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38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05343.8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西天红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辐照考验回路冷却系统,包括反应堆水池和循环流路,辐照考验件设置于所述反应堆水池中;循环流路上设有主循环泵、至少一个再生热交换器以及至少一个非再生热交换器,所述主循环泵的出口端与所述辐照考验件连接,所述非再生热交换器设于所述反应堆水池内;其中,冷却剂在所述主循环泵驱动下依次流经所述再生热交换器至所述非再生热交换器,经所述非再生热交换器冷却后的冷却剂作为二次侧冷却剂与所述再生热交换器进行换热后返回所述辐照考验件。上述辐照考验回路冷却系统,系统无需设置庞大复杂的辐照回路二、三回路冷却系统,即可将辐照考验装置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水池,满足系统的运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7609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26682.4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18/2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概率盒的动力吸振器高维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动力吸振器设计技术领域,分析方法用于主蒸汽管道的动力吸振器可靠性分析,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动力吸振器的不确定性变量,将不确定性变量建模为非参数概率盒变量;S2、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高维的不确定性输入变量进行降维处理;S3、采用主动学习方法训练代理模型,构建降维后的不确定性变量与主蒸汽管道多重动力吸振器安装点的振幅响应之间的映射关系;S4、利用训练完成的代理模型结合区间蒙特卡洛采样计算输出响应,分析得到其对应的失效概率。本发明可以实现在采用多重动力吸振器形式布置时,对高维可靠性分析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9122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11845.5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体爆破阀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连体爆破阀包括:阀体、剪切盖、阀盖和驱动装置;所述阀体包括连接管、端盖和阀筒,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连接管轴向的两端并封堵连接管,端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剪切盖设置在所述端盖上且封堵所述通孔;所述阀筒设置在连接管的管壁上,且位于管壁轴向的两端,所述阀盖安装在所述阀筒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管外壁、阀筒和端盖构成容置腔室,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室内用于将剪切盖从端盖上切下。通过本发明简化了在役检查过程,并消除管道振动的可能性,从而提升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60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26653.8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化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动力吸振器技术领域,设计方法基于场景理论,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确定性多重动力吸振器的力学模型;S2、确定各个不确定参数变量的概率分布形式和取样范围,将不确定性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性优化设计问题抽象为最小‑最大优化问题,建立其数学模型;S3、利用场景理论将无限约束优化问题转换为有限约束优化问题,建立基于场景理论的不确定性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性优化模型;S4、利用自适应约束处理的双种群进化算法作为优化算法,对基于场景理论的不确定性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寻找动力吸振器最优设计参数。本发明可以提高对多重动力吸振器的设计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23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202510.3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D3/04 , G21D1/02 ,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稳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核电站的安全运行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中间热交换器、循环泵、高压氮气罐、稳压器、第一电动隔离阀和第二电动隔离阀;所述中间热交换器与稳压器氮气出口相连,用于在氮气进入系统前进行充分升温,中间热交换器的管侧用于流出高压高温氮气,中间热交换器的壳侧用于流入高压低温氮气;所述循环泵通过管线与中间热交换器相连;两组电动隔离阀与高压氮气罐组成稳压器旁路。本发明与传统核电站的稳压系统不同,采用氮气进行稳压,同时增设了中间热交换器、循环泵和高压氮气罐,取代了传统蒸汽稳压中的电加热器和喷雾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352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05134.2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10 , G21C17/112 , G21C15/12 , G21C1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先进小型堆用冷凝回流循环冷却试验系统,包括:冷却水池、安全壳以及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位于安全壳内,安全壳安装于冷却水池内,安全壳与压力容器之间为真空腔;供水机构一端与压力容器和冷却水池连通,用于向压力容器和冷却水池内供水;监测系统包括温度测量机构、液位测量机构以及压力测量机构,压力容器和真空腔内分别设有温度测量机构、液位测量机构以及压力测量机构,冷却水池内设有温度测量机构以及液位测量机构;排水池设于冷却水池外部,用于排出冷却水池、安全壳以及压力容器内的实验水。上述试验系统降低了先进小型堆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设计评价的难度,提升了系统设计的安全性以及反应堆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928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90803.3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虹吸破坏的非能动堆芯保护机构及反应堆冷却系统,保护机构包括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进口管线一端插入至堆芯放置池内,另一端与换热器的出口端连通;出口管线一端与堆芯的出口端连通,另一端与循环泵的进口端连通,循环泵的出口端与换热器的进口端连通;其中,进口管线和/或出口管线上设置有虹吸破坏机构,用于破坏进口管线和/或出口管线出现破口导致的虹吸效应。本发明在进口管线和/或出口管线上设置虹吸破坏机构,用于破坏进口管线和/或出口管线出现破口导致的虹吸效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依靠非能动技术减小堆芯放置池内的液体与破口位置之间的压差,达到破坏虹吸现象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8996375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22869552.9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17 , G21C17/022
Abstract: 实用新型提供了核电站稳压器增设旁路喷淋管线温差控制测试试验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充支路、试验主回路和下泄支路,位于试验主回路和下泄支路之间还设有氮气稳压支路;试验主回路上设有主回路喷淋管线试验件,所述主回路喷淋管线试验件包括第一试验件支路和第二试验件支路,第一试验支路上安装有第一进口测温装置,第二试验件支路上安装有第二进口测温装置,可通过温差控制测试试验系统对稳压器喷淋管线温差大问题展开研究和论证,明确管线温差大的原因及其影响,可根据其温差影响因素开发控制温差范围的解决方案,进而有效提高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可靠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