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9165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360700.X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多能源耦合的微能源网经济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先建立的微能源网的网络单元的成本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利用所述最优解对含多能源耦合的微能源网进行调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提出多能源耦合发电的微能源网经济调度策略,不仅有助于消减用电高峰,缓解了电网压力,并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有助于在高渗透率光伏及风电大量丢弃的背景下,为有效消纳清洁能源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26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450287.2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选取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周期,并获取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根据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确定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利用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对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其中,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包括两个电池组。本发明提出双电池组电能存储方法,双电池组存储的电能分别提供控制周期峰值期间的电负荷,用以提高电池组的寿命,减少系统对电网的依赖,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废气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5207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109559.2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一种锅炉的能效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锅炉进行预实验,开启所述锅炉,使所述锅炉的锅炉参数中锅炉供水温度于第二稳定温度值达到第一稳定温度值并保持设定的测量时间;再关闭所述锅炉使其降温,使锅炉参数中锅炉供水温度达到第二稳定温度值;根据升温、稳定及降温阶段中的锅炉参数确定所述锅炉的稳定能效、蓄热量和平均能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的对供水温度或实时功率周期性波动的蓄热式电锅炉稳定运行状态的能效进行测量,同时能够方便的测量所述电锅炉的有效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44456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020160.7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博电新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检测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包括:便携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测试仪和便携式电子负载;便携式电子负载通过便携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测试仪连接到被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上;便携式电子负载,用于模拟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测试仪,用于利用模拟的电动汽车对被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进行预设项目的充电设施测试。本发明提供的设备和方法,可完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电气性能测试、互操作性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及电能计量检定测试的全部项目,提高了充电设施检测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真正迎合并实现了现场检测轻量化、便捷化、高效化的作业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40957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08495.4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元星 , 蒋林洳 , 刘永相 , 江冰 , 李涛永 , 张晶 , 冯义 , 张宝平 , 刁晓虹 , 李康 , 许娟婷 , 马澄斌 , 李斌 , 闫华光 , 郭炳庆 , 覃剑 , 仇新宇 , 许庆强 , 肖宇华 , 吴涛 , 易江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预先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电动汽车驾驶速度;根据电动汽车驾驶速度确定电动汽车能量消耗;根据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确定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其中,预先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历史交通环境信息及其对应的历史电动汽车驾驶速度建立;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历史交通环境信息及其对应的历史电动汽车驾驶速度和电动汽车电池模型使预测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更加准确,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80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15292.8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新能源预测误差的需求侧资源调度方法。该法包括:根据新能源发电和负荷历史数据,得到新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曲线以及新能源出力和负荷误差分布曲线;将电网参数以及新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曲线、新能源出力和负荷误差分布曲线带入预设的场景判别概率需求模型,得到电网运行调度需求量和系统调度场景;根据电网运行调度需求量和系统调度场景,确定调度需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新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误差,计算系统调峰需求、新能源波动量以及削峰填谷需求,为电网调度需求响应资源提供调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00292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913303.0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G06K9/6218 , G06K9/627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电力负荷峰值预测方法和装置,先以获取的气象数据和数值化处理后的时间数据为聚类特征,对以获取的负荷数据进行聚类,然后根据预先构建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对电力负荷峰值进行预测,其中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根据聚类结果构建,本发明在外界影响因素变化较大时预测结果偏差较小,学习速率快,能够处理大规模样本。本发明中能够有效处理不完整数据,和其他技术结合进行因果分析,使先验知识和数据有效结合,且有效避免对数据的过渡拟合,对环境因素变化较大时依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89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545611.2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北京科力源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元星 , 李斌 , 王帅 , 尹忠东 , 李涛永 , 曾爽 , 陈熙 , 张晶 , 张静 , 蒋林洳 , 李康 , 刘秀兰 , 刁晓虹 , 朱洁 , 闫华光 , 郭炳庆 , 覃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电压波动的直流充电设施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预先设定的用户充电优先级;基于所述用户充电优先级调整充电功率;根据调整后的充电功率进行充电。通过在直流充电设施恒流-恒压快充控制方法中,引入电网电压指标,减少大规模直流充电设施充电因电网电压波动导致的充电机过压、过流保护动作次数,原理简单,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有效的控制了电网电压,使电网电压可以自身调节,提升用户的充电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976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883010.2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需求侧设备的互联测试方法及系统,根据测试需求选择相应协议,确定需求侧设备的有限状态机;采用有限状态机,在预先定义的测试用例库中获取能够覆盖需求侧设备所有状态的测试用例;根据获取的测试用例对需求侧设备进行检测,输出一致性及性能测试结果报告,在保障不同互动主体之间的互操作能力的同时,对需求侧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提升互联业务的实施效率,并通过闭环测试方式减少测试中的人工干预,提升测试效率。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实现了需求侧管理相关项目实施过程中系统/设备的互联互通,降低项目实施成本,提高项目执行效率,从而推动需求侧管理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0864955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244651.3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能源网供能系统的配置选优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微能源网供能系统的配置方案的年热电负荷预测值和年发电量预测值确定微能源网供能系统的配置方案的年利润;进一步根据配置方案的年利润确定微能源网供能系统的配置方案的工程年限总利润;根据各配置方案的工程年限总利润选取最优的微能源网供能系统的配置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不同配置方案的经济性分析结果选择合理的配置方案,避免了因配置不合理导致成本过高或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有助于促进分布式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