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75913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54439.7
申请日:2008-01-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弧多谱段光信息传感的MIG焊质量监测方法,是利用焊接电弧光谱信息的变化特点,选取四个特征谱段(230~300nm、370~450nm、570~590nm、800~830nm),采集焊接过程中的特征谱段电弧光谱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FFT滤波提取特征信号,与设定的数学判据进行比较,以对焊接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进行有效判识,实现焊接质量的实时监测。利用本发明的监测方法可以实现对送丝速度变化、弧长变化、气流量变化、焊接速度变化、焊件表面状态、外界气氛干扰、电弧抖动等多种干扰因素及其引起的焊接质量问题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453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0157653.5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B05B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表面工程热喷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喷涂粒子保护方法及超音速喷枪;喷枪包括粉末注入管,所述粉末注入管上设置有氢气入口;将待喷涂的粒子、粒子载气以及氢气的混合物共同送入喷枪流场,并将燃烧气体和燃料送入喷枪,燃烧气体过量于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氢气的燃烧火焰被拉伸,呈“空心薄膜”状,空心薄膜燃烧产生的燃烧功率很小,对载气无明显加热作用,但氢气燃烧产生的径向膨胀波阻止高温主气与载气发生径向对流;同时氢气与氧气燃烧产物气态水能起到隔热层的作用;本发明解决了喷涂粒子过热或在热交换过程中绝热剪切效应减小、径向分散或氧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2101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49405.8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覆改性锂电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将锂电正极材料与包覆材料按照重量比1:0.01~1:10混合形成混合物;将混合物溶于溶液中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均相反应器中做均相包覆反应形成产物;均相包覆反应温度为160‑240℃,反应时间为10‑30h,转速为1‑100转/分;将产物洗涤、干燥,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反应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无污染物产生,操作简单,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能有效提高产物的电化学性能,有助于促进电池材料技术领域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4002019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410224863.7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弧混沌特性优化算法的焊接材料工艺性评价方法,涉及各种弧焊方法使用焊接材料的工艺性评价方法,解决焊接材料工艺性无法有效量化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复杂、不可靠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构建一个焊接材料工艺性评价平台,并创建一个焊接材料工艺性评价方法,将采集得到的电压、电流信号通过霍尔传感器传输到采集软硬件系统,转化成数字信号后,对混沌特性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进行焊接材料工艺性评价。本发明实现了焊接材料工艺性的量化评价,有效解决工业中对焊接材料无法客观有效量化评价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93180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01336.4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红外温度传感的电弧焊焊缝质量在线检测方法,是在焊接同时采用红外传感器对形成的焊接熔池后方10mm处高温焊缝区域进行拍摄,形成实时焊接红外图像,将所述红外图像信息以温度标定方法转化成数字信息,根据采集数据进行提取和计算,得到焊缝的宽度和中心轨迹线,并依据焊缝宽度和中心轨迹线的变化判识焊接缺陷。本发明检测方法简单方便,能够实时检测识别出焊缝缺陷,并可以通过调整焊接工艺消除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4962824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348988.5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包括下列组分:C:0.68-1.08%,Si:1.9-3.0%,Mn:1.8-3.5%,Cr:1.5-3.1%,Co:1.2-2.8%,P≤0.01%,S≤0.01%,其余为Fe。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方法:首先将钢迅速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使钢件充分奥氏体化;然后将奥氏体化后的钢件在 600~1050℃内以 >50℃/s的冷速快速水冷至500~600℃,随着再空冷5~30s,再继续快速冷却至贝氏体转变温度;进行低温变形,变形完成后接着进行等温;最后再淬火到室温,最后获得了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所制备钢的韧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且保持了较高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972197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425865.7
申请日:2015-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9/00 , B23K9/0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条电弧焊的焊接过程质量评价方法,是采集焊接过程中离散的焊接电压信号和焊接电流信号,通过小波变换分析得到低频电压信号和低频电流信号,将焊接过程分成等时间段的m段,计算每个时间段内低频电压信号的平均值,再求出m个低频电压信号平均值的平均值,计算出m个低频电压信号平均值的变异系数,通过与焊接过程评判数据库中一系列变异系数进行比较,计算得到焊接过程的基础分值,进而采用长时短路时间对基础分值进行修正,得到焊接过程最后的量化评价分值,作为反映操作能力的基本判据,能够对焊接工人的操作技能进行客观、标准的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69746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74062.1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激光扫描的焊缝外观形状及表面缺陷检测方法,是使用线激光获取焊缝任一截面的实际轮廓曲线,并对实际轮廓曲线高维拟合得到拟合轮廓曲线,进而得到拟合轮廓曲线的一阶导数曲线,由一阶导数曲线确定焊缝起点和终点的寻址范围,在寻址范围内找到实际轮廓曲线上与拟合轮廓曲线差值最大的点作为该焊缝截面的焊缝起点和终点。沿焊缝纵向扫描,得到焊缝的整体三维轮廓图像。焊缝轮廓曲线上任意点与拟合轮廓曲线的差值超出预设标准值则认定该处焊缝存在缺陷。本发明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出焊缝的起终点,并据此精确判断出焊缝的各种表面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4002019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24863.7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9/0953 , B23K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弧混沌特性优化算法的焊接材料工艺性评价方法,涉及各种弧焊方法使用焊接材料的工艺性评价方法,解决焊接材料工艺性无法有效量化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复杂、不可靠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构建一个焊接材料工艺性评价平台,并创建一个焊接材料工艺性评价方法,将采集得到的电压、电流信号通过霍尔传感器传输到采集软硬件系统,转化成数字信号后,对混沌特性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进行焊接材料工艺性评价。本发明实现了焊接材料工艺性的量化评价,有效解决工业中对焊接材料无法客观有效量化评价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04594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30444.7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高强韧性复相钢及其热处理方法属于合金钢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利用形变诱导铁素体区变形来细化晶粒,利用Q&P工艺实现对硬相马氏体和软相残余奥氏体的调控,增加钢的强度的同时又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韧性;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韧性复相钢,包含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10%-0.25%,Si:0.5%-1.0%,Mn:1.2%-1.8%,Ti:0.01%-0.05%,B:0.001%-0.003%,S:≤0.01%,P:≤0.01%,其余为Fe;其热处理方法为:第一步,将钢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并保温3-30min;第二步,将钢快速冷却到临界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形变诱导相变;第三步,将钢淬入50-370℃的淬火介质中,并保温5-600s;第四步,将钢淬入室温水中;相对于Q&P钢,本发明获得的钢综合性能好,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