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98230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507611.6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污染晕分层观测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土样箱和投放污染物的投料装置,投料装置位于土样箱上方,土样箱由多个上下叠放的土层腔(1)拼接而成,土层腔(1)的侧板上设有刻度尺(5);其观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土;S2,通过投料装置向土样箱内投放污染物;S3,将土样箱分离成独立的土层腔;S4,用刻度尺将每个土层腔内土壤表层的污染物范围投影到二维坐标系上;S5,根据每个土层腔内土壤表层的高度位置将每个土层腔内土壤表层的二维投影图投影到三维坐标系中,并连接形成三维污染晕。利用本发明的观测装置及方法可以在最小程度影响土壤结构的基础上,方便、直接、准确的观测污染晕。
-
公开(公告)号:CN103011532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007971.4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质材料的雨水水质处理系统,至少包括沉沙池、过滤池、防堵塞监控单元以及水质监测单元,其中沉沙池中至少设有进水管、导流槽以及污水管网入口,过滤池与沉沙池之间通过设有的钢筋混凝土镂空挡墙连通,过滤池内填充有滤料,防堵塞监控单元由流量传感器、空气压缩机和水泵A组成;水质监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水质参数的水质监测仪以及水泵B,水泵B连接在过滤池的出水口上。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水质处理工程中出现的不足,本发明中选择了新型的矿物滤材,同时还设计有反冲洗系统和水质监测单元,能够从多方面综合提高雨水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51985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29432.0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层原状土渗流实验的装置。其包括底座、连接于底座上的渗流柱、渗流柱上的上端盖、流量计、与流量计连接的硅胶管、通过硅胶管与流量计连接的溢水箱、通过信号线与装在渗流柱上的传感器连接的多参数仪。本发明能用于生产中测定原状土体的渗透系数和弥散系数等,并可研究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力学性质的影响;可用于研究不同溶液淋滤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土壤中流对包气带土体和地下水的影响,还适用于溶质运移有关领域的参数测定;还能作为教学仪器。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22488.4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算岩溶地下河流域表层岩溶水储量的方法。方法包括:S1:采集表层岩溶水EW、饱和带裂隙水FW和地表水PW样品,分析和确定其代表组分,并建立三种样品的代表组分关系;S2:选择暴雨时期,对地下河出口的指标进行连续监测;S3:确定混合比计算最终组分;S4:使用MIX迭代重新计算最终组分的组分值;S5:计算地下河出口每个样品中三个端元混合比;S6:得到各端元的流量过程曲线;S7:通过对EW流量过程曲线积分,得到表层岩溶水储量。该方法以岩溶水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水化学和同位素等参数,在地下河暴雨后的流量过程曲线中分离出表层岩溶水流量过程曲线,进而计算表层岩溶水储量,低成本、便捷、高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43820.3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水样定深采集装置及多水层采样方法,包括顶盖、配重块和多个采集单元,每一采集单元包括一外壳体,外壳体内设有一封堵块,封堵块将外壳体内空腔分隔为上空腔和储水腔,上空腔内设有一控制组件,储水腔侧壁设有进水口,封堵块中部设有一进水孔,进水孔内设有一进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与控制组件相连,所有采集单元相对上下依次相连,顶盖采集单元的顶部,配重块采集单元的底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采集装置控制器能实时计算出其所处的深度,从而使控制器能在采集装置达到采样深度使及时开启进水电池阀,使采样深度位置的水能进入采集装置的储水腔中,进而达到定深取样的目的,采用该采集装置及方法,可一次完成多水层水样定深采集过程,节约时间,快速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8844588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0555765.X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山区河沟水流量的复式矩形流量堰,包括左侧堰体、复式矩形堰口、右侧堰体、基底、水位监测装置孔;所述左侧堰体、右侧堰体和基底形成所述复式矩形堰口,所述复式矩形堰口包括第一层薄壁堰口、第二层砌砖堰口,所述水位监测装置孔位于流量堰上游的河床中并固定水位监测装置。第一层薄壁堰口用于山区、隧道区、溪沟河流小流量的监测,第二层砌砖堰口采用水泥砌砖修筑,用于汛期大流量的监测,整个复式薄壁堰口采用水位的测量计算得到流量数据,不需要人工监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流量堰的科学合理性和流量监测的准确性,精确的监测到溪沟水的流量及其变化规律,为山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水文地质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113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555764.5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隧道涌水预测方法,通过高分辨率的降雨和岩溶地下暗河管道流量的动态监测,掌握不同降雨量、降雨强度条件下岩溶水系统的响应特征,分析确定各岩溶子流域汇流的滞后时间,并将其运用于构建流域水文模型中,有效提高岩溶隧道涌水量的预测精度,可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对隧道岩溶水害防治极为重要,克服了以往隧道涌水量评价中的不足,对工程施工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26164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35030.6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39/14 , A01N25/08 , A01N59/16 , B01D2239/0442 , B01D2239/10 , C02F1/001 , C02F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沸石复合烧结的活性炭滤芯的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混合均匀;(2)将混合均匀的原料装入模具中,并初步压制成棒状活性炭;(3)将步骤(2)初步压制成型的棒状活性炭恒温烘烤;(4)将步骤(3)烘烤后的棒状活性炭冷却至70-120℃,并脱模,即得到成型的棒状活性炭;(5)将棒状活性炭进行切段,即得到活性炭滤芯。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抗菌沸石复合烧结的活性炭滤芯的应用。本发明抗菌效果稳定、安全性高、抗菌谱广、耐热性好、使用寿命长,有效的保证了水质安全,适用于几乎市面上所有净水机型号,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90575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10401745.3
申请日:2015-07-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地下水监测装置,至少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监测管件,监测管件中安装有多个传感器,监测管件包括相互连通的多个监测取样管、多个封隔管、多个连接管和位于监测管件尾端的尾管,各监测取样管与各封隔管交替分布并且通过连接管连接,监测管件的主体包括外管、充气管、支撑板和取样管,支撑板垂直于外管轴线安装于外管中,充气管和取样管通过支撑板固定,取样管中设有2根以上取样管束,封隔管的外管上包裹有封隔气囊、管壁中设有连通封隔气囊与充气管的气囊支管,监测取样管和尾管的外管上均设有与取样管束连通的取样口,尾管的下端通过密封底板进行密封;该装置能够实现多层含水层和同一含水层的不同深度地下水监测和取样。
-
公开(公告)号:CN10499057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01745.3
申请日:2015-07-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地下水监测装置,至少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监测管件,监测管件中安装有多个传感器,监测管件包括相互连通的多个监测取样管、多个封隔管、多个连接管和位于监测管件尾端的尾管,各监测取样管与各封隔管交替分布并且通过连接管连接,监测管件的主体包括外管、充气管、支撑板和取样管,支撑板垂直于外管轴线安装于外管中,充气管和取样管通过支撑板固定,取样管中设有2根以上取样管束,封隔管的外管上包裹有封隔气囊、管壁中设有连通封隔气囊与充气管的气囊支管,监测取样管和尾管的外管上均设有与取样管束连通的取样口,尾管的下端通过密封底板进行密封;该装置能够实现多层含水层和同一含水层的不同深度地下水监测和取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