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3725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084660.1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适用于高速水面无人艇的自主危险规避方法。步骤1:获取当前无人艇状态、指令信息以及周围障碍物信息;步骤2:通过高可信局部环境建模方法建立无人艇环境模型;步骤3:输出当前环境模型中已稳定障碍物信息;步骤4:通过基于速度障碍物的高可靠航向稳定保持方法得到新的指令信息;步骤5:输出新的指令信息。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无人艇探测范围内的障碍物位置、尺寸的可信度;该方法可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航向调整,有效的保证了高速无人艇自主航行的安全性。大量高速自主危险规避试验(≥40节)证明本发明可以在不同实际海洋环境中保证高速无人艇自主安全航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70518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17364.9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3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精细化CFD数值计算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应堆堆芯精细化数值求解的虚拟体积力动量源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棒束通道内的交混翼片去除,在翼片原来所占空间内对流体施加虚拟体积力,作为动量方程的源项,以考虑交混翼片对流场的影响;将各个方向的虚拟体积力加入到动量守恒方程中,将各分力在直角坐标系下分解,求得直角坐标系下x,y,z三个方向的分力,并进行数学描述。本发明利用动量方程不断迭代求解流场,从而完全实现在无交混翼片的简单通道中模拟交混翼流场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三维精细化CFD数值计算的效率和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4716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18366.8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时追踪水下机器人的方法、系统和无人中继装备,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水声通信装置,用于与水下机器人进行通信;水下机器人定位装置,用于对安装有水声信标的水下机器人进行定位;卫星通信定位装置,用于与母船或岸基指控塔进行卫星通信,还用于计算实时经纬度;惯性导航装置,用于提供三自由度姿态角和三自由度轴向加速度信息;自主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水下机器人定位装置计算得到的水下机器人的方位角和距离数据,还用于接收卫星通信定位装置以及惯性导航装置提供的运动状态数据,还用于根据接收的各数据计算航行轨迹并进行推力分配;及动力与推进装置,用于接收推力分配信息并推进无人中继装备按照航行轨迹航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99289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64061.1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感知信息误差的无人艇局部环境建模方法,获取无人艇运动状态信息和环境感知信息,对获取的环境感知信息进行处理,建立环境模型中的障碍物更新机制;依据障碍物出现的概率,决定其在环境模型中的标识与剔除,建立感知环境模型,对于环境的表示,采用便捷高效的栅格法。本发明考虑水面无人艇在实际航行过程中感知信息存在的误差,通过对无人艇获取的瞬时障碍物进行筛选,将大概率出现的较准确的障碍物位置标识在环境模型中,剔除了由于感知误差而误产生的障碍物点,提高了无人艇在实际航行过程中路径规划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无人艇在实际情况下处于障碍物较多且较小的复杂环境中的精确路径规划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28421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831903.3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航态水中航行器,包括主艇体,主艇体上方为流线型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内部安装可升降集成桅杆,上层建筑前方两侧对称安装可调水翼,上层建筑后方两侧对称安装电力推进装置,主艇体里设置密闭的驾控舱、燃油和电池舱、主机舱、浮态调节舱,主艇体前后方分别设置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集成桅杆上设置与主机舱相通的机舱进排气口,主艇体后方为表面桨推进装置,所述的主艇体采用单体、艉部斜升角为18°的全折角深V滑行艇艇型。本发明兼顾水面艇高速性、半潜艇高耐波性和潜艇隐蔽性,可以搭载丰富的水面、水下传感器设备,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科研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18907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69436.8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舰船用模糊遗忘因子无模型自适应航向控制方法,建立航向系统模型,下达期望航向指令y(k)*,设定航向偏差的阈值e0,根据舰船期望航向y*(k),与舰船当前航向y(k),计算航向偏差e(k)和偏差变化率ec(k),当e(k)的绝对值|e(k)|小于航向偏差的阈值e0,跳出循环,否则继续执行,模糊遗忘因子MFAC控制器根据e(k)、ec(k)在线调整遗忘因子β并解算出航向系统的期望输入u(k),系统接收并执行航向系统输入指令u(k),令k=k+1,更新舰船当前航向y(k)。本发明解决了MFAC控制算法产生积分饱和问题,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以及控制精度,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性以及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85274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710595743.1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C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海况船舶施救机器人,包括蝎钳、前身机架、后身机架、浮力块、角度调整缸、小吸盘腿部、电磁履带、大吸盘、推进器和蝎尾;蝎钳固定前身机架上,蝎尾固定于后身机架上,蝎尾的关节转动及蝎尾抓手驱动为步进电机;小吸盘腿部、大吸盘、大吸盘、电磁履带、推进器分别固定于前后身机架;小吸盘腿部连接于导杆上,腿部的运动动力源为液压缸,大吸盘固连于底部连接板,角度调整缸通过销钉连接高海况船舶施救机器人的前后机架,通过液压缸伸缩调整前后身的角度变化。本发明所设计的的各个部分结构巧妙,通过各个部分的协调合作,能使机器人在水中和船体壁以及甲板上前行,使高海况船舶施救机器人能够安全地运送救生设备至指定的地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26795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044826.6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无人艇自主靠泊的运动控制方法,属于无人艇自主靠泊运动控制领域。步骤为:根据无人艇当前的靠泊状态确定当前控制系统模式;获取当前无人艇的实际速度或航向,获得航向或航速的控制偏差和偏差变化率;将其作为模糊控制器输入,结合当前控制系统模式选择合适的控制参数变化量并更新控制参数;将e(t)作为控制器输入,由控制器输出期望控制指令传递给执行器。本发明在传统PID控制器上进行改进,将控制器分成了两种模式——远端模式和近岸模式,加入自适应模糊控制规则,使其根据靠泊行为改变进行控制参数的动态自适应调整,解决欠驱动无人艇自主靠岸时的弱机动,大扰动以及强岸壁效应等影响下的运动控制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43953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10532397.8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控弹性点式分离装置,包括触发组件、分离组件、上层板、下层板、分离螺栓,所述的触发组件包括旋转电磁铁、锁轴、勾舌、扭簧、传动轴、旋转块、圆柱销、分离座、固定螺栓。所述的分离组件包括限位挡板A、限位挡板B、长螺栓、螺母、压缩弹簧、连接螺栓、分离螺母A、分离螺母B。分离螺栓位于下层板的底部能够与分离螺母A、B组成的完成螺纹结构配合。本发明采用新型触发组件,能够在低电压条件下实现快速安全、稳定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4778695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169686.1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基于梯度显著性的水天线检测方法。本发明包括:通过光学成像仪器采集一帧图像,若图像类型是普通摄像机获取的彩色图像,则将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24位RGB彩色图像;若图像类型是红外成像仪获取的灰度图像,则将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8位灰度图像;对第得到的标准化图像进行高斯降采样等。本发明根据光学成像仪器采集的图像类型分别计算图像的梯度幅值矩阵和梯度方向矩阵,在结果中反映了原始图像的全部梯度信息,保证了水天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按照梯度显著性由高到低依次进行基于区域生长算法的线段检测,避免了直接利用梯度信息进行检测受到噪声干扰严重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