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970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75236.9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01J31/22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72 , B01J35/33 , B01J35/50 , C02F101/10 , C02F101/38 , C02F101/3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金属有机骨架磁性核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Fe3O4纳米颗粒、2‑甲基咪唑和Co(NO3)2·6H2O分别溶解在甲醇中得到溶液A、溶液B和溶液C;将所述溶液B加入所述溶液A中搅拌反应获得混合溶液,后加入所述溶液C继续反应,通过磁分离收集、洗涤并真空干燥,获得复合材料Fe3O4@ZIF‑67;将所述复合材料Fe3O4@ZIF‑67作为晶种放入由去离子水、三羧酸、乙酸和浓盐酸组成的前驱体溶液中,后加入ZrOCl2·8H2O加热搅拌,获得双层金属有机骨架磁性核壳材料。该材料既能高效吸附磷酸盐,还能降解水中的有机磷农药杀螟松,实现水体或淤泥的磷污染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40199.9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形组合式可耦合加载高温炉,属于高温测试、加载装置与数据采集技术领域,该可变形组合式可耦合加载高温炉包括高温炉炉体、高温炉盖板、高温炉底板、成像组件、遮光罩、被加热体以及数据采集与控制组件,所述高温炉底板固定在所述高温炉炉体的下部,所述高温炉盖板固定在所述高温炉炉体的上部,所述遮光罩位于所述高温炉盖板的上部,所述被加热体设置在所述高温炉炉体的内部;所述高温炉炉体与数据采集与控制组件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形组合式可耦合加载高温炉,能够解决传统高温炉固定性和形状适应性的问题,同时能够解决传统方法的温度监测不能全面的掌握试件整个表面的温度场,难以对高温下试件的应变场进行测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870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40217.3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纤维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属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纤维技术领域,该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纤维生产装置包括腐蚀组件、反应池、直流电源以及导线,所述腐蚀组件置于所述反应池内,所述导线连接在所述腐蚀组件以及所述直流电源之间,所述直流电源用于为电化学反应提供电能,所述反应池用于为钢纤维的表面提供腐蚀和镀铜的反应场所;所述反应池中还设置有镀铜组件,所述镀铜组件用于腐蚀后的所述钢纤维进行镀铜;该钢纤维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钢纤维生产装置和方法存在操作复杂,界面过渡区域不牢固,粘结强度增加不明显且机械化程度低,处理效果差,不能批量生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229241.4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异性双曲面壳体结构顶面的支撑架,包括螺纹筒、曲面壳体和预埋系统,所述曲面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所述预埋系统,所述曲面壳体的右侧放置有面板,所述预埋系统的一端贯穿所述面板,且所述预埋系统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钢垫块;设计的曲面支撑架及施工方法,无需针对内壳外侧单独设计出来节点放置脚手架立杆的底座,设计的施工方式,直接可以在曲面壳体上搭设架子,人工向钢垫块里灌注适当高度的砂浆并抹平,砂浆中插入L条,在砂浆硬化后,将木方推入到两个L条之间,然后放置工字钢,工字钢插接在圆通槽中,并使用螺帽紧固,能够防止木方、工字钢侧翻。
-
公开(公告)号:CN1163978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13068.4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慧乾 , 曲鹏飞 , 邓磊 , 徐鑫鑫 , 马维勤 , 张凯 , 徐海霖 , 李昀轩 , 侯博文 , 王延辉 , 董亚伦 , 鲁天宇 , 马佩龙 , 杜雄飞 , 王胤江 , 董义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空间双曲面清水混凝土壳体结构机电点位的施工方法,建立模板深化模型,所述模板深化模型包括异形空间双曲面清水混凝土壳体结构以及建筑模板,得到建筑模板的明缝、蝉缝以及螺杆孔;以每个机电点位的中心点为基点做水平线,以距离每个机电点位最近的螺杆孔为基点做铅垂线,得到所述水平线和铅垂线的交点,测量机电点位中心和螺杆孔分别至所述交点的距离,进而得到机电点位的位置,发明解决了异形空间双曲面清水混凝土壳体结构机电点位的施工难题,施工速度及施工质量较传统方法有较大的提高,保障了施工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636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28777.2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磨石地坪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白色装饰性环氧磨石地坪包括由下而上铺设的水泥层、第一环氧底漆层、第一环氧水磨石层及第二环氧底漆层,通过改良环氧水磨石层的材料组成及配比,采用天然环保且较有装饰性的贝壳和建筑玻璃作为磨石集料,配合白水泥、白砂、细石、膨胀剂、玄武岩纤维、MgO、CaO双掺添加剂、减水剂及水混合搅拌形成环氧水磨石材料,实现具有白色装饰性的环氧磨石地坪,有效解决了现有环氧磨石地坪装饰性不足的技术问题,提供成型效果良好,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环氧磨石地坪,以实现适用室内要求高的艺术类建筑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3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20737.X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10M169/04 , B28B7/38 , C10N40/36 , C10N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木纹混凝土脱模的乳液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构成:80~95份的二甲基硅油、10~18份的苯基乙烯基硅油、10~20份的环氧树脂改性聚乙烯醇、4~8份的聚氧丙烯甘油醚、12~24份的矿物油和30~36份的乙撑双硬脂酰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脱模剂在木纹混凝土脱模时容易导致木纹混凝土污染及损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36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1620737.X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10M169/04 , B28B7/38 , C10N40/36 , C10N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木纹混凝土脱模的乳液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构成:80~95份的二甲基硅油、10~18份的苯基乙烯基硅油、10~20份的环氧树脂改性聚乙烯醇、4~8份的聚氧丙烯甘油醚、12~24份的矿物油和30~36份的乙撑双硬脂酰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脱模剂在木纹混凝土脱模时容易导致木纹混凝土污染及损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779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416081.3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固化计量皮带机,属于运输贮存技术领域,该污泥固化计量皮带机包括:机架、传送带系统、计量系统、固化剂添加系统、混合系统和控制系统;机架为整个设备提供支撑,包括主框架和辅助支撑结构;传送带系统安装在机架上,用于输送污泥,包括主传送带、从动轮、驱动轮、张紧装置和清洁装置;计量系统设置在传送带系统上,用于实时测量污泥重量,包括重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固化剂添加系统位于传送带系统的上方,用于向污泥中均匀添加固化剂,包括固化剂储存罐、计量泵、喷洒装置和分配器;混合系统设置在传送带末端,用于将污泥与固化剂充分混合,本发明能够解决污泥无法在运输中被固化计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3080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05078.7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1N5/04 , G16C20/70 , G16C20/30 , G06N20/10 , G01N31/12 , G01N31/00 , G01N21/31 , G01N21/73 , G01N15/02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淤泥固化添加剂配方的改良实验方法,属于淤泥固化技术领域,包括:收集新鲜和陈旧污泥样品,测定其理化指标;设计多种添加剂配比,包括氧化剂、固化剂和脱水剂;建立化学反应模型,预测不同添加剂配比下污泥固化体的理论理化指标;建立配比数学型,将添加剂配比作为自变量,污泥固化体理论理化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拟合;基于配比数学模型,计算符合预设理化指标要求的多组添加剂配比作为待选;实验检测待选配比制备的第一批污泥固化体试件的实际理化指标,并优化配比数学模型;根据优化后的最优配比数学模型,计算多组最优添加剂配比,并制备第二批污泥固化体试件;实验检测第二批试件,选取指标最优的添加剂配比作为目标配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