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56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205174.0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金属基体在长期温度波动环境下尺寸稳定性的热处理方法,涉及一种热处理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金属材料尺寸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释放金属材料内部残余内应力的同时稳定金属材料内部的位错、晶界等缺陷组织,获得在温度波动条件下也具有较高组织稳定性和应力稳定性的金属材料,以提高精密仪器结构材料用的金属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的尺寸稳定性。本发明整个处理过程是在具有保护气体的炉体进行,因此可规避热处理过程中材料在高温段发生氧化变质等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45709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253695.9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粉末冶金板材的一体化包套方法,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板材的一体化包套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传统包套方法流程繁琐,结合强度低的问题。采用整体模具与分隔模具填装粉体,震实冷压,粉末冶金和机加工,得到一体化包套组件。可设计性强,工艺简单,节省包套材料和生产成本。本发明用于粉末冶金板材的包套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48122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542158.6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多发弹的高约束仿生结构装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多发弹的高约束仿生结构装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传统陶瓷‑背板装甲、传统阵列陶瓷结构装甲抗多发弹性能弱、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它由六边形阵列陶瓷结构、高约束力约束层和吸能支撑层组成;所述六边形阵列陶瓷结构由若干个六边形陶瓷柱体按照六边形阵列而成,相邻六边形陶瓷柱体等距间隔;引入六边形阵列陶瓷结构作为表层磨蚀弹体,通过压力浸渗方式使金属与陶瓷间润湿形成高约束界面,吸能支撑层为高分子纤维层与钢背板组合而成。本发明能够在提升装甲抗弹、抗多发弹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装甲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40843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386765.2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2D23/06 , B22D23/04 , B22D19/14 , B22D18/06 , B22F1/18 , C23C14/35 , C23C14/18 , C23C14/22 , B22D27/04
Abstract: 一种大尺寸异形结构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差,大尺寸复杂形状金刚石/铝复合材料表面精度低、热性能均匀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在金刚石颗粒表面镀覆金属镀层并进行高温处理,改善金刚石与铝的界面,提高了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均匀性。通过设计模具,实现了大尺寸复杂形状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近净成形制备,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构件的外表面采用较小粒径的金刚石粉,内部采用粒径较大的金刚石粉,保证了所得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表面精度,所有表面的粗糙度均小于5μm,成形尺寸精度误差≤0.1mm,同时使得制备的材料具有高导热性能,热导率可达650~800W/(m·K)。
-
公开(公告)号:CN11694931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58860.5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宽温区近零膨胀多相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的近零膨胀温度区间较窄的问题,宽温区近零膨胀多相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由多相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增强体和基体金属复合而成;制备:按照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增强体的分子式分别称取原料,并烧结得到多种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预压、预热后进行加压浸渗得到多相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制备得到的多相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在温度区间为‑5~60℃内平均热膨胀系数仅为0.40×10‑6℃‑1,弯曲强度达211MPa,热导率可达46W/(m·K)。
-
公开(公告)号:CN11517880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836530.4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3D79/00
Abstract: 一种用于金刚石刀具飞切加工微结构元件的飞刀盘,它涉及微结构元件超精密加工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飞刀盘存在不能实现金刚石刀具角度两个方向的调整,导致微结构精度低,从而降低了减阻效率的问题。本发明的两个圆柱形刀具角度调整块分别同轴插设在飞刀盘本体的两个圆柱槽内,楔形刀托一端可拆卸地安装有金刚石刀具,楔形刀托另一端通过刀托调整块紧固件与圆柱形刀具角度调整块可转动连接,通过调节楔形刀托沿轴向方向的转动角度来实现金刚石刀具与工件之间的角度调节,通过调节圆柱形刀具角度调整块沿周向方向的旋转角度来实现金刚石刀具的前角控制。本发明用于双向调整金刚石刀具刃口与工件之间的角度,提高切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1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90737.0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C1/05 , B22F3/105 , B22F3/10 , B22F1/18 , B22F3/093 , B22F3/26 , C22C26/00 , C01B32/28 , H01L23/373
Abstract: 一种高热导率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较差的问题。方法:在金刚石颗粒表面制备金属镀层,金刚石颗粒包括两种粒径,将两种粒径的金刚石颗粒交替分层填装至预制体模具中并振实得到预制体并进行高温短时烧结处理,使表面金属镀层与金刚石反应形成碳化物,金刚石颗粒之间形成三维连接结构,进行气压浸渗。本发明从形成金刚石三维连接结构、提高复合材料致密度、保护桥接镀层多个角度出发,实现高热导率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2971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83619.1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广东粤海粤西供水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体渗透性探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测定岩体渗透系数的压水装置,包括外壁管,所述外壁管的内部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与外部水泵相连,所述外壁管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圆弧面安装有橡胶塞,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有撑起结构,所述撑起结构包括活动塞管,所述活动塞管的上端与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活动塞管位于空腔内,所述橡胶塞的内部开设有膨胀腔,所述安装座圆弧面靠近空腔与膨胀腔之间开设有用于连通空腔和膨胀腔的通孔,所述活动塞管的圆弧面开设有两个外通水孔。解决了充水橡胶塞硬度大易损坏,同时水压不稳定,导致橡胶塞堵塞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6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90739.X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刚石与碳化硅混合增强的高导热高强度铝基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强度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差,存在脆性和易水解界面产物Al4C3的问题。方法:称取金刚石及铝合金块,将金刚石利用氢等离子体进行刻蚀处理;将所得金刚石颗粒置于模具中并振实得到预制体;将预制体吊装于气压浸渗炉中进行气压浸渗,脱模得到金刚石/铝复合材料,退火处理。本发明利用氢等离子体刻蚀金刚石颗粒表面,增大了金刚石颗粒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金刚石颗粒的表面活性,Si元素与金刚石反应原位形成SiC,提高了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能力,避免了有害界面反应产物Al4C3相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11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041681.7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C1/05 , B22F9/04 , B22F3/02 , B22F3/14 , C22C21/00 , C22C32/00 , C04B35/56 , C04B35/628 , B22F3/105
Abstract: 一种预氧化Ti3AlC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Ti3AlC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严重且生成大量脆性相而导致材料延伸率较低的问题。方法:将Ti3AlC2粉体装入坩埚中在氧化气氛的高温炉中进行预氧化处理,将预氧化Ti3AlC2粉体和铝金属粉体的球磨混合,倒入石墨模具进行冷压得到预制体,移至放电等离子烧结炉的烧结室中烧结得到预氧化Ti3AlC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对Ti3AlC2粉体进行预氧化,在Ti3AlC2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Al2O3保护膜,阻断Ti和Al元素的互扩散,阻挡了Ti3AlC2颗粒与Al颗粒的进一步反应,有效抑制了TiAl3、Al4C3及TiC等脆性相的形成,有利于复合材料塑韧性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