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复合竹质或FRP生物质圆形构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232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834950.4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是多孔复合竹质或FRP生物质圆形构件及制备方法,其结构是截面内部的竹筒竹片群(3)由不少于3个空心原生竹筒和不少于3个原生弧状竹片通过绳状物或藤状物(4)捆扎到一起而形成,并且所有竹筒直径大小相等,所有原生弧状竹片大小相等,竹筒竹片群(3)的形心与复合竹质筒或FRP筒(1)的圆心重合,由生物质填充料(2)或者由生物质填充料(2)和塑料粉碎料(5)等形成的混合料充满复合竹质筒或FRP筒(1)和竹筒竹片群(3)间的缝隙。优点:充分利用了多类材料的特点,将农林生物质资源或者日常生活塑料废品应用到土木建筑结构构件中。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

    环状复合竹质圆筒生物质构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1701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10837157.X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是环状复合竹质圆筒生物质构件及制备方法,其结构二层不同厚度的A、B复合竹质圆筒,其中A复合竹质圆筒的厚度小于B复合竹质圆筒,A复合竹质圆筒(3)位于正中央同B复合竹质圆筒(1)形成同心圆,生物质填充料(2)充满A、B复合竹质圆筒之间的缝隙,如果布置钢筋或FRP筋(4),需要均匀布置在B复合竹质圆筒(1)和A复合竹质圆筒(3)之间,从而共同形成一种复合材料构件;本发明优点:充分利用了生物质材料的特点,将我国蕴藏量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应用到结构构件中。该种建筑构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并且施工工序简单,可应用于结构领域中的受压或受弯构件。

    一种具有户外耐候性的竹重组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8473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94521.8

    申请日:2015-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7N3/08 B27M1/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户外耐候性竹重组材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将含水率为30~70%的碾压竹篾通过高温蒸汽的短时间炭化处理;(2)竹篾浸胶和干燥,然后平衡其含水率;(3)组坯胶合固化。通过高温蒸汽短时间内热处理碾压竹篾的优点,利用高温蒸汽的快速加热和湿热热处理特点,将竹篾中的半纤维素等成分快速热解,热处理时间可以从24小时缩短到3-5小时以内,为竹重组材的原料单元竹篾的热处理提供一个更为便捷的热处理方法,且该热处理方式对竹篾质量可控,以此处理的竹篾制成竹重组材品质可控、性能更优,适合室内和户外使用,为竹重组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更优生产方法。

    连续成型复合结构材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499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18190.1

    申请日:2014-07-0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连续成型复合结构材及其制造方法,其结构是以上下面层材料各2~4层纵向单板,或上下面层材料各1~4层纵向单板和1~2层横向单板;芯层为刨花板或锯材或胶合板锯边后的板条。优点:可将大规模生产的刨花板、锯材、加工剩余的胶合板板条,和各种针叶材、阔叶材单板,通过单台固定高频压机,制作成连续长的复合结构材,具有投资少,效率高,产品规格多,满足如汽车、火车、集装箱、轮船的底梁和底板等结构材的需要。

    一次热压成型高弹性模量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及其制造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17408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010231754.X

    申请日:2010-07-2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次热压成型高弹性模量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及制造方法,其结构是以上下面层材料各采用3~5层浸渍酚醛胶或三聚氰胺胶的薄竹帘;向内为横向的一层单板,再向内为结构用刨花板;或向里全部用木质单板;或用部分竹帘代替纵横两向的木质单板;其木质单板或竹帘的层数和纤维方向按木质集装箱底板的结构原理确定。优点:利用最表层的压密实的高弹性模量的竹帘表层,从而使得底板的弹性模量大幅度提高,具有能耗少,且表层竹帘具有吸水膨胀率低、硬度高和耐磨好的特性,拓宽了底板的原料来源,制成的复合集装箱底板质量稳定,其强度、弹性模量等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际集装箱工业的技术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