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4415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30618.3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铝合金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方法,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记录在不同温度区间的热当量的变化,从而依据热当量的变化来分辨在淬火过程中淬火反应的析出温度区间;本发明通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来测量铝合金在淬火过程中的放热反应,结合微观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从而获得铝合金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与其他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能够在一定冷却区间的精确冷却曲线和分辨不同淬火诱导析出相的起始和终止温度。本发明所得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具有精度高,指导意义大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1514386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910043001.3
申请日:2009-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铝合金板的淬火装置,包括辊道、保温装置、上支架、下支架、喷嘴排,所述辊道由多个平行安装的由电机和传动装置驱动的辊子组成;所述保温装置设置在辊道的一端;所述上、下支架分别安装在辊道上、下方;所述喷嘴排安装在设于上、下支架上的轨道上;所述喷嘴排通过装有开关阀、流量计和压力计的管路与加压装置相连。实施上述装置进行铝合金板淬火的方法,首先将铝合金板送入辊道一端的保温装置内,然后,调整喷嘴排位置及喷嘴排上喷嘴中冷却介质流量密度、压力,使铝合金板在辊道上依次通过喷嘴排;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可根据铝合金板的尺寸实现对喷射介质的压力、流量和喷射角度的实时动态调整,有效提高铝合金板淬透深度,降低淬火残余应力;适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348539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510031434.9
申请日:2005-04-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119 , C04B35/622
Abstract: 铝硅锆氧系微米晶和/或纳米晶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复相陶瓷组成包括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锆,二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钙,及稀土元素氧化物。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配料、熔制、快速凝固、梯度热处理。本发明采用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钙,稀土氧化物及部份二氧化锆作添加剂,成功地将非晶中ZrO2含量提高到10~30wt%,得到高锆Al2O3-SiO2-ZrO2系微晶、纳米晶复相陶瓷,其晶相含量大于90%,主晶相为莫来石,四方氧化锆和方石英,四方氧化锆晶粒弥散分布其中,尺寸小于≤1μm。利用本发明制备出的材料,其性能优于传统方法制备同组成材料性能,显微硬度提高30%,韧性提高6%,强度提高40%。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68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0173465.0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活化难熔多组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高熔点W元素的基础上,引入低活化Cr、V固溶元素,合金成分WxCryVz,其中x=33‑90,y=5‑33,z=5‑33,x+y+z=100,其中x、y、z均为原子百分比。采用低能耗近净成形的粉末冶金方法,获得以超细晶BCC固溶体为基体,弥散分布纳米与亚微米尺寸第二相的合金结构。本发明的低活化W‑Cr‑V系列合金表现出优异的高温热稳定性与高温强度,相较于目前已有核用材料具有更有潜力的耐辐照性能,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以及其它高温、辐照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50183.X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铝合金,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Cu 0.1‑0.2wt.%、Mn 0.4‑0.5wt.%、Zn 0.2‑0.5wt.%、Cr 0.15‑0.2wt.%,其中Mn和Cr的重量比为2.5‑3。本发明的铝合金最大限度的促进β、Q等沉淀强化相的析出,控制Mn/Cr含量比值,结合双级均匀化处理获得细小且分布均匀的α‑Al(FeMnCr)Si弥散相,从而达到晶粒细化的目的,使6系铝合金型材在沉淀强化、细晶强化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09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1700003.1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强韧轻质多组元难熔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材料,包括下述组分按原子百分比组成,Zr 28~40.0%、Ti 34.0~24.0%、Nb 16.0~28.0%、Al 6.0~20.0%、Ta4.0~10.0%。本发明制备的高强韧轻质多组元难熔金属间化合物呈现B2结构,相较于目前难熔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更低的质量密度和更卓越的强韧性匹配,同时本专利的高强韧难熔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服役于航天及航空等高精尖领域的潜力,且工艺流程简单,能耗和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51368.6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高硬多组元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硬质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轻质高硬多组元硬质合金是以多组元碳化物为硬质相、富Co合金为粘结相组成的,按原子百分比计,由C 42~45%,W 8~9%,Ta 1~9%,Nb 7~9%,Zr 0~9%,Ti 8~18%,V 0~9%,Co 6~12%,Fe 0.5~2%,Ni 0.3~2%,Cr 0~1%,Cu 0~1%组成,各组分原子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提供的轻质高硬多组元硬质合金显著低于传统WC‑Co合金,并且具有高硬度和较高断裂韧性,有望为解决硬质合金作为刀具强韧性和耐磨性差,及耗能高等问题开辟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46794.3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顾强韧性的高耐损伤性铝锂合金和制备方法,铝锂合金薄板依次进行固溶处理,预变形处理,人工时效处理,所述人工时效处理为,将铝锂合金在Ta温度,所述Ta温度为100‑140℃,以5‑30℃/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Tb温度,所述Tb温度为200‑280℃,然后以5‑30℃/h的降温速度降温至100‑140℃,所述Tb温度小于2倍Ta温度,所述铝锂合金同时具有高的合金强度以及好的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铝锂合金的综合性能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947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61426.9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辐照低活化难熔W‑Ta‑Cr‑V系多组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抗辐照低活化难熔W‑Ta‑Cr‑V系多组元合金以BCC基体为主,其合金成分的原子百分比为W 13~16%、Ta 13~16%、Cr 30~35%、V 33~38%。本发明采用的合金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合金化、快速热压烧结与热处理。合金中纳米析出相片层厚度小于80nm,面积分数大于20%。本发明的W‑Ta‑Cr‑V系多组元合金,在室温与450℃高温氦离子辐照后,氦泡尺寸细小,辐照硬化程度低,相较于纯W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抗辐照性能,有望应用于面向等离子体部件的表面抗辐照材料以及先进核反应堆抗辐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93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778732.2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性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磁性材料力‑磁特性实时测量的装置及方法,此测量装置中包括有,夹持单元,其包括夹持器、设置于夹持器夹持端的夹具,以及与夹持器相连的加载器;电磁单元,包括测试线圈和螺线管,测试线圈设置于夹具之间,螺线管设置于夹具的外部;形变测试单元,与上夹头相连,其包括拉杆、与拉杆相连的限位块,与拉杆相连的测距器;本发明中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能可靠地表征材料的力学特性,包括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以及材料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等,能可靠地表征材料在不同应力应变状态下的磁特性,包括矫顽力和饱和磁感应强度等,能可靠地获得磁性材料磁特性与力学特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