8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邻域特征的单木骨架提取及可视化方法,属于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图形学研究中的林木生长可视化模拟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中的可视化模拟技术。包括外业调查步骤:通过人工测量的方式获取树木实际树高、胸径和枝下高参数;包括单木点云处理步骤:多站式激光点云采集,骨架提取,树叶分离,骨架提取、连续、优化处理;结合外业调查步骤得到的参数验证和单木点云处理步骤的结果进行单木可视化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0759054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710840970.6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N5/04
Abstract: 一种依赖于相邻木特征的林木冠幅估算方法,属于森林经理学及计算机程序技术领域。相邻木冠幅与距对象木距离计算步骤,建立相邻木冠幅、距对象木距离与对象木与相邻木冠幅比值间模糊推理规则步骤,由相邻木特征直接估算对象木冠幅。本发明方法定义了相邻木冠幅与距对象木距离两个自变量计算方法,以对象木与相邻木冠幅比值作为因变量,建立了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模糊推理规则,描述了对象木冠幅与相邻木冠幅、距离与方位等特征因子间存在的复杂映射关系。本发明方法可在不加入对象木属性特征的前提下,根据空间结构单元相邻木特征,直接实现对对象木冠幅的有效估算。同时,可为探索林木生长、调控机理,构建森林智能模型提供技术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944674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600269.8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空间结构与生长交互的林分生长模拟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林分生长样本库;获取林木的连年生长率;根据林木的连年生长率对林分生长参数进行选择,得到样本库中的特征变量;获取待模拟林木的特征变量;计算待模拟林木的特征变量与样本库中林木的特征变量的马氏距离;根据马氏距离确定最相似的样本林木;获取样本林木的连年生长率;根据样本林木的连年生长率,预测待模拟林木的第n年的生长属性,判断待模拟林木是否到达终止年龄,若到达终止年龄,则停止模拟生长属性;若没有到达终止年龄,则继续模拟。采用本发明能够弥补传统林分生长数学建模技术过程复杂的缺陷,实现海量林业数据的充分挖掘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351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91142.4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T17/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照模型的林木冠形生长可视化模拟方法,属于林业信息化领域。在使用周期性B样条曲线构建完成的林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林木的生长模型研究前后年份林木的冠形变化同这一年林木冠层光照分布之间的关系,构建林木树冠‑光照耦合模型,实现基于光照模型的林木树冠形态可视化模拟。本发明基于光照模型的杉木树冠形态可视化模拟方法实现方式简单有效,充分考虑了光照环境对树冠形态的影响,可实现树冠形态的动态变化,其精度完全符合基层林业应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