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8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89356.2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M4/92 , H01M4/88 , H01M8/1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钌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钌基催化剂包括作为活性组分的Ru和作为载体的铈掺杂锆萤石结构氧化物CexZr1‑xO2。该催化剂在电池操作温度下有良好的氨分解/氨氧化/氢氧化活性。其与纳米NiO混合制备的阳极催化层粉体,具有高的混合电导率,并与电池阳极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好、集合紧密、不易脱落,经其修饰的氨质子导体燃料电池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67495.8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C01B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炉膛式氨分解反应器及系统,包括炉体、氨气管道、多个氨分解管道、排气管道、空气管道和多个燃烧器;炉体包括环形分布区间和燃烧炉膛,环形分布区间套设在燃烧炉膛外部并且和燃烧炉膛相连通,空气管道与环形分布区间连通,氨气管道与炉体相通;多个氨分解管道的一端与氨气管道连通,另一端朝向靠近燃烧炉膛的方向延伸进入燃烧炉膛内部并且穿过燃烧炉膛的底部,多个氨分解管道的另一端与排气管道连通;排气管道上开设有多个支路并通过多个支路与燃烧炉膛内的燃烧器连通。该炉膛式氨分解反应器充分利用了氨气分解和加热燃烧过程中气体自身的能量,提高了整体的能量利用率,减少了反应器的能量消耗,且整体集成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32189.2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压氨反应制氢的氨氢融合发动机及控制方法,液氨罐通过液氨泵与液氨汽化器进口连接,液氨汽化器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氨催化反应制氢装置的进口端连接,氨催化反应制氢装置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氢氮气混合器连接,氢氮气混合器上还连接空气进气管,发动机的压气机进气端与氢氮气混合器连接,发动机的压气机出气端通过第三管路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接,第一管路上设有调压阀;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出气端通过第四管路与后处理装置连接。本发明在发动机的压缩上止点附近,火花塞点燃进入进气歧管内的氢气、氮气、氨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将燃料的燃烧化学能转换为发动机的机械能,使氨氢融合发动机结构紧凑化,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502728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551364.3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氨氢燃料电池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包括氨气瓶、催化反应器、氢燃料电池、空气泵、第一室内换热器、蒸发器、循环泵和第二室内换热器,氨气瓶的出气端分供电管路、燃烧供气管路和供冷管路三路,供电管路的出气端依次与催化反应器、氢燃料电池连通;燃烧供气管路的出气端及空气泵的出气端通过合并后依次与催化反应器、第一室内换热器连通;供冷管路的出气端依次与蒸发器的冷气通道和催化反应器连通,蒸发器的换热通道与循环泵和第二室内换热器首尾相连形成环路。本发明以氨气作为原料制备氢气,通过不同的通路在为汽车供电的同时,利用过程热量对车厢内进行供热或供冷,并且只排出清洁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88735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70918.7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183/04 , B01D53/00 , C09D5/08 , C09D7/61
Abstract: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氨分解的耐腐蚀涂层、制备方法及氨分解反应器,包括耐高温组分,耐高温组分包括有机硅树脂、填料、溶剂和助剂,有机硅树脂占耐高温组分的50~60%,填料占耐高温组分的20~30%,剩余的为溶剂和助剂;金属组分,金属组分包括镍元素和铌元素,金属组分中镍元素的含量大于铌元素;陶瓷组分,陶瓷组分包括硅元素、碳元素和氧化铝,硅元素和碳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为1:1,氧化铝占陶瓷组分的60~80%;耐高温组分的含量为35~55%,耐高温组分的含量大于金属组分的含量,耐高温组分的含量大于陶瓷组分的含量。