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后冷却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及等效换热面积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748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64477.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轧后冷却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及等效换热面积的确定方法,涉及热轧技术领域。首先采集热连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的关键生产工艺参数及带钢的几何参数和热物性参数;确定带钢上下表面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和对应等效换热面积的取值范围,构成搜索空间;在搜索空间中随机选取多组带钢上下表面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和对应等效换热面积的参数组合作为求解问题的可行解;将带钢沿长度方向划分为多个样本,并将轧后冷却过程的三维传热简化为沿厚度方向的一维传热问题,建立一维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并求解获得所有带钢样本的终冷温度,并计算该组可行解的适应度;进而得到轧后冷却过程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及其对应的等效换热面积。

    一种针对轧后冷却过程的多目标实时自适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06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8393.7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针对轧后冷却过程的多目标实时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将整个轧后冷却区划分成多个冷却段并引入多个热流密度自适应系数;步骤2:建立带钢冷却过程的传热方程并将热流密度自适应系数引入传热方程;步骤3:当带钢进入冷却区后,每隔固定时间步长创建新的带钢样本,并更新冷却区内所有带钢样本的状态;步骤4:当某带钢样本通过某高温计后,根据该带钢样本的实测温度与计算温度偏差进行实时自适应计算,更新对应冷却段的热流密度自适应系数;步骤5:当某带钢样本通过卷取高温计后,删除该带钢样本;步骤6:重复步骤3到步骤5,直至带钢尾部通过卷取高温计,计算结束。

    一种针对轧后冷却过程的动态前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68387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62173.3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轧后冷却过程的动态前馈控制方法,涉及热轧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带钢沿长度方向划分为多个带钢样本,并采集带钢几何参数及热物性参数;然后将带钢样本的三维传热问题简化为沿厚度方向的一维传热问题,沿厚度方向对带钢样本进行网格划分;建立计算任意时刻带钢样本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的数值模型;再以终轧温度为起始温度,计算下一时刻带钢样本温度;当带钢样本通过温度测量点时,获得上表面实测温度,根据实测温度估算带钢样本内部温度分布;最后采用估算的温度场作为起始温度,重新计算带钢样本在后续冷却过程的温度变化。该方法针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前馈控制计算,使得控制精度更高,提高了轧后冷却过程控制的稳定性。

    一种针对轧后冷却过程的动态前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683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662173.3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轧后冷却过程的动态前馈控制方法,涉及热轧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带钢沿长度方向划分为多个带钢样本,并采集带钢几何参数及热物性参数;然后将带钢样本的三维传热问题简化为沿厚度方向的一维传热问题,沿厚度方向对带钢样本进行网格划分;建立计算任意时刻带钢样本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的数值模型;再以终轧温度为起始温度,计算下一时刻带钢样本温度;当带钢样本通过温度测量点时,获得上表面实测温度,根据实测温度估算带钢样本内部温度分布;最后采用估算的温度场作为起始温度,重新计算带钢样本在后续冷却过程的温度变化。该方法针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前馈控制计算,使得控制精度更高,提高了轧后冷却过程控制的稳定性。

    一种分散CVC工作辊窜辊位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13087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0016072.3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制过程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散CVC(Continuously Variable Crown)工作辊窜辊位置的方法。针对连续轧制相同或相似规格带钢时出现的CVC工作辊窜辊位置集中的现象,根据第k(k≥2)块带钢的CVC工作辊窜辊位置的模型计算值与第k‑1块带钢的CVC工作辊窜辊位置的设定值、窜辊极限值关系的不同,执行相应的CVC工作辊窜辊优化策略,在保证带钢的凸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得出对应的窜辊位置的优化值,最终达到分散CVC工作辊窜辊位置的目的。在模型计算值的基础之上采用随机优化窜辊步长对CVC工作辊的窜辊位置进行优化,易于实现现场应用,其可以达到的效果相当于在小范围内循环窜辊,可以有效的分散CVC工作辊的窜辊位置,且保证带钢的凸度满足要求。

    轧后冷却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及等效换热面积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7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64477.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轧后冷却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及等效换热面积的确定方法,涉及热轧技术领域。首先采集热连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的关键生产工艺参数及带钢的几何参数和热物性参数;确定带钢上下表面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和对应等效换热面积的取值范围,构成搜索空间;在搜索空间中随机选取多组带钢上下表面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和对应等效换热面积的参数组合作为求解问题的可行解;将带钢沿长度方向划分为多个样本,并将轧后冷却过程的三维传热简化为沿厚度方向的一维传热问题,建立一维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并求解获得所有带钢样本的终冷温度,并计算该组可行解的适应度;进而得到轧后冷却过程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及其对应的等效换热面积。

    一种基于UFCT、MT及CT的多目标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3794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805552.5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UFCT、MT及CT的多目标协同控制方法,涉及控制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包括CT、UFCT+CT、MT+CT及UFCT+MT+CT四种控制模式,通过即时自适应计算,根据当前带钢冷却特征参数及历史生产数据确定各区域的热流密度修正系数;然后进行预设定计算以及实时修正计算;若某样本通过超快冷高温计或中间高温计,则根据该高温计的实测温度和轧后冷却模型计算温度偏差实时调整当前区域的热流密度修正系数;每隔固定时间步长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当前带钢所有样本通过冷却区,实现整条带钢的单点或两点或以UFCT+MT+CT为目标的多点协同控制。

    一种热轧带钢冷却历史数据聚类及相似性度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1232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856541.2

    申请日:2018-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热轧带钢冷却历史数据聚类及相似性度量方法,属于冶金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提取当前带钢和历史带钢冷却特征参数,根据特征参数将当前带钢即将要经历的冷却过程与历史带钢的冷却过程进行相似性度量,并根据相似程度对冷却历史数据集合中的记录数据进行聚类,并根据相似距离和时间因子计算历史带钢冷却数据的可参考权重,深度挖掘了热轧带钢冷却数据,为现实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达到为模型关键参数的预估服务的目的,可为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模型关键参数自适应奠定基础。

    一种实现热轧带钢微中浪轧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1308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711467013.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制过程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热轧带钢微中浪轧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读写txt文本文件的方法记录热轧过程中用于板形设定的有关参数,包括带钢化学成分,宽度,厚度,钢种名称等,并通过插值的方法确定实现微中浪轧制下带钢各个宽度条件下目标平直度值的增量ΔIU,并将ΔIU转化为末机架弯辊力的增量ΔFb,最后通过弯辊力的增加来达到微中浪轧制的目的。本发明方法在大多板形调试环境下均能方便的实现,且不需要成本上的投入,可以大幅度提高轧制过程中板形控制的精度并提高轧制产品的板形质量和合格率,可以广泛推广到热轧带钢生产中。

    一种立轧轧件狗骨形状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30594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266059.4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轧轧件狗骨形状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立轧某道次工艺规程数据,包括立轧轧件的入口厚度,入口宽度,出口宽度以及出口温度;检测轧件入口速度和立辊速度,获取立辊半径以及立辊与轧件的摩擦系数;根据立轧变形区的狗骨形状数学模型预测立轧轧件横断面狗骨形状的轮廓曲线及出口处狗骨形状参数,包括:骨峰值高度、与辊面接触的狗骨高度、狗骨骨峰位置和狗骨影响区长度。本发明建立狗骨形状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立轧过程中工艺规程和设备参数的基础上,精确预测立轧后轧件横断面狗骨形状的轮廓曲线,解决在不同生产条件下预测立轧后轧件横断面形状的问题,在线计算得到立轧后狗骨形状,应用于立轧控制过程中,提高轧件形状的控制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