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7462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455998.4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针尖的静态制备方法及装置,包括:发射针模块,被配置为夹持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溶液模块,被配置为承载与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进行反应的溶液;以及运动装置,被配置为带动发射针模块移动,以使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浸入溶液中;其中:使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浸入溶液中进行标定,待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达到参数要求后,运动装置带动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向上运动离开溶液液面,标定浸入时间,完成针尖标定;使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浸入溶液中进行制备,待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达到所标定的浸入时间后,运动装置带动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向上运动离开溶液液面,完成针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25729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1591690.9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综合电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双测控模块,被配置为包括两个测控模块,以满足航天器对多模测控的需求和测控系统的冗余度;其中所述双测控模块中的任意一个测控模块均能够被替换为北斗短报文模块,以使得双测控模块满足测控结合北斗短报文的应用需求;一体化综合电子星务处理器,被配置为作为整个系统核心,完成航天器任务的调度和管理;其中一体化综合电子系统还被配置为:将双测控模块和双模导航模块的数字信号放在同一片FPGA中处理,以融合测控和导航功能;测控和导航功能与一体化综合电子星务处理器集成为单板一体化的综合电子系统,以实现以高性能星务处理为中心,集成双模测控和双模导航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53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42718.6
申请日:2023-0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系统及方法,处理器模块与星务计算机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卫星平台轨道、姿态及地面站位置信息,并进行波束指向角度解算,生成波束指向方位角信息和波束指向俯仰角信息,并将波束指向方位角信息和波束指向俯仰角信息进行转换,得到目标波束指向的幅度控制码字和相位控制码字,并将幅度控制码字和相位控制码字发送至FPGA模块;FPGA模块根据来自于处理器模块解析的波束控制指令,将幅度控制码字和相位控制码字发送至相控阵天线的射频模块。同时提供了一种双冗余波束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实现在轨可重构和重配置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功能性、灵活性和小型化,降低了星载相控阵天线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212805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0647607.9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轨自主修复的纳米线阵列电推进系统,包括:纳米线阵列推力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通过电场电离推进剂产生推力;以及通过采用修复剂进行热氧化法生长纳米线;推进剂输送系统,被配置为在纳米线阵列推力器工作模式下向纳米线阵列推力器提供推进剂;以及修复剂输送系统,被配置为在纳米线阵列推力器修复模式下向纳米线阵列推力器提供修复剂。
-
公开(公告)号:CN11321731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647606.4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轨自主修复的吸气式电推进系统,包括:纳米线阵列推力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通过电场电离推进剂产生推力;以及通过采用修复剂进行热氧化法生长纳米线;进气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收集轨道中的气体;以及将收集的气体作为推进剂和修复剂提供至纳米线阵列推力器;以及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纳米线阵列推力器在多个模式之间切换,以使纳米线阵列推力器在工作模式下产生推力,以及在修复模式下生长纳米线。
-
公开(公告)号:CN10701811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176930.6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双路分集ICI共轭消除方法,包括:步骤S1:发射端的序列发生器发送一组子载波序列组,经IFFT运算得到x(n);步骤S2:对x(n)奇数项进行抽样、乘以旋转参数、右端插入N/2个零值组成第一新序列组;对偶数项进行抽样、乘以旋转参数、取共轭、左端插入N/2个零值得到第二新序列组,所述新序列组相加得到子载波序列组x′(n),并向接收端发送;步骤S3:在接收端接收,得到序列组y′(n);步骤S4:接收端对y′(n)左端N/2序列每个序列之后插入一个零值,得到第三新序列组;对y′(n)右端N/2序列每个序列之前插入一个零值,并去共轭得到第四新序列组;所述新序列组相加,并进行FFT运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290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32406.4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预紧力测试方法及配件,其中测试方法包括:分别测量内隔圈的厚度和外隔圈的厚度,再计算内隔圈和外隔圈的厚度差C;测量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和外圈的第一高度差A1,测量第二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和外圈的第二高度差A2;在设计的预紧力作用下测量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相对外圈产生的第一位移B1,在设计的预紧力作用下测量第二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相对外圈产生的第二位移B2;计算厚度差C、第一高度差A1、第二高度差A2、第一位移B1和第一位移B1是否满足B1+B2=A1+A2+C,进而得知角接触球轴承组件是否符合要求。本发明测试简单,操作方便,且测试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1229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33848.6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位装置及其弹性限位块。该弹性限位块呈长方形结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形成第一梳齿部和第二梳齿部,所述第一梳齿部包括n个沿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的弹性限位片,所述第二梳齿部包括一个刚性限位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限位装置及其弹性限位块,能有效提升转动机构的运行可靠性,避免过大的碰撞冲击,结构紧凑,装配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0589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49900.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反作用飞轮模组,包括壳体、柔性支撑部和锁紧支撑部,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至少两组飞轮组件的空间,柔性支撑部设置在壳体内部且柔性支撑部的数量与飞轮组件的数量相同,每个柔性支撑部连接至壳体且每个柔性支撑部的末端具有中心环,每个中心环连接有一个飞轮组件,锁紧支撑部包括锁紧件以及与飞轮组件数量相同的压紧释放环,每个压紧释放环通过对应的连接段连接至一个飞轮组件,锁紧件使各压紧释放环在工作之前处于压紧状态。本发明飞轮模组轻量化、低成本,减少了飞轮组件的装星时间,也可满足巨型星座快速部署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1280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47607.9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轨自主修复的纳米线阵列电推进系统,包括:纳米线阵列推力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通过电场电离推进剂产生推力;以及通过采用修复剂进行热氧化法生长纳米线;推进剂输送系统,被配置为在纳米线阵列推力器工作模式下向纳米线阵列推力器提供推进剂;以及修复剂输送系统,被配置为在纳米线阵列推力器修复模式下向纳米线阵列推力器提供修复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