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4916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53971.6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双金属合金二维纳米材料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可溶性的贵金属前驱体与过渡金属前驱体置于溶剂中,搅拌溶解形成均匀的混合物溶液;(2)再将混合物溶液置于容器中,反复抽真空与通入惰性气体,直至混合物溶液不再析出气泡,接着再充入氩气;(3)继续往经步骤(2)处理后的装有混合物溶液的容器中通入一氧化碳,直至混合物溶液中CO饱和;(4)最后,将经步骤(3)处理后的混合物溶液的容器转移至反应釜内密封,低温热处理,所得产物洗涤后,即得到目的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低温条件下的温和的热处理方式,实现了以往不易得到的二维金属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等。
-
公开(公告)号:CN10963099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74851.3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2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界面蒸发的高效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包括上部开口并盖有透明盖板的容器,从下到上依次盛装在容器内中的水、漂浮绝热材料、多孔蒸发器和吸光板,以及穿过所述漂浮绝热材料且一端置于水中、另一端连接所述多孔蒸发器的毛细材料,所述多孔蒸发器内还侧向引出连接外界的蒸汽出口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具有高效太阳能光热转化效率,能够实现在较低光照强度和常压下产生100℃蒸汽,具有热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蒸汽易于收集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54627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288641.0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纳米复合污水净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净化薄膜包括基底、沉积在基底上具有光热转化特性的光热蒸发膜,及沉积在光热蒸发膜上具有催化降解性能的催化降解膜,基底为具有一定多孔结构的微纳米薄膜,光热蒸发膜由具有光热转化特性的金属或其合金或非金属无机物的微纳米结构制成,催化降解膜由具有催化降解性能的纳米光触媒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多功能纳米复合薄膜同时具有光催化降解和光热蒸发的功能,能够对污水进行多元化净化提纯,从而提高太阳光的整体转化率和利用率并可大大提高污水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4042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0958747.1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2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热效应的蒸汽驱动装置,包括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封闭的壳体,该壳体的一端加工有开孔,所述壳体的内壁或壳体内部还设有光热转换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基于光热效应的蒸汽驱动,实现了光能到动能的转换,以光源作为驱动力,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环保的清洁的驱动方式,并且此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能够在水及其他有机物液体表面以及液体中推动等,也可以应用于物体推动,污染物降解和药物输运和释放等,同时,为液体中物体的运动研究开辟了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94122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293322.4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1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散射点掺杂的高效液体蒸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散射效应的物质制备成微纳米结构的散射颗粒,并与具有电磁波吸收特性的电磁波吸收颗粒进行混合;(2)将散射颗粒与电磁波吸收颗粒掺入溶液体系中并且混合均匀,得到电磁波吸收溶液,当电磁波照射到该溶液时,散射颗粒通过对电磁波的多重散射,将电磁波集中在液体表面,通过电磁波吸收颗粒将电磁波转化为热量,所产生的热量主要集中在局部表面,减少液体加热体积,使更多的热量使用在蒸发上,提高蒸汽制备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溶液进行散射点的掺杂,使能量聚集到一定的区域,同时利用纳米颗粒的吸收效应产生局部加热,高效率产生蒸汽。
-
公开(公告)号:CN10490681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93323.9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1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孔复合材料的可控液体蒸发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使用多孔固体材料作为基体,将具有电磁波吸收特性的金属或合金或非金属无机物的颗粒复合在基体上,得到多孔光热转化复合材料;(2)将上述材料置于空气与液体界面,入射电磁波被上述颗粒吸收,并被转化为热量加热表层液体,使液体高效蒸发;(3)使用表面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实现对上述复合材料表面几何结构与化学性质的调节,从而对液体蒸发过程中蒸发速率进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光热转化颗粒将光能高效转化为热量,加热并汽化表层液体,同时通过与表面结构性质可控的多孔支撑材料相复合,提高蒸发效率的同时更能控制液体组分的蒸发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5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57363.8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K19/077 , H01L23/29 , H01L2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可拉伸的无线通信装置及制备方法,线通信装置包括:柔性内芯;柔性膜片,其包裹于柔性内芯外侧并与柔性内芯外围形成密封区间,密封区间内填充液态金属;无线通信单元,其位于柔性内芯中;通信通道,位于柔性膜片与柔性内芯之间,其与无线通信单元位置对应。本发明通过对柔性可拉伸的无线通信装置填充液态金属,进行隔气密封,使得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在特定工作环境下进行稳定安全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56994.8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8D15/02 , H01L23/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封装的柔性可拉伸传热器件及制备方法,柔性可拉伸传热器件包括:外壳和内芯,可气液相变的工作液在内芯中传输,进行连续相变热传递,液态金属注入外壳与内芯之间的间隙,对内芯隔气密封;外壳与内芯均柔性可拉伸。采用液态金属隔气密封的柔性可拉伸器件,在发生变形状态下,保持可拉伸传热器件的传热性能稳定性,提高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89428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225528.5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高温稳定分散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和应用,该方法通过调控纳米颗粒的结构、尺寸和密度,实现了其在中高温工质中的长期稳定分散。工作原理是通过优化纳米颗粒的合成工艺,得到一种表面高度粗糙、尺寸小且分布范围窄、相对密度小的碳纳米颗粒。粗糙表面结构减少了颗粒直接相互接触面积,降低了颗粒间的范德华吸引力,从而削弱了颗粒团聚作用。同时,较小的尺寸和密度大幅削弱了纳米颗粒的重力沉降,实现了其在中高温工质中稳定悬浮。本发明实现了纳米颗粒在中高温工质中的长期稳定分散,将纳米流体的应用拓展到中高温太阳能储热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55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505042.0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三维低熔点金属基填料网络的高导热/导电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由聚合物颗粒与低熔点金属基填料混合后热压而成,其中,低熔点金属基填料在聚合物颗粒中呈三维连续网络结构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了低熔点金属在熔点以上具有流动性的特点,结合热压工艺,利用低熔点金属的流动性填充孔隙,形成互连而得到连续分布的三维网络结构,提供了高效的热传导与电传导的路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商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