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537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362195.9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级联波导的双阶梯结构端面耦合器,由第一波导和第二波导级联组成;在第一波导上引入脊波导;脊波导和第一波导的端面平齐,形成耦合器的初始输入端面,初始输入端面与AWG输出波导的尺寸完全匹配;脊波导的长度与第一波导长度相等,脊波导的宽度由初始输入端面向其输出端面逐渐减小,脊波导在第一波导上的投影为等腰梯形;第二波导采用由波导输入端面向波导输出端面三维减缩的正锥型结构,第二波导输入端面与第一波导输出端面的尺寸相匹配,第二波导的输出端面与光电探测器的脊波导尺寸完全匹配,第一波导、第二波导和脊波导呈现双阶梯结构。本发明的耦合器,体积小、损耗低、误差容限高,可以实现不同尺寸的波导的高效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9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70365.2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辅助波导的非线性锥形耦合器,包括一个耦合器主体和两个辅助波导,耦合器主体由五段宽度变化率不同的锥形波导组成,将该耦合器用于氮化硅单模波导与二氧化硅单模波导耦合,耦合效率可达92.3%,此外在耦合器主体的末端两侧对称地设置两个辅助波导,耦合效率可达96%以上,对准耦合误差容限超过1.3μm,相比于光栅耦合器具有耦合效率高、偏振损耗低、工作带宽大的优点;相比于传统倒锥形耦合器,通过应用非线性结构大大减少了耦合器尺寸,提高了器件的集成度,具有体积小、误差容限高的特点,可以应用在不同尺寸光器件集成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55616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838842.4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空地自组网节点长间距传输和高速移动的功率放大器,是一种以无定形扁平化空地自组织网络系统为研究对象,适用于该网络协议的2.4GHz双向功率放大器,既能支持自组网节点高速移动,又能延长各个自组织网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所设计的功率放大器实物测试指标为:频段范围在2.4GHz‑2.5GHz时,输出功率在41.6‑44.3dBm之间,输出增益在44‑45dB之间,输入增益在11dB,输入噪声在1.6dB。本发明功率放大器可使无定形扁平化地面自组网节点最远传输距离达到了16300‑16400米之间;无定形扁平化空地自组网节点最远传输距离达到了25100‑25200米之间;当地面组网节点和空中组网节点相对速度达到214km/h时,自组网拓扑仍能保持稳定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57185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834891.0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腔体耦合的微带线‑微带线垂直过渡结构及其应用,该结构由上层介质基板、公共接地板和下层介质基板组成,所述上层介质基板和下层介质基板上分别带有微带线,所述微带线的末端分别贴有贴片,贴片的长度为传输波长的四分之一,贴片的宽度大于微带线的宽度,所述公共接地板上带有金属腔体,电磁信号能够通过公共接地板上的金属腔体耦合至上下层微带线。本发明通过添加贴片的方法降低了模型插入损耗,大大提升了传输带宽,可应用于三维高速微波电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73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93924.5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波导耦合的双悬臂倒锥模斑转换结构,由输入波导、多模波导干涉区、两个输出波导以及输出波导后端的抛物线形倒锥结构构成,光波从输入波导进入多模波导干涉区,利用自映像效应使输入光波在输出波导截面上产生多个像,分束后的光波在输出波导中传播,输出波导通过抛物线形倒锥结构的横截面逐渐减小,使几个输出波导的光波扩散至包层中,以便和大尺寸波导耦合。与传统的单倒锥形耦合器相比,本发明采用了双悬臂抛物线形倒锥结构,提升了对准容差,可将较小尺寸波导传输光的小模场转化为大模场,从而高效耦合至较大尺寸波导中,同时抛物线形倒锥结构所在包层悬空,避免了衬底泄露,减小了光信号传输时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384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56279.X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波导光栅和波导型探测器的模斑转换器,采用包括第一波导和第二波导的双台阶式波导结构,第一波导和第二波导均为反向锥形波导结构,其过渡方式均为抛物线型过渡;第一波导的大端面和第二波导的大端面对齐,第一波导的大端面为阵列波导光栅输出光的入射面,第二波导的小端面为出光面,原本被限制在第一波导芯层中的光耦合到第二波导的芯层中,从而缩小模场,使阵列波导光栅中的模场转换为波导型探测器脊形波导中的模场,实现阵列波导光栅与波导型探测器模场的匹配。本发明采用端面耦合的方式,将光场从侧面耦合进吸收区,减少光场在波导传播过程中的损耗与散射,进而增加了光耦合效率,便于光电探测器的集成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75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97622.4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BSCAN算法的交通目标识别方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首先利用毫米波雷达对待测目标进行连续时间段内的探测,得到待测目标不同的位置信息;然后将位置信息作为点云数据,利用DBSCAN聚类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聚类,得到各簇;接着,利用簇内的散射点数量进行目标类型的识别划分,得到各簇对应的目标类型后,对目标类型的数量进行统计,最终完成综合交通环境中交通目标的识别和计数。本发明提高了目标识别的准确性,识别过程简单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60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09225.7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矩形环孔洞连接短接矩形孔洞的多Fano共振介质超表面折射率传感器,所述光学折射率传感器主要由介质基底和超表面微结构单元阵列组成,其中介质超表面结构单元阵列由若干个微结构单元组成并在每个介质超表面微单元中心对称刻蚀一个矩形环孔洞连接短接矩形孔洞,矩形环内方形边长为R,孔洞宽度为w,短接矩形长为L,宽为w,超表面结构厚度为t。光波垂直入射时,该发明的透射谱图中形成三个个尖锐的Fano共振可用于折射率传感器。本发明由全介质材料构成,无欧姆损耗,可用于不同折射率的气体液体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67936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474705.2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四通道硅基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其中阵列波导光栅中的过渡波导中第二端过渡段的宽度较小部分占过渡波导整个长度的比例更高,则使有效折射率变化更加缓慢,可以有效降低器件的插入损耗;而过渡波导中第一端过渡段的宽度较大部分占过渡波导整个长度的比例有所减少,其对有效折射率的变化不大,也可减少不必要的第一端过渡段长度,减少了尺寸,并且其损耗相较于直线型过渡方式的损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415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2849.2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赫增德尔调制器的太赫兹波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使用射频驱动电压驱动马赫增德尔调制器,射频驱动电压较为稳定,该射频驱动电压等于半波电压的一半,因此使得马赫增德尔调制器相位调制更加稳定,得到的光频梳的频率也较为稳定,从而使得波长选择开关选择的两条光梳线也较为稳定,进而对可加载预编码的矢量信号加载在所述载波上,得到加载信号的载波,最终生成更加稳定的太赫兹波信号。这样使用稳定的射频驱动电压,减少对马赫增德尔调制器的影响,最终也减少对THz波的生成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