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1260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0611606.1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备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信息采集;采集的信息包括:本仓设计信息、相邻仓的浇筑温度温控信息、气温信息和标准化施工工艺信息;第二、智能备仓设计;收到备仓需求后分步进行如下备仓步骤:准备仓面环境、调整温控标准和准备保温设备材料;第三、成果输出:输出的成果包括优化的仓面浇筑工艺设计图表和成本预估,其中优化的仓面浇筑工艺设计图表添加了经第二步骤优化的个性化温控标准、冷却水管的材料、长度、布置方式,温度计的数目、布置方式和保温设备材料的数目;成本预估包括将仓面浇筑工艺设计图表的材料、工艺、人力与成本关联,在得到备仓材料、工序、设备数量的同时计算出本仓成本的预估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41222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14292.7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E04G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升式旋转爬梯,包括模板、装配式旋转爬梯、自升装置等,自升式旋转爬梯主要为满足混凝土分块分层浇筑施工过程中先浇块与相邻后浇块间的人员安全通行需要,装配式旋转爬梯挂在自升式模板平台外侧,采用竖向滑轨与限位滑轮连接,旋转爬梯相对于自升式模板可自由上下移动,且旋转爬梯利用安装在模板下平台的提升装置完成提升动作。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可广泛用于土建施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74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99458.0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G01K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坝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转入永久监测廊道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明确DTS系统转入永久监测廊道的前提条件,按照布置光纤引线通道、布设引线光纤、安置永久监测DTS系统、校核转入永久监测阶段的测温数据及封堵光纤引线孔的工艺流程进行具体实施;重点涉及光纤引线通道的形式及位置布设、引线通道的安全和可靠性设计方法、引线光纤布设及进入廊道的方法。本发明为实现DTS系统转入混凝土坝永久监测廊道提供了合理可行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确保DTS系统在永久监测廊道良好环境下持续、稳定和长期的正常监测,为实现混凝土坝全生命周期内坝体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测和温控防裂提供了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96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258205.2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智能通水温控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柜。所述数据采集柜包括:柜体、接线装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外设模块;所述接线装置用于安装所述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外设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集成控制柜中的热交换媒介的流量、进出热交换媒介温度和混凝土块温度;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所述中央处理模块采用梯度智能闭环学习控制方法对所述热交换媒介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最高温度可控、降温速率可调和异常温度的可诊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柜抗干扰,可持续、稳定、高效运行,可实时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94169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33781.1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冯奕 , 樊启祥 , 周绍武 , 张志伟 , 杨宗立 , 汪志林 , 尹习双 , 陈文夫 , 钟桂良 , 牟荣峰 , 郭增光 , 杨宁 , 宋述军 , 王孝海 , 刘金飞 , 周孟夏 , 徐建江 , 谭尧升 , 周天刚 , 乔雨 , 高世奎 , 王飞 , 金治成 , 沈国焱 , 杨小龙 , 曾贺川 , 张志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施工中水平运输车与缆机转运自动识别方法,步骤一,在缆机吊钩大梁和运输车驾驶室内安装定位设备;步骤二,通过定位设备实时获取缆机吊钩大梁中心的三维位置以及运输车驾驶室内中心的三维位置;步骤三,在运输车的液压翻板处安装监控设备,并实时获取运输车的卸料状态N;步骤四,通过实际测量运输车外形特征及缆机吊钩大梁的吊罐特征,获得卸料时缆机吊钩大梁与运输车驾驶室中心的有效最大距离L;步骤五,将运输车与缆机吊钩大梁的吊罐实时位置以及运输车的卸料状态传输至系统服务器中;步骤六,通过系统服务器对运输车卸料状态以及运输车和缆机吊钩大梁的吊罐时时距离进行分析计算,并发送预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7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0699458.0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G01K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坝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转入永久监测廊道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明确DTS系统转入永久监测廊道的前提条件,按照布置光纤引线通道、布设引线光纤、安置永久监测DTS系统、校核转入永久监测阶段的测温数据及封堵光纤引线孔的工艺流程进行具体实施;重点涉及光纤引线通道的形式及位置布设、引线通道的安全和可靠性设计方法、引线光纤布设及进入廊道的方法。