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23266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010189377.8
申请日:2010-05-24
IPC: G03B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3/07 , G01B7/003 , G01B7/30 , G01D3/032 , G01D5/142 , G01R33/0035 , G01R33/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置消除电路。在霍尔元件(10)的偏置消除电路(100)中,按照将霍尔元件(10)中流动的电流每90°切换一次的方式,从四个方向自外部施加电压,从而设为第一至第四状态,对第一至第四状态中的霍尔元件(10)的输出电压进行平均化。因此,可以正确消除霍尔元件的输出电压的偏置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902028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010188669.X
申请日:2010-05-28
Inventor: 上田康之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增加外置部件就能够精确度良好地检测过电流状态并且充分确保去除发热的过电流保护电路。过电流保护电路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式来进行动作:第一动作模式,当电源电路启动时,对电容器进行充电直到端子电压达到第一电压为止;第二动作模式,与流过电源电路的输出晶体管的电流超过规定值的期间对应地,对电容器进行充电使得端子电压从第一电压向第二电压上升,当端子电压达到第二电压时使电源电路关闭;以及第三动作模式,当使电源电路关闭时,使电容器放电直到端子电压达到第三电压为止,当端子电压达到第三电压时解除电源电路的关闭。
-
公开(公告)号:CN101499421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910001345.8
申请日:2009-01-0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三洋半导体株式会社 , 三洋半导体制造株式会社
IPC: H01L21/329 , H01L29/861 , H01L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861 , H01L29/0603 , H01L29/0661
Abstract: 在台型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中,提升耐电压并降低漏电流。于半导体基板(1)的表面形成N-型半导体层(2),于N-型半导体层(2)的上层形成P型半导体层(3)。接着,从P型半导体层(3)的表面蚀刻PN接合部JC、N-型半导体层(2)、达至半导体基板(1)的厚度方向的中途,而形成越接近半导体基板(1)其宽度越大的台沟(8)。接着,由湿蚀刻去除因前述蚀刻所产生的台沟(8)内壁的损伤层,且在接近P型半导体层(3)的表面的区域中以越接近P型半导体层(3)的表面其宽度越大的方式来加工台沟(8)。之后,切割由半导体基板(1)以及层叠于半导体基板(1)的各层所构成的层叠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604999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910147031.9
申请日:2009-06-08
IPC: H04B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3/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及其使用的接收装置,在经由人体等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中使通信稳定化。该通信系统,包括夹有绝缘层(48)并相互电气绝缘的环境侧电极(44)以及生物体侧电极(46);与环境侧电极(44)电气连接的接地电极(50);以及放大环境侧电极(44)和生物体侧电极(46)之间的电位差的接收放大器(42);其中,接地电极(50)具有沿竖直方向向上伸展的侧面部(50a)。
-
公开(公告)号:CN101789733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010001283.3
申请日:2010-01-21
IPC: H02P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达驱动电路,具备:第1脉波产生电路,产生一方的逻辑电平的第1工作比随着依据马达的目标旋转速度的驱动电压上升而变高的第1脉波信号;第2脉波产生电路,产生一方的逻辑电平的第2工作比相异于所述第1工作比的第2脉波信号;及驱动控制电路,根据依据所述马达的旋转的旋转信号,在自所述马达停止的状态开始旋转时是以所述第2工作比将驱动电流供给至马达线圈,在所述马达开始旋转的预定期间后是以所述第1工作比将驱动电流供给至所述马达线圈。本发明能够以低速启动马达并且担保有软启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684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0980109238.5
申请日:2009-04-16
Inventor: 岩田直人
IPC: H04N5/232 , G03B5/00 , H04N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3248 , G03B5/00 , H04N5/23261 , H04N2101/00
Abstract: 积分电路(36)对从振动检测元件(60)输出的角速度信号进行积分,生成表示摄像装置的移动量的移动量信号。控制部(31)判断是否处于摇摄状态或倾斜状态。积分电路(36)用数字滤波器构成,数字滤波器包含保存要作为移动量信号的振幅值的积分值的寄存器。控制部(31)在判断为处于摇摄状态或倾斜状态的情况下,使寄存器中保存的积分值的绝对值减小。以解决如下问题:若在摇摄状态或倾斜状态结束后以透镜从中心位置离开的状态重新开始手抖校正功能,则透镜向从中心位置偏离的方向的可动范围变窄。
-
公开(公告)号:CN101471258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810183347.9
申请日:2008-12-02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三洋半导体株式会社 , 三洋半导体制造株式会社
IPC: H01L21/329 , H01L21/304 , H01L21/02 , H01L29/861 , H01L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8613 , H01L29/6609
Abstract: 在台型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中,谋求提升良率及生产性。于半导体衬底(10)的表面形成N-型半导体层(11),于该N-型半导体层(11)的上层形成P型半导体层(12)。于P型半导体层(12)上复形成与P型半导体层(12)连接的阳极电极(14),以包围阳极电极(14)的方式,从P型半导体层(12)的表面形成比N-型半导体层(11)还深的台沟(16)。之后,形成从台沟(16)内延伸至台沟(16)外侧的P型半导体层(12)上的第二绝缘膜(17)。第二绝缘膜(17)是由聚酰亚胺系的树脂等有机绝缘物所构成。之后,沿着划痕(DL1)切割由半导体衬底(10)以及层叠于半导体衬底(10)的各层所构成的层叠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154467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0710148781.9
申请日:2007-09-11
IPC: G11C1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7/16 , G11C17/18 , G11C29/027 , G11C29/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熔丝读出电路。补正用数据被写入到q位熔丝电路(50-1~50-q)。读出电路(54)经由选择器(52)依次读取熔丝电路(50-1~50-q)信息,而写入到保持电路(58-1~58-q)。进而从保持电路(58-1~58-q)并行输出读取数据。由此,有效地读出基于熔丝电路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1950742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010212349.3
申请日:2010-06-28
Inventor: 新井启之
IPC: H01L23/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5256 , H01L22/34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在利用IC测试仪确认熔丝的熔断情况时,由于只进行电测量,因此无法测量该熔断面之间的间隙。在因熔断布线时施加应力的偏差等因素导致熔断面间隙很小的情况下,存在熔断面因受到温度应力、复原力(回复至原来连接状态的力)等的作用而重新结合等可靠性方面的问题。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包括:熔丝,通过对该熔丝通以额定电流以上的电流,能够使该熔丝的导体部分熔断;第1监控布线以及第2监控布线,其用于监控上述导体部分的熔断情况,该半导体装置的上述第1监控布线以及第2监控布线在自上述导体部分中央部离开一定距离的位置上与该导体部分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01957538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219744.4
申请日:2010-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焦控制电路(100),搭载于具备透镜(10)、用于调节该透镜(10)的位置的驱动元件(12)和用于检测该透镜(10)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元件(14)的摄像装置(500)中。聚焦控制电路(100)的均衡器(30)基于根据位置检测元件(14)的输出信号确定的透镜(10)的位置与设定的位置之间的差分,生成用于使透镜(10)的位置对位到设定的位置的驱动信号。位置设定电路(35)在从外部收到透镜(10)的目标位置的变更指示时,将从原目标位置到达新目标位置为止这一范围的多个位置依次设定到均衡器(30)中。由此,在实际地使透镜移动来确定焦点位置的自动聚焦控制中,能够在不降低对焦精度的情况下缩短处理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