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精准组装单微粒的微流控芯片及单微粒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0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03290.X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精准组装单微粒的微流控芯片及单微粒组装方法。所述微流控芯片结构包括通道层和封闭层。其中通道层结构包含两条并行独立的通道,分别含有捕获通道、环形旁路、组装腔室。其操作步骤包括:(1)进行单微粒的捕获(2)通过反向通溶液,转移单微粒到组装腔体(3)经过多次的捕获和转移,实现多细胞的组装。该芯片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可以实现高效的单细胞捕获,通过流体流向的控制,操纵单微粒的组装,经过多次重复捕获和组装,即可实现精准的单微粒组装。该发明可应用于单细胞RNA测序、单细胞共培养、细胞分泌蛋白检测、单细胞相互作用分析等研究应用领域。

    一种自供电数字微流控芯片及液滴操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7533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982920.3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供电数字微流控芯片,可用于数字微流控芯片液滴驱动及其应用。所述的自供电数字微流控芯片由电源发生器、介电层、局部亲水化的疏水层组成。其中电源发生器和介电层用于液滴操纵,局部亲水化的疏水层用于液滴的操纵及应用体系的构建。该自供电数字微流控系统相比于传统的数字微流控系统的优势在于:无需外接高压电源即可实现液滴全范围可寻址运动,操作简单便携,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甘油保护纳米铂颗粒催化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5524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662149.4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油保护纳米铂颗粒催化活性的方法,将纳米铂颗粒分散于0.1~100%的甘油水溶液中,或将含有纳米铂颗粒的溶液的溶剂置换为0.1~100%的甘油水溶液,可有效保护纳米铂的催化双氧水分解的活性,避免该活性在储存过程中降低甚至丧失。本发明获得的纳米铂颗粒可在表面修饰功能性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可被应用于生物分析或生物医学等领域。

    一种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的核酸适体检测细胞外囊泡表面PD-L1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888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308759.9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核酸适体检测细胞外囊泡表面PD‑L1蛋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恒定浓度的PD‑L1核酸适体与不同浓度的细胞外囊泡样品混合物;2)将样品混合物放置到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装置进行测量;3)测量每个不同细胞外囊泡浓度的样品混合物的荧光,并且将得到的归一化荧光相对于时间作图,拟合MST轨迹线,再根据MST轨迹线的归一化荧光相对于细胞外囊泡的浓度作图,拟合细胞外囊泡浓度与归一化荧光相关的结合曲线,从而实现对细胞外囊泡表面PD‑L1蛋白的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检测快速高效、样品消耗少量,价格经济实惠,具有广泛推广的潜力。

    DNA碱基类似物、用途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692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0968214.6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DNA碱基类似物、用途及其合成方法,该DNA碱基类似物结构式如下所示:该DNA碱基类似物可以利用DNA合成仪嵌入修饰到DNA序列中。利用嵌入序列中的偶氮苯基团在可见光范围内(绿光和蓝光)顺反异构的变化,进行无侵入性、可逆性地调控DNA杂交,进而调控相关的酶活性等生物学反应。本发明具有合成方法简单,时间短,成本低,可见光范围内进行顺反异构体的调控及其光调控效率高等优点,在调控一些生物学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的核酸适体检测细胞外囊泡表面PD-L1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888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08759.9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核酸适体检测细胞外囊泡表面PD-L1蛋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恒定浓度的PD-L1核酸适体与不同浓度的细胞外囊泡样品混合物;2)将样品混合物放置到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装置进行测量;3)测量每个不同细胞外囊泡浓度的样品混合物的荧光,并且将得到的归一化荧光相对于时间作图,拟合MST轨迹线,再根据MST轨迹线的归一化荧光相对于细胞外囊泡的浓度作图,拟合细胞外囊泡浓度与归一化荧光相关的结合曲线,从而实现对细胞外囊泡表面PD-L1蛋白的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检测快速高效、样品消耗少量,价格经济实惠,具有广泛推广的潜力。

    一种3D集成纸芯片及可视化快速定量检测靶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499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70159.8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5/000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集成纸芯片及可视化快速定量检测靶标方法,本发明将信号识别、探针分离、信号转导与放大以及信号输出集成3D纸芯片上,可实现对靶标的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本发明利用靶标和信号识别分子的特异性结合,引发信号放大探针的释放。同时,利用微球和滤纸孔径大小的差异,实现被释放的信号放大探针和固定在微球表面探针的分离。再通过折叠3D纸芯片装置,实现探针的转移,进而触发酶的级联反应,最终以距离最为信号输出方式。本发明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高度集成化以及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前处理等优点。

    一种基于具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酶的ELISA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127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347565.6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具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酶的ELISA检测方法,适用于双抗体夹心法或双抗原夹心法,先在金纳米颗粒上修饰检测抗体/检测抗原;再进行ELISA检测形成捕获抗体/捕获抗原‑待测抗原/待测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抗原‑金纳米颗粒复合物;然后进行银铂染,在金纳米颗粒表面包裹银壳层和铂壳层,得到具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酶Au@AgPt颗粒,再利用其在密闭体系中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使密闭体系中气压增强,检测气压变化即可检测得到待测抗原/待测抗体的量。本发明采用先修饰后成酶的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的优点和很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非特异性吸附及修饰导致的纳米酶颗粒催化活性下降,为环境监测和疾病诊断提供新的平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