该用于氨分解的耐腐蚀涂层具有较好的耐氨气腐蚀性能和耐热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有利于氨气的受热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4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69871.2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606 , H01M8/04014 , H01M8/04089 , C01B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氨燃料电池系统及发电方法,包括储氨装置、氨分解反应器、燃烧器和燃料电池,储氨装置用于为氨分解反应器提供氨气;氨分解反应器用于将从储氨装置导入的氨气分解为氢气和氮气;燃烧器用于为氨分解反应器提供能量;氨分解反应器的其中一个出口与燃料电池的阳极入口连通,燃料电池用于将从氨分解反应器中排出的混合气体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氨分解反应器还与烟气回流装置连通,烟气回流装置中的热量用于加热从储氨装置中排出的氨气。该氨燃料电池系统有效利用了氨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的同时,提高了燃料电池和燃烧器的发电效率;同时也间接地减少了整个系统对氨气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7478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69246.8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746 , H01M8/04089 , F02C3/22 , F02C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燃料电池和燃气涡轮机的氢/氨燃料能源系统,包括供氢子系统、空气供应子系统、燃料电池、燃烧装置和第一涡轮机,供氢子系统与燃料电池的阳极入口连通,空气供应子系统与燃料电池的阴极入口连通,燃料电池用于将从供氢子系统和空气供应子系统中导入气体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燃料电池的阳极出口和阴极出口均与燃烧装置的气体入口连通,燃烧装置的气体出口与第一涡轮机连通,第一涡轮机的出口端与供氢系子统连通,第一涡轮机能够将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供氢子系统,以为供氢子系统提供能量。本发明实现了气体热量和压力的重复使用;减少了对外部能量的消耗,有效改善了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燃料电池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提高了系统的总能量产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53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705379.0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119 , H01M8/04828 , H01M8/0606 , H01M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氨分解装置、氨脱除装置、燃料电池、第一膜增湿器、第二膜增湿器、第一气水分离器和空压机,第一膜增湿器连通在氨分解装置和燃料电池的阳极之间,第二膜增湿器连通在空压机和燃料电池的阴极之间,空压机将压缩空气送入燃料电池的阴极;燃料电池的第一出口和燃料电池的阳极连通,燃料电池的第二出口和第一气水分离器的进口连通,第一气水分离器的第一出口和第一膜增湿器连通,第一气水分离器的第二出口和第二膜增湿器连通。本发明通过第一气水分离器将燃料电池阴极侧得到的水单向送到燃料电池阳极侧的第一膜增湿器,不仅降低系统体积,且从根源上解决了燃料电池的阳极侧容易出现膜干涸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031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33563.6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分解反应制氢系统及制氢方法,系统包括储氨装置、换热装置、氨分解反应装置、第一压缩装置和第一吸附装置,储氨装置通过换热装置上的冷液通道与氨分解反应装置的气体入口连通,氨分解反应装置的气体出口通过换热装置上的气体通道,并借助第一压缩装置与第一吸附装置连通;第一吸附装置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吸附柱,第一压缩装置同时与多个吸附柱的入口连通,每个吸附柱的吸附入口与第一压缩装置之间设置有控制阀门,多个吸附柱的吸附出口之间彼此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吸附柱的吸附出口之间设置有控制阀门,每个吸附柱的吸附入口与氨分解反应装置连通。该系统实现了吸附柱脱附后尾气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氨气和氮氧化物对环境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69279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82953.2
申请日:2023-08-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用氨氢发动机的尾气净化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氨分解催化部、SCR催化部和氨氧化催化部,氨分解催化部内设置有低温氨分解催化剂,SCR催化部内设置有SCR催化剂,氨氧化催化部内设置有低温氨氧化催化剂,氨分解催化部、SCR催化部和氨氧化催化部沿尾气的流动方向串联设置。本发明通过低温氨分解催化剂,有效降低未燃氨的浓度;通过SCR催化剂将未分解的氨和发动机燃烧产生的氮氧物进行反应,无需通过喷射尿素或液氨等方式加入还原剂,去除氮氧化物;采用低温氨氧化催化剂反应去除多余的氨,无需再装配SCR和ASC反应器,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