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合槽型梁的道床板无拉应力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440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9707.4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合槽型梁的道床板无拉应力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组合工字梁:先制作钢梁,接着在预制场对钢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的部分位置分别进行一期混泥土浇注,对应形成上翼缘板和道床板一期混凝土块,以完成组合工字梁的制作;B、将两组步骤A制作成型的组合工字梁在施工现场按照待制组合槽型梁的需求吊装到位;C、以步骤B吊装到位的组合工字梁为支架安装吊模;D、在吊模上对组合工字梁的下翼缘进行道床板二期混凝土浇注,完成组合槽型梁的制作。所述步骤A制作的组合工字梁主要是通过上翼缘混凝土板受压,下翼缘钢条受拉来承受荷载,实现梁的功能。

    适用于方钢管柱的梁柱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1775840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010102021.6

    申请日:2010-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方钢管柱的梁柱节点,包括:下层方钢管柱和上层方钢管柱,在下层方钢管柱上设有狗骨式短工字钢悬臂,在下层方钢管柱的端部连接有下法兰,在上层方钢管柱的端部连接有能与下法兰相匹配的上法兰,在下法兰上设有与上层方钢管柱的内孔相匹配的带横向加劲肋的内插段,并且上层方钢管柱套在内插段上,所述的下法兰与上法兰之间通过螺栓固紧连接。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节点域塑性角的外移,提高了节点域二次抗震的性能,并简化了钢框架梁柱连接的施工工艺。

    采用UHPC装配板的大跨径装配连续桩板结构及装配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32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545329.X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采用UHPC装配板的大跨径装配连续桩板结构及装配施工方法。采用UHPC装配板的大跨径装配连续桩板结构,中部预制管桩位于两根端部预制管桩之间;两根所述的端部预制管桩与中部预制管桩之间分别架设预制混凝土主体桥面板;中部预制管桩顶部设有U形交叉钢筋,预制UHPC装配板(与预制混凝土主体桥面板相对端分别设有U形纵向连接钢筋;U形纵向连接钢筋交错布置且穿插有横向钢筋;位于中部预制管桩、预制混凝土主体桥面板通过预制UHPC装配板浇筑衔接形成连续桩板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采用UHPC装配板的大跨径装配连续桩板结构和施工方法,提高了装配化桩板结构整体刚度及跨越能力,改善了小跨径密集桩板带来的不良美学效果,兼具装配化桩板结构施工便捷、环保节约、经济性强的优势。

    一种面向多页面的Web站点指纹攻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872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1030388.0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多页面的Web站点指纹攻击方法,该方法提供Web站点指纹攻击服务。首先构建单页面/多页面分类模型,实现对未知混淆流量的区分。接下来针对单页面流量,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Web站点指纹攻击方法进行识别。而针对识别出的多页面流量,先基于BalanceCascade算法设计分割点识别方法,对其进行分割。随后对分割出的尾端缺失流量序列以及前端重叠流量序列,分别构建基于残差网络以及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指纹识别模型,最终实现对多页面的识别。发明通过利用残差网络和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提高对多页面的识别准确率,进而提高了Web站点指纹攻击的实用性。

    一种基于Python的钢纤维混凝土纤维序度统计及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90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18852.3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ython的钢纤维混凝土纤维序度统计及分析方法,属于高性能材料领域。步骤为:获取钢纤维混凝土CT灰度值图像后,对图像处理方进行三维重构,并将纤维端点三维坐标信息作为端点信息表;通过Python脚本文件计算纤维中点坐标、纤维首尾端坐标增量,整合形成纤维三维信息;端点信息表中自定义指定方向用于定量分析混凝土试件中钢纤维取向情况;通过运行python脚本绘制延曲线各网格中纤维取向值的三维立体图。本发明提高了对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取向分布分析的精度,改善了以往分析钢纤维取向时需对试件切割而造成破坏的情况,兼具混凝土内部钢纤维取向分析高精度性、直观性,便于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存在广泛的应用潜力。

