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4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242234.0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索航 , 巢孟科 , 王培培 , 廖卫华 , 吕康 , 严子佳 , 门启明 , 张菲茜 , 廖义涵 , 袁舒梦 , 周全 , 陈俨 , 杨星 , 李晨 , 史志龙 , 张可丰 , 姚彦贵 , 任大峰 , 唐力晨 , 李经怀 , 刘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缠绕管换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缠绕管换热器热工水力试验温度测量系统,若干测温装置包括一端固定于缠绕管换热器本体的外壁面不同区域的测温底座,另一端与内螺纹段螺纹连接,并且测温底座与内螺纹段之间设有垫片以实现硬密封,测温底座上开孔,导向管一端穿过开孔延伸到缠绕管换热器本体的内腔室,另一端穿过垫片和内螺纹段延伸到外部,导向管内设有热电偶;测点管支撑件固定于内腔室的内壁面,用于固定导向管端部以进行不同位置的温度测量;由此实现了将热电偶布置在缠绕管换热器的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位置,实现缠绕管换热器内部温度的准确测量,可以为缠绕管换热器的热工性能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6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993961.1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巢孟科 , 杨星 , 门启明 , 袁舒梦 , 林绍萱 , 唐力晨 , 张伟 , 李晨 , 张菲茜 , 刘畅 , 秦炎锋 , 张可丰 , 景益 , 陈俨 , 薛国宏 , 姚彦贵 , 周全 , 张毅成 , 张锴 , 刘润发 , 应秉斌 , 李经怀 , 姚兆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岛主设备换热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涡流检查的环绕堆内组件式螺旋缠绕管换热组件,包括芯筒,其内通道为反应堆堆内组件的安装空间;螺旋缠绕管束,其为由多根无焊缝螺旋缠绕管缠绕在芯筒外围形成的多层结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螺旋缠绕管束;管箱组件,包括多个上管箱单元以及与其数量一致的多个下管箱单元,两个上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两个下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一组上管箱单元仅与一组下管箱单元对应,组中的上管箱单元与组中下管箱单元一一对应且通过多根螺旋缠绕管连通;本发明既能用于供热或提供终端需要能量的无相变热交换装置,也能用于供汽或提供后端动力系统需要能量的有相变直流蒸汽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76502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08448.1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F22B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7/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进出口管嘴一体化结构,其包括封头整体锻件、水室隔板和进出口管嘴隔板;其中,所述封头隔板将水室封头分隔成热侧和冷侧两个腔室;所述进出口管嘴隔板将进出口管嘴分隔成上部热侧和下部冷侧两部分。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进出口管嘴一体化结构,适用于小型模块化紧凑式反应堆布置方案。进出口管嘴隔板的设置提供了反应堆冷却剂进入蒸汽发生器的热侧流道和离开蒸汽发生器的冷侧流道。
-
公开(公告)号:CN10489132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47008.2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B66C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C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核电厂钢安全壳吊具,包括分配器、钢丝绳吊索和角度转接头装置;所述分配器的上部设置有十字交叉结构的主吊板;分配器下部设置有圆周方向均布的分支吊板分配器整体结构的中心对称,受力合理,在被吊物品重量相当的情况下采用中心对称结构可大幅降低分配器的重量;角度转接头装置含角度转接头与双级平衡梁,角度转接头将分配器主吊板上的0°、90°、180°、270°方向的销轴孔轴线均调整至相互平行的同一方向,以便于其与双级平衡梁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6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93961.1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巢孟科 , 杨星 , 门启明 , 袁舒梦 , 林绍萱 , 唐力晨 , 张伟 , 李晨 , 张菲茜 , 刘畅 , 秦炎锋 , 张可丰 , 景益 , 陈俨 , 薛国宏 , 姚彦贵 , 周全 , 张毅成 , 张锴 , 刘润发 , 应秉斌 , 李经怀 , 