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89498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834098.5
申请日:2015-1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3/755 , B01J23/745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炭‑碳纳米材料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以价廉易得的生物质为原料,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进行催化炭化,利用炭化过程中残余的金属氧化物及生成的金属基生物质炭为催化剂,在其表面气相沉积生长碳纳米材料,制备生物质炭‑碳纳米材料复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82408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38720.8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4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0/16 , C02F1/281 , C02F2101/345 , C02F2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附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凸棒土/炭复合吸附剂制备方法和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凹凸棒土/炭复合吸附剂制备方法,执行步骤:先将凹凸棒土进行水洗、烘干、研磨备用,再取去除杂质的高含碳量的生物质,经碱活化、炭化、酸洗、烘干、研磨得到生物质炭,然后将凹凸棒土与生物质炭以一定质量比混合,经超声、酸改性、高温煅烧得到复合吸附剂。该凹凸棒土/炭复合吸附剂具有原料成本低、来源广泛、二次污染小的优点,对含苯酚、苯胺、吡啶的有机废水显示了良好的吸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499096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410794223.X
申请日:2014-12-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的纳米碳纤维‑金属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由过渡金属与木质素基纳米纤维通过原位合成形成复合物,复合纤维通过预氧化、碳化和活化制备出高比较面积和催化性能的纳米碳纤维材料。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原位合成技术,将金属元素均匀分散在碳纤维载体表面,保持了炭纤维复合物表面发达的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的优点,且凸显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所制备的纳米纤维为有序、直径均匀、廉价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845311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010159906.X
申请日:2010-04-29
Applicant: 江苏中容电气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40
Abstract: 城市污泥低温热解同时制备生物油和活性炭方法解决了目前常规污泥热解方法只能获得单一资源化产品的难题,可同时获得高品质生物油和活性炭,污泥(A)通过螺旋加料器(1-1)进入热解反应器(1),流化风(B)经风室(1-2)和布风板(1-3)进入热解反应器(1);旋风分离器(2)捕集落下来的热解炭(C)通过落料管(3)、回料器(4)和返料管(5)返回热解反应器(1)进行循环;热解炭(C)经过多次循环后成为活性炭(D),之后活性炭(D)随热解气(E)进入陶瓷过滤器(8),被陶瓷过滤器(8)捕集;陶瓷过滤器(8)排出的热解气(E)进入冷凝器(9),冷凝器(9)下部回收生物油(H),排出不凝结气(I)。
-
公开(公告)号:CN101851520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159908.9
申请日:2010-04-29
Applicant: 江苏中容电气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污泥热解气分级冷凝回收生物油方法,污泥热解产物首先经陶瓷过滤器去除固体残炭后进入第一级冷凝器(1),温度降低到300~400℃,其中的重组分物质被冷凝分离出来进入重质油储罐(6),未凝结气体进入第二级冷凝器(2);在第二级冷凝器(2)中未凝结气体被两级喷淋冷却,温度降低到40~70℃,其中的轻组分物质液化进入轻质油储罐(5),获得的轻质油经换热冷却后一部分作为成品油从底部出口流出,另一部分在循环泵(4)的作用下经控制阀(3)返回第二级冷凝器(2)中的两级喷淋嘴。本发明能够保证污泥热解气的充分冷凝,实现重组分和轻组分的分离,不仅可以提高热解油的产率和品质,同时降低了后期热解油提质分离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901102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279186.X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制取生物油及热能综合利用方法。该方法的主要路线为:经初步分选、破碎后的城市生活垃圾送入流化床热解炉中发生快速热解反应,热解产物依次经旋风除尘、换热降温和过滤除尘后,得到比较洁净的热解气和粉末状热解残炭,其中,热解气进入冷凝器,冷凝器下部回收生物油,排出不凝结气体与热解残炭一起进入流化床焚烧炉内燃烧,垃圾热解所需的热量由流化床焚烧炉提供,以惰性颗粒床料为热载体在流化床热解炉和流化床焚烧炉之间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产生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产生的过热蒸汽可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或作为工业热源使用。本发明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系统规模灵活,无需添加辅助燃料,具有运行费用低,可严格控制二次污染物,并具有能源高效利用和资源高值回收的显著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95656B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0910184944.8
申请日:2009-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溶胶浸渍法制备粉末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方法为一种利用溶胶状偏钛酸作为浸渍载体以制备粉末状SCR脱硝催化剂的方法。该法以溶胶状偏钛酸作为载体,与钨酸铵—草酸溶液进行一次浸渍加载,经煅烧研磨筛分工序后,再将所制得的复合粉末与偏钒酸铵—草酸溶液完成二次浸渍加载,最后经二次煅烧研磨筛分处理,完成对粉末状SCR脱硝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与传统SCR脱硝催化剂制备工艺相比,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经济成本低的优点,适用于二氧化钛制备工艺与SCR脱硝催化剂生产工艺的一体化生产方式。并且该法制备出的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微孔隙结构均匀合理,热稳定性良好、对烟气中的NOx成份具有理想的催化转化效能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96485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25967.4
申请日:2009-03-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3 , Y02E50/343 , Y02W3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蚕桑副产品蚕沙发酵废弃物在食用菌培养中的应用,将蚕沙用作沼气发酵原料,沼气发酵后的沼液和沼渣进一步资源化利用:沼液处理后可作覆土栽培食用菌的液体肥料;沼渣处理后可作为食用菌培养料,节约食用菌培养成本,而蚕桑的另外一种副产品桑枝条整理后粉碎、灭菌、接种制成待发菌菌棒生产食用菌。该发明可提高桑蚕副产品的综合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并实现食用菌的循环生产,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0515498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10096365.4
申请日:2006-09-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抑制肿瘤多药耐药性的聚合物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生物相容的在药学和医学上应用的聚合物,以及包括所述聚合物的复合物,采用电喷方法合成聚乳酸纳米纤维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纤维;利用电沉积方法合成四庚基铵包埋的Fe3O4纳米粒子、四庚基铵包埋的Ni纳米粒子、四庚基铵包埋的Fe2O3纳米粒子;将聚乳酸纳米纤维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纤维与上述的纳米粒子按相同摩尔浓度混合,经过超声波分散,通过静电自组装形成聚合物复合纳米材料。这种共聚混合物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它们可以作为较好的药物载体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9782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45057.0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1/30 , C02F1/72 , C02F101/36 , C02F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降解水中全氟化合物的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及废水降解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部且固定在上盖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微泡发生装置和液体循环装置;通过设计具有环形中空放电区域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与在液相中构建气‑液界面的微泡发生装置,利用全氟化合物的表面活性对其进行富集,并通过流动微泡将其传导至放电区域,解决了低温等离子体装置中活性物质传质难的问题;采用上述装置的废水降解方法耦合过硫酸盐氧化技术,充分利用放电过程产生的热能,结合还原与氧化的协同作用,在强化装置修复效果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能源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