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10179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410095920.2
申请日:2004-10-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10/052 , H01M10/0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解溶液,其包含卤代苯化合物,如1-碘苯或1-氯苯。特别地,该卤代苯化合物具有高极性并能降低锂金属表面的活性。根据卤代苯化合物的这些特性,锂离子不易与硫阴离子结合。因此,电解液中的硫化物的可溶性增大,从而提高锂离子充电/放电效率和电池的寿命。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解溶液能用于任何类别的阳极由锂金属构成的电池,特别是锂硫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98366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80067134.2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 首尔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IPC: H01M4/134 , H01M4/62 , H01M4/38 , H01M4/1395 , H01M10/0562 , H01M4/02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锂金属电池的负电极、包括该负电极的锂金属电池以及用于制造用于锂金属电池的负电极的方法,所述负电极包括:负电极集流体;以及保护层,设置在负电极集流体上,其中,保护层包括第一保护层和设置在第一保护层与负电极集流体之间的第二保护层,第一保护层包括多孔纳米结构颗粒,并且第二保护层包括极性无机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97905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80062228.0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 汉阳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6 , H01M10/058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 , H01M4/02
Abstract: 在此公开了一种锂金属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其中,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设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解质。负极包括锂金属,并且电解质包括与正极相邻设置的正极电解质和设置在正极电解质与负极之间的负极电解质。正极电解质包含包括第一聚合物的第一聚合物电解质。该第一聚合物包括衍生自第一单离子传导单体的第一重复单元和衍生自具有多个反应性官能团的第一交联单体的第二重复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97689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80061505.6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复合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其的负极和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含硅复合结构;第一碳类涂层,设置在含硅复合结构上,并且包括第一非晶碳;以及第二非晶碳,设置在含硅复合结构中。含硅复合结构包括:多孔硅次级颗粒,各自包括包含多个硅复合初级颗粒的聚集体;以及第一碳片。硅复合初级颗粒各自包括硅、氧化亚硅(SiOx,0
-
公开(公告)号:CN1186851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048369.3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C09J7/24 , H01M50/197 , H01M50/184 , H01M50/193 , H01M50/186 , C09J7/30 , C09J133/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密封带和包括密封带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密封带包括基底层和在基底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层,其中:基底层包括第一(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第一(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包括:衍生自具有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的第一(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部分;衍生自具有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C20环烷基的第二(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部分;和衍生自具有被苯氧基取代的C1~C20烷基的第三(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部分;粘合层包括第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交联剂;第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包括衍生自具有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的第四(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113291.0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H01M10/052 , H01M50/474 , H01M50/477 , H01M50/4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全固态二次电池,该全固态二次电池包括正电极层、负电极层和设置在正电极层与负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其中,正电极层包括正电极集流体以及设置在正电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层,正电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含锂的硫化物类正电极活性物质,含锂的硫化物类正电极活性物质包括Li2S、含Li2S的复合物或它们的组合,全固态二次电池包括设置在正电极层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非活性构件,负电极层包括负电极集流体和设置在负电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负电极活性物质层。第一负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初始充电容量(B)与正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初始充电容量(A)的比(B/A)在约0.005至约0.45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9428074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810959129.3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锂电池。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括:二次颗粒,所述二次颗粒包括多个包括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一次颗粒;和设置在所述二次颗粒的表面上以及所述多个一次颗粒的一次颗粒之间的包覆层,其中所述包覆层包括具有尖晶石晶体结构的锂钴复合氧化物,和其中所述锂钴复合氧化物包括钴(Co)以及第2族元素、第12族元素、第13族元素、或其组合。
-
-
公开(公告)号:CN10768944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710654885.0
申请日:2017-08-03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139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其的正极、和包括所述正极的锂电池。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由式1表示的复合物,其中,在式1中,M为钛(Ti)或锆(Zr);M'为锰(Mn)、钒(V)、镁(Mg)、镓(Ga)、硅(Si)、钨(W)、钼(Mo)、铁(Fe)、铬(Cr)、铜(Cu)、锌(Zn)、钛(Ti)、铝(Al)、硼(B)、或其组合;和0
-
公开(公告)号:CN105489853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644729.7
申请日:2015-10-08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63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2004/02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和锂二次电池。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压电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另外,负极包括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和锂二次电池包括所述负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