本发明为实现DTS系统转入混凝土坝永久监测廊道提供了合理可行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确保DTS系统在永久监测廊道良好环境下持续、稳定和长期的正常监测,为实现混凝土坝全生命周期内坝体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测和温控防裂提供了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21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89557.3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大坝低热水泥全级配混凝土真实强度性能的方法,步骤一:采用完全相同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在大坝施工现场分不同季节浇筑成多组全级配混凝土试件和湿筛混凝土试件;步骤二:待所有试件达到设计的试验龄期后,在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上,分别采用相关规范规定的全级配混凝土和湿筛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压强度的加载方式,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步骤三:确定所述天然养护下同龄期全级配混凝土和湿筛混凝土强度参数的换算关系;步骤四:采用所述等效龄期法预测全级配混凝土真实强度参数;步骤五:不同设计强度大坝混凝土强度参数的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896427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234583.7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飞 , 樊启祥 , 周绍武 , 张志伟 , 杨宗立 , 汪志林 , 尹习双 , 陈文夫 , 钟桂良 , 牟荣峰 , 王孝海 , 杨宁 , 宋述军 , 刘金飞 , 郭增光 , 谭尧升 , 周孟夏 , 徐建江 , 乔雨 , 冯奕 , 金治成 , 李果 , 晁燕安 , 黄伟 , 周天刚 , 曾贺川 , 张志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凝土施工中缆机运输监测预警方法,步骤1,进行调度信息配置;步骤2,混凝土运输车驶入转运平台后与缆机进行匹配,进入垂直运输阶段;步骤3,缆机从转运平台出发后全过程监控缆机的时空位置,分析各环节效率;步骤4,分析得出各环节效率后,在缆机驾驶室系统显示屏中提示,若某一环节耗时过长则向驾驶室发出声光提示信息,即时调整;同时分析缆机运行模式;步骤5,回程阶段,以卸料位置为初始位置,分析过程同去程阶段;将运行分析结果反馈给缆机驾驶室以调整操作;步骤6,对缆机是否相互干扰做实时预警与报警;步骤7,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对混凝土施工中垂直运输过程的监测与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96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58205.2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智能通水温控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柜。所述数据采集柜包括:柜体、接线装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外设模块;所述接线装置用于安装所述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外设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集成控制柜中的热交换媒介的流量、进出热交换媒介温度和混凝土块温度;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所述中央处理模块采用梯度智能闭环学习控制方法对所述热交换媒介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最高温度可控、降温速率可调和异常温度的可诊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柜抗干扰,可持续、稳定、高效运行,可实时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09624242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20221094.3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nventor: 樊启祥 , 洪文浩 , 杨宗立 , 汪志林 , 陈文夫 , 牟荣峰 , 郭增光 , 杨宁 , 乔雨 , 金治成 , 李果 , 黄伟 , 周孟夏 , 谭尧升 , 龚攀 , 刘春风 , 李庆斌 , 高小峰 , 胡昱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楔入劈拉法测试混凝土断裂性能的浇筑模具,包括两个L形侧模板,其两端相互扣合且分别通过具有锁合和解锁状态的第一锁合组件可拆卸连接,两个侧模板的底端依次分别通过具有锁合和解锁状态的第二锁合组件与底模板可拆卸连接,并与底模板共同围成容置空间,侧模板的顶端设置有预留槽和预制缝,两个侧模板上的预留槽和预制缝相对;以及预留槽体和预制缝板,预留槽体的两端依次分别插设于两个预留槽内,预制缝板的两端依次插设于两个预制缝内。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混凝土断裂性能的测试,使得模具的拆装过程简单,以提高该模具的使用方便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