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54310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053098.8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H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热水系统,其通过削减在配管绝热中使用的绝热部件的量,减小作为产品整体的大小。供水管(20)、出热水管(21)、返回管(22)、流入管(23)具有在壳体(18)的内部与箱(11)连接的连接部(20a、21a、22a、23a)和在壳体(18)的内部从连接部(20a、21a、22a、23a)折曲并延伸到壳体(18)的端部的延伸部(20b、21b、22b、23b)。绝热部件(19)在箱(11)和绝热部件(19)之间形成配置有全部的配管的连接部(20a、21a、22a、23a)和出热水管(21)、返回管(22)、流入管(23)的延伸部(21b、22b、23b)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308153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980156165.5
申请日:2009-10-0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 F24F1/0029 , F24F1/0059 , F24F13/24 , F24F13/30 , F24F2013/247 , F28D2020/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比以往的空气调节器能够抑制噪音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及具备了该室内机的空气调节器。室内机(40)具备: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2)并在前面部下侧形成有吹出口(3)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吸入口(2)的下游侧的轴流式或半轴流式的风扇(4);在壳体(1)内的风扇(4)的下游侧设置在吹出口(3)的上游侧的热交换器(5),从风扇(4)吹出的空气和制冷剂在该热交换器(5)中进行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327183C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410081704.2
申请日:2004-12-3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8D15/02
Abstract: 提供不需要外部动力,可以向任意方向进行热输送,并且是可靠性高·低热阻的无泵水冷系统。具有:收容热交换用循环溶液(1)和上述循环溶液的蒸汽(12)的热交换循环溶液收容容器(4);被设置在该收容容器的外壁的散热器(2);将收容容器内的热交换用循环溶液(1)向收容容器外送出的溶液送出口(5);将由高温的热交换用循环溶液(1)和循环溶液的蒸汽泡(13)构成的气液两相流体送入上述收容容器内的气液两相流体送入口(8);以及具有第一输送路(6)、第二输送路(7)和第三输送路(9)、连接第一到第三输送路的循环溶液输送路(A);第一输送路(6)与溶液送出口(5)连接、设置有显热排出热交换器(10),第二输送路(7)上,内部的热交换用循环溶液与收容容器内的热交换用循环溶液以及蒸汽进行热交换,第三输送路(9)与上述气液两相流体送入口(8)连接并且设置有加热热交换器(11)。
-
公开(公告)号:CN103968469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042935.6
申请日:2014-01-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上原伸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354 , F24F1/18 , F24F1/24 , H05K7/20318 , H05K7/20918 , H05K7/209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室外机和制冷循环装置。该室外机具有:热交换器(20),使传热翅片(21)相对于传热管(22)以任意的间隔插入并固定,进行通过传热管(22)内的制冷剂与通过传热翅片(21)之间的空气的热交换;控制设备的电配件(31);以及冷却部件(32),设置于通过了热交换器(20)的空气的流路上,使电配件(31)的热向空气散热;与冷却部件(32)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以使作为通过冷却部件(32)的空气的通风路径的部分的传热翅片(21)之间的间隔比其它部分宽的方式插入。
-
公开(公告)号:CN102654310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053098.8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H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热水系统,其通过削减在配管绝热中使用的绝热部件的量,减小作为产品整体的大小。供水管(20)、出热水管(21)、返回管(22)、流入管(23)具有在壳体(18)的内部与箱(11)连接的连接部(20a、21a、22a、23a)和在壳体(18)的内部从连接部(20a、21a、22a、23a)折曲并延伸到壳体(18)的端部的延伸部(20b、21b、22b、23b)。绝热部件(19)在箱(11)和绝热部件(19)之间形成配置有全部的配管的连接部(20a、21a、22a、23a)和出热水管(21)、返回管(22)、流入管(23)的延伸部(21b、22b、23b)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0405706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510131660.4
申请日:2005-12-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048
Abstract: 在具有旋转电机部、对该旋转电机部进行通电控制的开关电路部、以及对构成该开关电路部的多个开关元件进行冷却的散热装置的旋转电机中,提高对开关元件的冷却性。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具有:对旋转电机部(2)进行通电控制的开关电路部(4)、以及对构成该开关电路部(4)的多个开关元件(41)进行冷却的散热装置(50),所述散热装置(50)由在所述旋转电机部(2)的旋转轴(13)的圆周方向上将所述旋转轴(13)围住地并列设置且分别分散地安装有所述多个开关元件(41)的多个散热器(50UI、50VI、50WI(50UO、50VO、50WO))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208574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580050296.7
申请日:2005-09-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8F1/00 , H01L23/36 , H01L23/467 , F28F1/40 , F28F1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12 , F28F3/022 , F28F13/12 , H01L23/467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散热器备有传热容器(3),该传热容器(3)的内部具有供冷却流体(11)流过的流路(2),用流过上述流路(2)的上述冷却流体(11)来冷却与该传热容器(3)接触的发热体(6)。上述流路(2)备有第1截面部和第2截面部,第1截面部沿着垂直于上述冷却流体(11)流动方向的方向,越远离上述传热容器(3)与上述发热体(6)接触的一侧则越窄;第2截面部在上述垂直的方向保持大致一定;上述第1截面部和第2截面部在冷却流体(11)的流动方向交替地连续。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引起三维流动,可用简单的构造提高热传递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790876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131660.4
申请日:2005-12-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048
Abstract: 在具有旋转电机部、对该旋转电机部进行通电控制的开关电路部、以及对构成该开关电路部的多个开关元件进行冷却的散热装置的旋转电机中,提高对开关元件的冷却性。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具有:对旋转电机部(2)进行通电控制的开关电路部(4)、以及对构成该开关电路部(4)的多个开关元件(41)进行冷却的散热装置(50),所述散热装置(50)由在所述旋转电机部(2)的旋转轴(13)的圆周方向上将所述旋转轴(13)围住地并列设置且分别分散地安装有所述多个开关元件(41)的多个散热器(50UI、50VI、50WI(50UO、50VO、50WO))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517663A
公开(公告)日:2004-08-04
申请号:CN200410002461.9
申请日:2004-01-2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8D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 F24T10/10 , F24T10/30 , F28D20/0052 , F28F2250/08 , Y02E10/12 , Y02E60/142
Abstract: 可获得热阻小、热输送量大的气泡泵型热输送设备。具有热交换循环溶液存放容器(4)和循环溶液输送通道(A);该热交换循环溶液存放容器(4)由第1空间(4a)和由连通孔(2)连通到第1空间(4a)的第2空间(4b)构成,在各空间收容热交换用循环溶液(1)和循环溶液的蒸汽(12);循环溶液输送通道(A)具有与设于该容器(4)的溶液送出口(6)连接并设置有显热放散热交换器(10)的管(6)、设于容器(4)内的管(7)、及与气液二相流体送入口(8)连接并设置有加热热交换器(11)的管(9)。从气液二相流体送入口(8)流入的气液二相流体仅流入到第1空间(4a),由于流入而在各空间(4a、4b)内产生压力差时,第1空间(4a)与第2空间(4b)的气液界面位置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206420200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90000691.3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上原伸哲
IPC: F25B4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循环装置,其具备:制冷剂回路,其具备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以及蒸发器,可燃性制冷剂在该制冷剂回路中循环;泄漏速度推断部,其对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泄漏的速度进行推断;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其对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泄漏的情况进行检测;劣化检测部,在由泄漏速度推断部推断出的制冷剂泄漏速度达到基准值以上、且利用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一次都未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该劣化检测部判断为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已降低;以及通报部,其在利用劣化检测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的降低的情况下通报该主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