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21477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0290603.4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1S3/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激光晶体冷却热沉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工作台、激光晶体、夹具、支撑块、激光器和送粉器;所述夹具为柱体,包括顶靠于激光晶体两端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支撑块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顶靠于所述第一夹具,所述第二支撑块顶靠于所述第二夹具;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结合3D打印技术,在激光晶体表面打印多层冷却热沉,实现激光晶体和冷却热沉紧密贴合,明显提高冷却热沉的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15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651966.6
申请日:2015-10-1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光束宽带调频脉冲激光波形集中测量装置。所述装置中的被测多光束调频脉冲光,经光‑电‑光转换模块,每路输出不同波长的且包含被测光信息的窄带连续光;各路连续光通过单模光纤传输至光纤波分复用‑开关模块相对应波段的输入端,输出窄带长脉冲光;各路长脉冲光分别经不同根单模光纤输入至光纤时分复用模块相对应波段的输入端,由单根单模光纤输出具有等时间延迟的系列长脉冲光信号;经光纤放大器,由光纤输入至光电探测器,输出电信号通过电缆进入示波器,输出数据经网线送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本发明具有高可靠性,信息能够长距离传输,特别适用于大型高功率激光装置多光束宽带调频脉冲时间波形的集中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810720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251248.X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及其激光放大方法,包括至少1个反射镜和至少3组激光放大系统,所述激光放大系统共同排列为多边形,所述激光放大系统包括放大器、空间滤波器、电光开关、控制电路、偏振透反镜和变形镜,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光开关连接,按照激光的传播路径依次排列为:放大器、空间滤波器、电光开关、偏振透反镜、变形镜和下一组激光放大系统的放大器,所述反射镜与所述变形镜位于所述偏振透反镜的不同侧;种子激光通过反射镜导入放大光路后,在环形的光路中多程放大,需要输出时,向电光开关施加电压,激光通过反射镜射出,本发明有效提高增益介质中储能的提取率,提高驱动器整体的能量利用率,明显降低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468218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114212.7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功率激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纵向局部扩束三倍频激光终端光学系统,包括:沿入射激光传输方向依次排布的二倍频晶体、第一柱面聚焦透镜、三倍频晶体和第二柱面聚焦透镜,其中,所述三倍频晶体和第二柱面聚焦透镜均倾斜设置,且所述三倍频晶体沿其竖直旋转轴倾斜,所述第二柱面聚焦透镜沿其水平旋转轴倾斜,所述三倍频晶体的竖直旋转轴和第二柱面聚焦透镜的水平旋转轴相互正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能够实现局部扩束降低三倍频激光平均通量,缓解严重的紫外损伤问题,又能够节省实施成本和降低系统复杂性的高能量三倍频激光终端光学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7228718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301599.6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K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15/0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堆检测装置。绝热工装为绝热材料材质,绝热工装内侧设置有下凹部和供加热导线引出的引线孔,下凹部内由底往上顺序设置有电加热部件和能够包覆待测电热堆侧面的绝热圈,绝热圈设置有供连接待测电热堆的测试导线穿出的孔,电加热部件通过加热导线连接有直流电源分析仪;导热工装为导热材料材质,盖合在所述绝热工装上,导热工装内侧设置有导热凹部和供测试导线引出的出线孔,所述导热凹部设置在导热工装内侧与下凹部对应的位置,待测电热堆通过测试导线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省去了传统装置中设置的对热电堆两端温度测量的装置,减少了测量数据,提高了电热堆检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05294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49292.9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代万俊 , 杨英 , 薛峤 , 陈良明 , 胡东霞 , 袁强 , 张鑫 , 王德恩 , 赵军普 , 张晓璐 , 曾发 , 王深圳 , 张崑 , 周维 , 朱启华 , 郑奎兴 , 