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63819B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580045126.3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90 , H01M4/88 , H01M8/1004
Abstract: 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层中,催化剂被担载于无机氧化物粒子的载体上,且具有多孔质结构。当通过汞压入法测定上述多孔质结构的细孔径分布时,在0.005μm以上且0.1μm以下的范围内观测到峰,并且在超过0.1μm且1μm以下的范围内也观察到峰。当将0.005μm以上且0.1μm以下的范围的峰强度设为P1,将超过0.1μm且1μm以下的范围的峰强度设为P2时,P2/P1的值为0.2以上且10以下。上述无机氧化物优选为锡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983408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0980111865.2
申请日:2009-02-04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 H01G4/005 , H01G4/1227 , H01G4/33 , H05K1/162 , H05K3/388 , H05K2201/0175 , H05K2201/0355 , H05K2201/2063 , H05K2203/0315 , Y10T29/491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电层与电极形成层的粘附性稳定的电容器形成材料。为了实现该目的,采用一种电容器形成材料,其在上部电极形成层和下部电极形成层之间具有氧化物介电层,其特征在于,该上部电极形成层和下部电极形成层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主体金属层和与该氧化物介电层接触的金属-金属氧化物混合层的两层结构。特别是,优选采用的电容器形成材料的特征在于,上述上部电极形成层具有主体金属层和金属-金属氧化物混合层的两层结构,并具有以该金属-金属氧化物混合层与该氧化物介电层接触的方式层叠而配置的层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983408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0980111865.2
申请日:2009-02-04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 H01G4/005 , H01G4/1227 , H01G4/33 , H05K1/162 , H05K3/388 , H05K2201/0175 , H05K2201/0355 , H05K2201/2063 , H05K2203/0315 , Y10T29/491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电层与电极形成层的粘附性稳定的电容器形成材料。为了实现该目的,采用一种电容器形成材料,其在上部电极形成层和下部电极形成层之间具有氧化物介电层,其特征在于,该上部电极形成层和下部电极形成层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主体金属层和与该氧化物介电层接触的金属-金属氧化物混合层的两层结构。特别是,优选采用的电容器形成材料的特征在于,上述上部电极形成层具有主体金属层和金属-金属氧化物混合层的两层结构,并具有以该金属-金属氧化物混合层与该氧化物介电层接触的方式层叠而配置的层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981236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0980110443.3
申请日:2009-03-13
Applicant: 学校法人东京理科大学 ,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含有介电体粒子的含介电体粒子浆料,并通过电泳沉积法形成高密度介电膜时,电泳稳定性优异的介电膜制造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一种介电膜制造方法,其是通过在分散有介电体粒子的介电体粒子分散浆料中配置阴极和阳极并进行电解,从而在任意一方的电极上形成介电膜的、采用电泳沉积法的介电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介电体粒子分散浆料中含有的介电体粒子,是经过临时烧成的介电体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1164127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680013453.1
申请日:2006-04-28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162 , H01G4/1209 , H01G4/206 , H01G4/33 , H05K2201/0175 , H05K2203/1147 , Y10T428/265 , Y10T428/26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容器层形成材料,其具有由溶胶-凝胶法、MOCVD法、溅射蒸镀法中任意一种方法形成的介电层,能够减少电容器电路的漏电流。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在用于形成上部电极的第一导电层和用于形成下部电极的第二导电层之间具有介电层的电容器层形成材料,其特征是,该介电层是由溶胶-凝胶法、MOCVD法、溅射蒸镀法中的任意方法形成的氧化物介电膜,并在构成该氧化物介电膜的粒子之间浸渍树脂成分。另外,采用电容器层形成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下部电极的构成材料表面,通过溶胶-凝胶法、MOCVD法、溅射蒸镀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形成氧化物介电膜,在该氧化物介电膜的表面浸渍树脂清漆,经树脂干燥、树脂固化形成介电层,然后在该介电层上设置上部电极构成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015235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580030030.6
