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76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98644.0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任务遥感卫星轨道一体化设计方法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多任务遥感卫星回归轨道一体化优化模型;步骤S2、通过参数自适应遗传算法对多任务遥感卫星回归轨道一体化优化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以解决针对当前遥感卫星受限于载荷观测性能无法兼顾长周期全球无漏覆盖以及短周期快速重访层析成像多任务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0462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729078.1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成像资源自适性调节的卫星最小量元任务规划方法,包括:构建卫星载荷对地观测模型,计算星载传感器目标观测区域的经纬度信息并记录在卫星可视栅格表中;基于卫星可视栅格表构建任务区域栅格表;将相邻栅格间进行合并,形成初始成像条带集进行合并,获得连续成像条带;对连续成像条带进行开机层规划处理,获得元任务条带,将调节后的元任务条带分配到不同的开机块;根据轨道层约束将开机块分配到不同的回归周期中,产生单轨任务规划序列,提取优先级和收益信息,对单轨任务进行排序,产生最终的任务规划序列。本发明降低了任务规划问题的计算量和复杂度,提高了卫星对地观测任务规划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0958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892841.8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N3/12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卫星三维成像的主动漂移多目标优化方法和系统,包括:首先分析卫星系统三维成像原理;其次通过分析卫星轨道的动力学特性,建立标称轨道、多参考转移轨道的回归模型,并建立燃料、时间和回归精度的优化模型;最后以燃料最优为优化主线,进行分步逐层优化。第一步,应用帕累托最优解的思想,求解满足时间约束的燃料最优初值计算问题。第二步,以第一步的初值为基础,通过改进的自适应混合交叉遗传算法在满足回归精度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燃料消耗。本发明解决了时间和回归精度约束下卫星三维成像主动漂移的燃料最优的轨道设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136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52797.2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最优主动漂移三维成像轨道控制方法,包括:基于卫星轨道星下点轨迹重合原理与卫星轨道运行周期与半长轴的关系获得漂移量计算公式;基于卫星半长轴与轨道周期原理与漂移量计算公式获得初始主动漂移;基于初始主动漂移控制、高精度绝对轨道预测方法以及牛顿迭代法,获得控制脉冲间隔最大的精准主动漂移控制;构建轨道转移控制燃料消耗模型,基于精准主动漂移控制与轨道转移控制燃料消耗模型实现燃料最优控制。本发明满足全球复杂地形高程测量和三维成像的不同任务需求,兼顾燃料消耗和转移时间最优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0989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91976.X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太阳同步重访轨道特性的相邻轨道分布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太阳同步重访轨道特性,获得卫星每天走过的圈数;基于赤道上经度均匀分布特性和所述卫星每天走过的圈数,获得卫星轨道号;基于所述卫星轨道号,建立重访轨道相邻空间分布特性模型。本发明通过探究重访轨道星地相对运动特性,以卫星重访周期内的轨道号为变量,建立重访轨道相邻空间分布特性模型,以支持基于星地匹配能力的任务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342009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573233.0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界反衍的可视栅格处理方法及系统,涉及卫星运行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首先确定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步骤S2:根据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获取并分析边界离散点坐标;步骤S3:根据边界离散点坐标,寻找卫星对地可视观测的时间,并查找覆盖目标区域边界离散点的卫星观测信息;步骤S4:根据内部反衍方式,通过同一轨道相同波位与边界离散点的接触点确定目标区域内部所有的卫星对地可视条带,即通过边界离散点的卫星观测信息反衍出目标区域内的卫星观测信息,为之后的卫星任务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本发明能够快速的完成目标区域的观测条带,处理时间更短,并且完成观测条带准确,不会遗漏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290474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48907.5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驱龙门桁架系统的高精度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双驱龙门机床同步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带大质量滑动负载双驱龙门桁架的动力学模型;步骤2:设计H∞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结构;步骤3:根据实际应用工况,设计交叉耦合控制器Ch;步骤4:基于混合灵敏度问题,设计H∞控制器,并根据双驱龙门桁架系统,设计控制器和本发明在带大质量滑动负载的工况下,能够克服大时变摩擦力给控制系统带来的干扰,满足双驱龙门桁架高精度同步控制的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1125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779885.4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D1/49 , G05D1/46 , G05D101/10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编队的拉开重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卫星编队构形,沿航迹拉开半长轴偏置量,建立卫星编队的跟飞状态;基于跟飞状态,进行燃料最优多脉冲编队构形重构规划,获得卫星编队的重构飞行状态;基于重构飞行状态,沿航迹拉近半长轴偏置量,建立重构后的绕飞编队构形初状态;对重构后的绕飞编队构形初状态进行燃料最优编队构形的参数修正处理,获得编队系统构形的重构指标;基于重构指标,实现卫星编队构形的安全重构。本发明基于半长轴偏差造成编队构形沿航迹常值偏移量长期发散的原理,提出沿航迹主动拉开的编队构形重构策略,确保近距离编队重构过程中的星间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86434.9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功能卫星星座构型设计优化方法,属于航天器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包括:设置设计变量及固定变量,其中设计变量包括卫星星座中卫星的轨道倾角及轨道高度;基于覆盖百分比、地面像元分辨率、平均可见星数目及几何精度因子,构建评估函数;基于设计变量和固定变量,通过大语言模型迭代生成解决方案,通过评估函数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得到最优的卫星星座构型设计方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提供考虑到多种优化方面的卫星星座构型设计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41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723620.2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空间组合优化的回归轨道快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太阳同步轨道解析模型、回归轨道解析模型,联立所述太阳同步轨道解析模型、回归轨道解析模型,建立离散解集;对所述离散解集进行优化处理,获得回归轨道参数,基于所述回归轨道参数,建立回归轨道;对所述回归轨道进行回归特性校正,获得目标回归轨道。本发明通过采用扩展维度的微分校正策略,对所设计的轨道进行了回归特性校正,将径矢考虑在内,增加了卫星空间位置的回归约束,实现了高精度回归轨道的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