粟敬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13/012 , B24B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变形抛光盘,属于非球面镜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多个压电陶瓷驱动器和位于压电陶瓷驱动器上方的基盘,还包括多个弹性片,所述弹性片沿其径向安装于底座上表面,且其与压电陶瓷驱动器一对一设置,所述压电陶瓷驱动器沿其轴向安装于底座上表面,且其一端指向底座中心,所述弹性片与压电陶瓷驱动器指向底座中心的一端相抵,压电陶瓷驱动器对弹性片施加挤压力后,弹性片会产生沿其轴向的伸缩量,以改变基盘的面形,本发明增加了抛光盘的径厚比,结构紧凑,显著提高抛光盘在自转时的稳定性以及与工件的吻合性,成本低,有助于延长压电陶瓷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04621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253310.8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康民强 , 张帆 , 李剑彬 , 向详军 , 曾小明 , 郭仪 , 张崑 , 董一方 , 黄醒 , 严雄伟 , 王振国 , 郑建刚 , 粟敬钦 , 朱启华 , 邓颖 , 陈良明 , 黄小军 , 周凯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407 , H01S5/02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啁啾体布拉格光栅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属于光学元件温控技术领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主板、位于空腔内的2个导流板和盖板,所述冷却主板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啁啾体布拉格光栅的空腔,所述2个导流板将所述空腔依次分隔为第一腔、冷却腔和第二腔,所述导流板上沿着啁啾体布拉格光栅的长度方向设有导流缝,所述冷却主板上设有注水口及出水口,本发明通过在冷却主板内部设置空腔,将啁啾体布拉格光栅置于空腔内进行冷却,并用盖板和侧板进行密封,结构紧凑,成本低,同时,利用导流板将空腔分隔成3个腔,鉴于啁啾体布拉格光栅为长方体结构,利用导流缝将冷却水整形成均匀的长条水流,增强冷却均匀性,提高冷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5629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892858.8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1S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0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拼接锁定和远场的超短脉冲激光相干合束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内容:高重频飞秒激光源分束后经过不同的光路链传输,最后经取样模块及聚焦模块在焦点处实现子光束间的相干增强叠加。取样模块及聚焦模块由数块元件拼接而成或直接利用整块元件,在对光束进行传输的同时不引入束间动态误差。监测控制系统同时采集束间谱干涉信号及各子束独立的远场信号和子束间合成的远场信号,用以判断束间相对误差,并由误差补偿模块对其进行补偿,从而实现激光脉冲在焦点处的相干合束,获得超强激光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84880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82728.7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1S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子光栅密度差的调整方法,激光源发射的输出光跨拼缝注入到拼接光栅压缩器中,由于其子光栅间存在较大的线密度差,在子光栅共面的情况下其远场焦斑形态表现为分离的光斑,通过引入绕母线旋转的角度误差校正出射光偏移,使压缩器输出光的远场光斑重合;引入光栅平移量补偿由光栅线密度差引起的色散变化,将基准光与待校正光导入同一个光栅光谱仪产生空‑谱干涉条纹,在平移光栅的过程中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当条纹变水平时就说明由光栅线密度差引起的色散变化得到了较好的补偿。本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或降低拼接光栅线密度差对压缩器输出脉冲的影响,有助于获得变换极限的脉宽,并且能够直观、简便地对拼接型光栅压缩器进行调试。
-
公开(公告)号:CN10684255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12848.4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2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6/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镜及其加工方法,属于光学器件技术领域,所述变形镜包括镜框,所述镜框内依次设有基底层、均布驱动器的压电层和航插,还包括位于压电层和航插之间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导线与航插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驱动器对应设置的导电接头,所述导电接头具有微弹性,使其端部始终与驱动器相抵,所述电路板通过紧固件与镜框连接,通过调节紧固件嵌入镜框中的深度,调节导电接头施加在驱动器上的压力,本发明具有减小变形镜所受应力、有利于控制面形、降低加工难度、易于拆卸和维护、提高元件利用率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