姚兆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岛主设备换热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涡流检查的环绕堆内组件式螺旋缠绕管换热组件,包括芯筒,其内通道为反应堆堆内组件的安装空间;螺旋缠绕管束,其为由多根无焊缝螺旋缠绕管缠绕在芯筒外围形成的多层结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螺旋缠绕管束;管箱组件,包括多个上管箱单元以及与其数量一致的多个下管箱单元,两个上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两个下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一组上管箱单元仅与一组下管箱单元对应,组中的上管箱单元与组中下管箱单元一一对应且通过多根螺旋缠绕管连通;本发明既能用于供热或提供终端需要能量的无相变热交换装置,也能用于供汽或提供后端动力系统需要能量的有相变直流蒸汽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766456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710883748.4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热管束流致振动试验加速度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传热管、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座、顶杆、定位杆、传热管束流致振动试验装置,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固定于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座中,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座直接布置于传热管内部;顶杆与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座A端面相接,用于将传感器顺利推入传热管内部;定位杆水平侧壁标有刻度,且一端为卡接凸起,与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座B端面相接,用于确定传感器相对位置、调整传感器测量方向。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不牢固、干扰管间流场、测量结果不准确等缺点,操作简单,可靠,易于实现,保证了传热管束流致振动试验中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1388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523449.5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腔体结构,包括水室封头和泵壳;所述水室封头和泵壳一体化设置;所述水室封头具有第一容腔;所述泵壳具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连通。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腔体结构,泵壳与水室封头一体化设计,取消了泵壳与水室封头的连接焊缝,达到了紧凑式布置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4917616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312484.3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B66C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核电厂钢安全壳吊具,包括分配器、钢丝绳吊索和角度转接头装置;所述分配器的上部设置有十字交叉结构的主吊板;分配器下部设置有圆周方向均布的分支吊板分配器整体结构的中心对称,受力合理,在被吊物品重量相当的情况下采用中心对称结构可大幅降低分配器的重量;角度转接头装置含角度转接头与双级平衡梁,角度转接头将分配器主吊板上的0°、90°、180°、270°方向的销轴孔轴线均调整至相互平行的同一方向,以便于其与双级平衡梁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203461680U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20504049.1
申请日:2013-08-1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B66C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电厂钢安全壳模块自平衡式吊具,其在钢安全壳模块上设置3个固定吊点,在相邻两个固定吊点之间的弧线上间隔设置n个滑轮吊点;分配器的吊板焊接在圆筒体内侧,每个平衡滑轮通过一个分支梁固定在圆筒体的圆周上;平衡滑轮的数量为3n+3个,即每一个平衡滑轮对应一个滑轮吊点或者固定吊点;钢丝绳依次穿过分配器上的平衡滑轮、以及设置在钢安全壳模块上、与平衡滑轮相对应的滑轮吊点的滑轮或者固定吊点,实现将分配器与钢安全壳模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吊梁,从而避免了与之相关的储存、运输等问题;吊具自重大大降低,释放了吊车的起吊能力;可自动实现各吊点受力均衡,可大大降低吊装的难度以及吊装所需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15447518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1526421.X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门启明 , 张菲茜 , 杨星 , 巢孟科 , 周全 , 应秉斌 , 林绍萱 , 矫明 , 李经怀 , 姚兆祯 , 张伟 , 刘畅 , 李晨 , 张可丰 , 张锴 , 梁星筠 , 尤岩 , 黄俊 , 侯敏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向收口的立式缠绕管式换热组件,包括:垂向设置的中心筒体,其顶部连接有连接管;缠绕管,缠绕在所述中心筒体外侧,所述缠绕管在沿所述中心筒体径向上被分为至少两层;垫条,设置在相邻的两层所述缠绕管之间和/或所述缠绕管与所述中心筒体之间和/或最外层缠绕管外侧,所述垫条上开设有与所述缠绕管外轮廓相互配合的槽;支撑定位装置,其用于与所述中心筒体、缠绕管及垫条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中心筒体、缠绕管及垫条;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在保证满足热工及结构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缠绕管的加工精度,增强安全性,提升换热器的力学及抗震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