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39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17380.4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冷却装置,包括一级冷却装置和二级冷却装置,其中,所述一级冷却装置包括一级冷却罐、电机、风叶、进水管以及布水器;所述二级冷却装置包括二级冷却罐、换热箱、换热管、回水管、水循环泵以及出水管。本发明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冷却装置,通过一级冷却装置和二级冷却装置,特别是二级冷却装置利用石蜡固液相变需要吸收大量热的特性,最终将工业污水降温,使得处理后的水能够再次投入到工业生产中。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8067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224394.9

    申请日:2017-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F25B15/00 F28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使低温的被加热流体的出口温度高于高温的加热源流体的入口温度。该吸收式热交换系统构成为具备:冷凝部,其利用制冷剂蒸气的冷凝热而使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蒸发部,其通过从加热源流体夺取制冷剂液的蒸发潜热而使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吸收部,其借助吸收液吸收了制冷剂蒸气时释放出的吸收热而使在冷凝部中温度上升后的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再生部,其通过从加热源流体夺取使制冷剂从稀溶液脱离所需的热而使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热交换部,其使被加热流体与升温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通过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热泵循环,使吸收部以及蒸发部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变得比再生部以及冷凝部高。

    双相变潜热换热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91744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26528.6

    申请日:2014-01-21

    Inventor: 付红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相变潜热换热器,包括换热单元,换热单元包括密封壳体,壳体内上下间隔设有上、下密封挡板,上、下密封挡板之间设有若干竖管,竖管与上、下密封挡板之间的壳体围成中间腔室,上密封挡板上方设有蒸汽腔室,各竖管的顶部开口与蒸汽腔室相连通;各竖管底部均与一液体腔室相连通;竖管的长径比小于20;蒸汽腔室处的壳体上设有第一蒸汽进出口,中间腔室的壳体上设有第二蒸汽进出口,中间腔室底部的壳体上设有第一液体进出口,液体腔室处的壳体上设有第二液体进出口。本发明能够实现双相变潜热换热的正常进行,大大提高了通过换热面的热流密度,从而能够大大减小换热器的尺寸并节省了95%以上的单相变换热时冷却工质输送时消耗的能量。

    超级相变换热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06194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154095.3

    申请日:2012-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相变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主腔体,换热器主腔体为结构呈沿轴线回转闭合的中空金属腔体,换热器主腔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中空轴,换热器主腔体的一端或两端的中空轴上固结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马达连接;中空轴的空腔与换热器主腔体的空腔连通,换热器主腔体的一端的中空轴的末端为传热介质注入口,另一端的中空轴的末端为传热介质的抽吸出口。本发明同时巧妙的综合利用真空负压强化相变换热、离心力和回转表面等设计,从而有效避免在换热器主腔体内壁形成的沸腾气体膜,让换热器工作在高效的从腔体到传热介质的传热阶段和传热介质高效的相变工作阶段,成为一种超级相变换热器。

    新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07306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094386.8

    申请日:2012-04-01

    Inventor: 赵禹 吴敌 史大维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2

    Abstract: 一种新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换热器,进水管,出水管,水箱,冷媒介质水泵,余热使用装置,新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有二次换热器,二次换热器又包括二次换热器外壳和设置在二次换热器外壳内的二次换热管;所述烟气换热器为模块式氟塑料管烟气换热器;在烟气换热器的烟气换热器外壳内、由上至下平行间隔分布有定位网。本系统避免了最终被加热介质的污染,所以不会影响到最终的余热使用装置的使用;本系统中的烟气换热器采用模块式氟塑料管烟气换热器,易于操作管理;模块式氟塑料管烟气换热器中设有定位网,可防止柔性的氟塑料换热管束在烟气的流动冲击下抖动变形。

    基于液态金属传热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27843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231250.2

    申请日:2011-08-12

    Inventor: 刘静 李海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2

    Abstract: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传热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由与烟道内的烟气直接或间接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和与水箱内的水进行热交换的散热器组成;散热器的散热平片内设有微型流道;所述换热器和散热平片内的微型流道通过安装于所述微型流道两出口端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相连通,相连通的换热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微型流道内装有循环流动的液态金属;第一连接管或第二连接管上装有驱动泵,用以驱动液态金属在相互连通的换热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微型流道内循环流动;具有显著加快热循环和余热回收的效率,使用较小的体积即可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且高效、灵活、可靠和低耗,对用液态金属进行烟气余热回收的推广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连续蓄热式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2645116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8357.9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蓄热式热交换器,托板(8)上开有槽(28)和气孔(27),环形中空(22)设置有多个通道,多个通道中填满有蓄热体,筒体(17)上部设有带孔的陶瓷盖板(16),筒体(17)安装在动力传动装置(19)上;高温气帽(1)与带孔的陶瓷盖板(16)对接且二者之间设有密封装置,低温气帽(18)与托板(8)对接且二者之间设有密封结构;烟气流动是从入口(10)进入流经蓄热体后从出口(12)排出,空气的流动是从入口(13)进入流经蓄热体后从出后(11)排出;高温气帽(1)和低温气帽(18)静止不动,电动机及传动装置带动筒体(17)匀速转动,这三部分内外均设有隔热保温层(20)。本发明是一种炉温、炉压波动小,预热气体温度波动小的连续蓄热式热交换器。

    水平组合相变换热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52566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74369.6

    申请日:2010-05-10

    Applicant: 赵春

    Inventor: 赵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组合相变换热器,旨在提供一种不易发生酸露腐蚀、占用空间小、换热效率高的水平组合相变换热器。本发明包括排列组合为若干层和若干列的换热单元,换热单元两端分别设有吸热介质输入装置及吸热介质输出装置,换热单元包括换热内管(12)及套在换热内管(12)外部并且两端密封的换热外管(11),换热外管(11)上下部分别设有上连通管(15)和下连通管(16),首层所述换热单元的换热外管(11)的上连通管(15)连接有上连通水平管(151),底层换热单元的换热外管(11)的下连通管(16)连接有下连通水平管(161),换热内管(12)两端分别与吸热介质输入装置及吸热介质输出装置连接。本发明应用于换热器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