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9158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187328.1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S7/481
Abstract: 一种硅基混合集成激光雷达芯片系统,按照光路顺序,其发射端依次包括:可调谐窄线宽激光源、氮化硅分束器、硅基移相器阵列、氮化硅单向发射天线阵列。按照光路可逆原理,其接收端依次包括:氮化硅单向接收天线阵列、氮化硅分束器、硅基相干接收模块。还包备份系统及电域控制处理模块。其中,硅平台与氮化硅平台上各模块借助硅/氮化硅渐逝波耦合器实现多层单片集成;可调谐激光源模块中的增益芯片与氮化硅波导通过水平耦合进行混合集成。本发明通过多平台、多领域混合集成,以相控阵方式实现了自由空间激光信号高速灵活的波束成形、旋转及方向性接收。该发明不含活动器件、集成密度高、CMOS兼容性好、规模化量产成本低,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082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61950.6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2F1/01
Abstract: 一种光电融合硅基热光移相器,包括片上热光移相器,至少包括片上加热器和光波导,使经光波导输入的光信号I2通过调制后形成光信号O2输出;均衡电路,与所述加热器相连,用于接收电信号I1,且低频时,该均衡电路的阻抗远大于所述加热器的阻值,并随频率的升高,阻抗不断减小,使所述加热器的输出信号呈高通频率特性,即所述加热器上的功率信号O1作为输出信号与所述热光移相器的低通频响,即光信号O2互补,从而对热光移相器的调制带宽进行补偿。本发明补偿热光移相器的热容热阻,将调制带宽提升10倍以上,有望解决集成光电子芯片中对高速率热光移相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7735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91351.8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源功率分束器件的免校准光学相控阵,包括光源输入区、模式转换区、连接区、阵列波导和光栅区;所述光源输入区采用外部光源耦合的方式输入信号光;所述模式转换区基于无源功率分束器件,所述连接区位于模式转换区和阵列波导之间,所述模式转换区和连接区共同构成分束器,将单束信号光分束为多路光信号分散至阵列波导内部;所述阵列波导上设置相位调控区,对分散至阵列波导的多路光信号相位进行调节;所述光栅区,将相位调节后的多路光信号光束发射到自由空间。有益效果是不需要额外对相位调节单元进行校准、分束数量不受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6307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02569.X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S7/4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相控阵芯片的校正系统和校正方法。所述校正系统包括载物台、红外显微观察模块、阵列化驱动控制模块、二维光束扫描模块、光电转换模块以及上位机,利用光束位置搜索与相控阵相位误差补偿。校正系统基于光路可逆原理,从当前需要校正的角度发射激光平面波反向输入到光学相控阵芯片中,借助上述软件方案将光学相控阵芯片的总线波导中反向输出的功率最大化,完成在目标角度的电压校正。本发明公开的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校正速度快、兼容性强,对于光学相控阵芯片的批量化测试与校正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49101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31401.4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相控阵的硅基集成光学可调延时线,依次包括:光相控阵发射单元,平板波导传输单元,光相控阵接收单元。利用光相控发射单元,通过移相器调控通道间的相位差,改变远场干涉光斑,形成具有方向性的波束从而调控光信号进入平板波导中的入射角度,进而改变光信号的传播路径长度,最终通过相对应的光相控阵接收单元接收光信号得到不同的延时量。具体而言,本发明能够实现大的可调延时量,具有结构与控制简单、集成度高等优点,在光通信、微波光子和信号处理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66592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35568.4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11C1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1/42
Abstract: 一种阵列化硅基可编程光存储芯片,依次包括:写入光信号的串并分解模块、阵列化的光电转换模块、阵列化的电处理和存储模块、阵列化的电光调制模块、延迟和幅度可调的读出光信号并串合成模块。模块下辖的集成光路元件与集成电路元件集成在由光芯片、电储存芯片和电放大驱动与控制芯片组成的芯片系统上。高速光信号的输入输出通过光纤耦合实现。本发明将电学忆阻器和光学延迟线结合使用,实现了超高速大容量的光随机存取,对于光通信系统中大容量全光光交换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芯片集成度高,CMOS兼容性好,便于低成本规模化量产,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