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DPF上游温度传感器可信性监控方法、装置和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401717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210004600.X

    申请日:2022-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DPF上游温度传感器可信性监控方法、装置和发动机,应用于包括双DPF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中,各DPF的上游分别设置有上游温度传感器,该方法包括:若满足预设监控放行条件,获取各DPF的上游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若当前DPF的上游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与DPF上游温度模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限值,且另一个DPF的上游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与DPF上游温度模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限值,根据各DPF的上游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确定当前DPF的上游温度传感器是否存在可信性故障,借助两个DPF上游温度传感器相互校验进行判断,从而提高了双DPF上游温度传感器可信性监控的准确性。

    发动机用颗粒物捕捉器的保护方法、发动机组件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78042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96320.1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颗粒物捕捉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颗粒物捕捉器的保护方法、发动机组件及车辆,该方法包括:当颗粒物捕捉器进行主动再生时,实时监控发动机的工况信息;根据监控的发动机的工况信息,当确定发动机处于突回怠速工况时,采取保护方案降低颗粒物捕捉器的内部温度。随着发动机的运行,颗粒物捕捉器会进行主动再生,同时实时监控发动机的工况信息,并根据该工况信息来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突回怠速工况,若此时发动机处于突回怠速工况,则采取保护方案来降低颗粒物捕捉器的内部温度。因此这种保护方法能够及时识别发动机的突回怠速工况,且能够防止颗粒物捕捉器内部因温度过高而造成损坏,有效起到了对颗粒物捕捉器的保护作用。

    DPF压差传感器的测量值可信性的评估方法及柴油机

    公开(公告)号:CN11216174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52489.9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PF压差传感器的测量值可信性的评估方法以及柴油机,该评估方法包括:在柴油机的发动机启动后且所述柴油机的当前状态满足第一条件时,获取第一时长内所述DPF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压降,并基于所述第一压降,计算所述第一时长内DPF上游和下游的实际压降与预设压降的差值的积分结果,以根据所述积分结果与第一限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DPF压差传感器的测量值是否不可信,从而提高所述DPF压差传感器的测量值是否不可信的判断精度,降低由于所述DPF压差传感器的测量值不可信导致DPF捕集的颗粒物的量估算不准确的概率。

    提升DOC再生效率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95069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1466460.8

    申请日:2018-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提升DOC再生效率的装置及方法,在增压器的出口和DOC的入口之间增加旁路,通过该旁路使得经增压器增压后的气体直接进入DOC内部。空气经过增压器增压后氧浓度和温度都会升高,因此使DOC内部的氧浓度和温度升高,改善DOC内部的HC燃烧速率,最终提高了DOC的再生效率。而且,在旁路上设置有单向阀,使得气体只能从增压器向DOC单向流通,避免气体反向流通。

    发动机机油的品质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7626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95238.2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的品质的评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的DPF的压差值;根据所述压差值计算压差变化率;比较所述压差变化率与预设压差变化率阈值;根据所述压差变化率大于所述预设压差变化率阈值的结果,判断机油的品质不佳。在DPF系统中,DPF灰分累积主要来自于机油中,可利用DPF中灰分累积来对机油品质进行评估,灰分累积可以进一步通过DPF的压差变化率得以体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实时获取DPF的压差,以计算压差变化率,并将该压差变化率与预设压差变化率阈值进行比较,如果该压差变化率大于预设压差变化率阈值,则表明机油品质不佳。

    一种检测机油稀释率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554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091775.7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机油稀释率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测量总成和接插件总成;所述测量总成包括:电阻丝、隔热罩、开关;所述电阻丝设置在所述隔热罩的内部,且与所述隔热罩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隔热罩底部,所述隔热罩内部通过开关与机油油底壳连通;所述测量总成通过所述接插件总成与电子控制单元ECU相连接。其中,在隔热罩与机油油底壳连通的情况下,保证了机油油底壳内的液位与隔热罩内的液位相同,并且,在机油液位稳定后,通过隔热罩内电阻丝的电阻的变化,实现对液位变化的检测,进而得到机油稀释率。这样,不仅实现了对机油稀释率的自动化测量,并且实现对机油稀释率的实时监测。

    用于DPF压差传感器的自学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625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1437315.2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DPF压差传感器的自学习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用于DPF压差传感器的自学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发动机的状态,判断车辆是否停车;若车辆处于停车状态下,连续多次采集所述压差传感器的测量值;将多次采集的所述测量值进行求平均值处理;将所述平均值进行限压处理,确保所述平均值处于压差上限值和压差下限值之间;将所述平均值存入所述车辆的EEPROM中;利用所述平均值对所述车辆行车过程中的所述压差传感器的测量值进行修正。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DPF压差传感器的自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压差传感器的测量特性曲线进行修正,提高了压差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48401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62434.5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判断在当前检测周期内,预设的氮氧化物传感器以及预设的尿素喷射器是否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依据预设的尾气处理系统在处理尾气时,在每个预设的温度区间中的各个氮氧化物转化效率、各个氨氮比值、各个氮氧比排放值以及各个氨储模型值,得到每个温度区间中的氮氧化物平均转化效率、氨氮比平均值、氮氧比排放平均值以及氨储模型平均值;确定当前检测周期内排放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状态,并执行对应的调整策略,以实现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应用本发明可确定当前检测周期的排放控制状态,并依据对应的调整策略,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效率。

    一种颗粒捕捉器的清灰处理请求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57009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1210643.8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捕捉器的清灰处理请求的生成方法及装置,通过在进行DPF再生处理后,根据预设的碳载量计算模型,计算颗粒捕捉器DPF的碳载量,判断所述碳载量是否低于预设碳载量,若是,则获取柴油机当前的运行参数,判断所述运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运行条件,若是,则计算所述DPF的流阻值,判断在预设时长内,所述DPF的流阻值是否均不小于预设流阻值限值,若是,则增大存储的当前超限次数,否则,将存储的当前超限次数设置为0,判断存储的当前超限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若是,则输出清灰处理请求,可以在DPF再生不充分而留有一定的碳载量时,准确判断DPF的灰分量是否超限值,从而在准确的时机生成清灰处理请求以对DPF进行清灰处理。

    催化还原反应装置的尿素结晶状态监控方法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725737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297629.6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催化还原反应装置的尿素结晶状态监控方法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排气有效能量,获取尿素蒸发吸热能量;若所述排气有效能量大于所述尿素蒸发吸热能量,则获取结晶消除量;否则,获取结晶生成量;根据所述催化还原反应装置的原结晶量、所述结晶消除量和所述结晶生成量,获取后处理中尿素结晶量;若后处理中尿素结晶量大于或等于尿素结晶量限值,则触发脱结晶处理模式。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基于废气实时能量与尿素分解需要能量的差值判断结晶状况,能够在尿素结晶量超过阈值时,及时触发脱结晶处理模式,防止结晶进一步化学反应成结石,提高催化还原反应装置的转化效率的同时避免了排气管被腐蚀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