申请日:2005-09-09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162 , H05K1/167 , H05K3/244 , H05K2201/095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导电层的电容器层形成材料,该导电层用于形成作为电容器电路的下部电极与介电层的附着性优异、并且可作为电阻电路兼电极使用的新型的下部电极。为了达成该目的,采用一种电容器层形成材料,其在上部电极与下部电极之间设置有介电层的印刷电路板中,为了使电容器电路的下部电极侧与介电层的附着性优异,具有在铜层的表面上依次层压纯镍层与镍-磷合金层、或在铜层的表面上依次层压镍-磷合金层/纯镍层/镍-磷合金层状态的导电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2497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1980046914.2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86 , H01M4/92 , H01M8/10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防止高电流密度区域中的电池电压降低的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层。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层包含:在由导电性无机氧化物形成的载体上负载有催化剂而成的催化剂负载载体;和亲水性材料。所述亲水性材料为具有导电性的亲水性粒子的聚集体。所述催化剂层中的所述亲水性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载体和所述亲水性材料的合计为2质量%以上且不到20质量%。所述亲水性粒子的粒径d1相对于所述催化剂负载载体的粒径D的比率为0.5以上且3.0以下。所述亲水性材料的粒径d2相对于所述催化剂层的厚度T的比率为0.1以上且1.2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529886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80021802.9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化学电池用电极催化剂层具备第1催化剂层和第2催化剂层。在80℃·40%RH下测定的第1催化剂层的电池电阻比第2催化剂层的电池电阻低。电化学电池用电极催化剂层以第1催化剂层配置于比第2催化剂层更靠近电解质膜一侧的方式来使用。优选的是,第1催化剂层中包含的第1催化活性成分及第2催化剂层中包含的第2催化活性成分各自独立地包含选自由铂、钯、钌及铱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1242497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80046914.2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86 , H01M4/92 , H01M8/10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防止高电流密度区域中的电池电压降低的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层。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层包含:在由导电性无机氧化物形成的载体上负载有催化剂而成的催化剂负载载体;和亲水性材料。所述亲水性材料为具有导电性的亲水性粒子的聚集体。所述催化剂层中的所述亲水性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载体和所述亲水性材料的合计为2质量%以上且不到20质量%。所述亲水性粒子的粒径d1相对于所述催化剂负载载体的粒径D的比率为0.5以上且3.0以下。所述亲水性材料的粒径d2相对于所述催化剂层的厚度T的比率为0.1以上且1.2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167415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80014390.1
申请日:2006-04-28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162 , C04B35/4682 , C04B35/47 , C04B35/624 , C04B2235/3213 , C04B2235/3215 , C04B2235/658 , C04B2235/661 , C23C18/06 , C23C18/1216 , C23C18/1241 , C23C18/1254 , C23C18/1275 , C23C18/1279 , C23C18/1283 , H01G4/1209 , H01G4/33 , H01G13/00 , H05K3/4652 , H05K2201/0175 , H05K2201/0355 , H05K2201/095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氧化物介电层的形成方法,其采用溶胶-凝胶法形成介电层,该介电层具有难以受到蚀刻液的损伤并且高的电容量等的优良的介电特性。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的氧化物介电层的形成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形成氧化物介电层,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a)~(c)工序:(a)溶液制备工序,用于制备用于制造规定的氧化物介电层的溶胶-凝胶溶液;(b)涂敷工序,把在金属基材的表面上涂敷上述溶胶-凝胶溶液、在含氧的环境中干燥、在含氧的环境中热分解的一系列工序作为一个单位工序,重复多次该一个单位工序,在一个单位工序与一个单位工序之间,任意设置在550℃~1000℃下的惰性气体置换环境等中进行的预焙烧处理,进行膜厚调整;(c)焙烧工序,最后在550℃~1000℃下的惰性气体置换环境等中进行焙烧处理,形成介电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