    一种基于振动感知的单手手指键盘映射输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5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6886.1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上基于振动感知的单手手指键盘映射输入方法,是一个单手可用的输入界面。具体来说,将一个手掌的12个指节映射成T9键盘,通过同侧手的大拇指点击的方式输入字符。整个输入过程分为注册和使用两个阶段。注册阶段预先收集训练数据,经过滑动窗口切分后,使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信号进行分频,作为训练集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使用自动化数据增强方法提高分类效果和模型稳健性。使用阶段分为预启动和识别两部分,系统预启动时先收集少量数据,经过切分和分频后作为训练集来微调注册阶段预训练好的模型;识别过程为使用者根据键盘映射输入字符,系统使用微调好的模型识别出相应的字符显示在设备屏幕上。

    基于超宽频无线通信技术的高效广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667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326459.5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超宽频无线通信技术的高效广播方法。本发明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链路质量计算、节点排序、中继节点选取。首先根据距离得出节点之间的丢包率,再计算出链路质量;之后按照当前节点与各个二跳邻居节点的链路质量对一跳邻居节点排序;最后按照算法顺序,依次选择一跳邻居节点为中继广播节点,直到符合广播要求。

    基于WiFi-BLE信号被动嗅探的跨智能可携带设备关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4944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103377.4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iFi‑BLE信号被动嗅探的跨智能可携带设备关联方法,实现对用户同时携带的WiFi和BLE两类设备进行关联,步骤如下:(1)WiFi‑BLE双信号嗅探:(2)基于多级滤波的信号处理:(3)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设备关联:对BLE设备信号强度值序列进行随机重采样,使得不同BLE设备信号采样率相近,再分别对WiFi和BLE两类信号强度值序列进行中心化处理,利用动态时间规整法计算两类设备信号强度值序列的距离,并比较两类序列的距离得出关联结果。本发明基于用户随身携带两类设备的习惯,通过对移动智能终端产生的WiFi信号和智能穿戴设备产生的BLE信号进行分析,抽取出两类信号动态变化相似性的特征,从而可以准确地关联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

    时变需求驱动的密集WLAN终端关联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9907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135446.X

    申请日:2022-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变需求驱动的密集WLAN终端关联管理方法,包括:(1)提出了一种时变需求驱动的密集WLAN终端关联管理框架,包括接入时的初始关联选择和接入后的持续关联优化。其中,初始关联选择通过终端接入控制实现,持续关联优化通过终端迁移决策和终端迁移方案实施实现。(2)在终端初始接入时,同时考虑信号强度和AP负载两种因素,(3)综合考虑信号强度、AP负载、用户需求和迁移频率等影响负载均衡与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4)设计终端迁移方案实施,使终端与当前关联的AP解除关联,并引导其与指定AP重新关联,保证终端的快速迁移。该方案根据决策结果将对应终端快速且准确地迁移到目标AP,以实现网络总体性能以及用户体验质量的提升。

    一种基于Tor隐藏服务描述符的存储型隐蔽信道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1407063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111368351.4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Tor隐藏服务描述符的存储型隐蔽信道方案,该方案首先进行带外信道构建:发送方与接收方构建带外通道,通过带外通道协商隐蔽信道的协议参数;再进行隐蔽信道初始化:发送方与接收方根据协议参数进行信道初始化,包括域名列表初始化、共识文件同步、目录服务器选择;然后调制解调算法:发送方基于隐藏服务描述符这一载体,将隐秘数据存储到隐藏服务描述符中并上传至隐藏目录服务器,接收方根据参数和初始化配置,遍历对应目录服务器并解调隐秘数据;最后通过健壮性增强的编解码算法优化隐蔽信道的性能。本发明通过特殊的数据载体选择和同步机制设计,规避流量分析检测方法的攻击,提高隐蔽信道隐蔽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