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棒材高温精轧-控制冷却的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95837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410020521.X

    申请日:2004-05-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棒材生产的轧制工艺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对螺纹钢筋采用高温精轧和控制冷却,不进行低温轧制和余热淬火。精轧机出口温度控制在900℃以上,螺纹钢经过冷却器控制冷却达到冷床后,钢筋的表面返热的最高温度控制在800~900℃。利用普通碳素钢轧制HRB335螺纹钢筋、普通碳素钢轧制HRB400螺纹钢筋,采用20MnSi轧制HRB400螺纹钢筋;不使用任何微合金元素,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对轧制过程的操作和产品的产量基本无影响;可以在现有的轧机上完成;对冷却设备的强度和能力要求不高,节省投资;生产过程的控制条件比较宽松,生产过程稳定。本发明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要求。

    一种热轧带钢宽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83238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10047746.7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带钢宽度预测方法,包括:按照热轧某道次工艺规程数据确定热轧板坯的出口厚度、热轧板坯的入口厚度、入口宽度以及入口温度;检测热轧板坯的入口速度和轧辊速度,获取轧辊半径以及轧辊与板坯的摩擦因子;采用轧制变形区任意位置热轧板坯的宽度预测模型,预测带钢轧后宽度;本发明对热轧带钢的宽展情况进行预测,得到带钢轧后宽度更接近现场实际值,具有数值拟合法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综合考虑轧制过程中各个工艺参数的基础上,精确预测轧制过程带钢轧后宽度,解决了在不同生产条件下预测板坯轧后宽展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在线计算得到轧后宽度,在节约了生产投资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宽度控制的精度。

    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8792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087346.0

    申请日:2012-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钢的成份按重量计为:C:0.15~0.30%、Si:0.20~0.65%、Mn:1.20~1.60%、S≤0.010%、P≤0.020%、B:0.0010~0.0040%、Cr:0.30~1.00%、V:0.030~0.080%、Al:0.015~0.050%、[N]:80~200×10-6、[H]≤2×10-6、[O]≤40×10-6,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钢具有不小于395HBW的表面布氏硬度、不小于1220MPa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3%的断后伸长率、不小于70J的-20℃冲击吸收能量且成本低,其可用于制作要求高强度、高耐磨性能的工程、采矿、建筑、农业、水泥生产、港口、电力以及冶金等行业的机械产品。例如,可用作球磨机的钢球和衬板、挖掘机的斗齿、各种破碎机的轧臼壁、齿板和锤头、拖拉机和坦克的履带板、推土机用铲刀、铲齿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