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线电流的测试方法
    1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8211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47071.8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线电流的测试方法,包括:固定待测试导线和对比导线至导线覆冰装置上,并注入冰水以淹没待测试导线和对比导线;将导线覆冰装置置于步入式温湿箱内,并设定步入式温湿箱的温度信号;利用电流发生器为待测试导线提供初始电流;监测待测试导线的温度信号和覆冰情况;其中,在规定时间内,当待测试导线的温度信号低于0℃且待测试导线覆冰时,则增大电流发生器的电流值直至待测试导线的温度信号至0℃、待测试导线未覆冰且对比导线覆冰时,确定当前的电流值为保线电流。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更换测试回路,具有可控性,保线电流的准确度也较高。此外,采用内径可调式覆冰管可以对多种规格的导线进行测试,复用率高。

    一种汽轮机流量特性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7851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039962.9

    申请日:2012-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流量特性试验方法,在去除调节阀之间重叠度的情况下,分别进行顺序阀与单阀方式下的汽轮机流量特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使用调节级压力与比容来准确计算通过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并通过主蒸汽压力修正后,形成调节阀综合开度;再由试验获得的每一个调节阀开度与调节阀综合开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汽轮机的配汽曲线;最后根据配汽曲线的形成机制,通过仿真与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每一个配汽函数,从而完成汽轮机的流量特性试验。本发明提供的试验在不影响汽轮机运行的情况下进行,通过现场测试获得汽轮机的流量特性,进而可以减少配汽方式切换时的参数波动,提高机组运行的可控性与安全性。

    一种全桥型MMC-HVDC的启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903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30874.7

    申请日:2012-07-04

    Inventor: 陆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36 H02M2007/48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桥型MMC-HVDC的启动方法。目前HB-MMC-HVDC的“两段式”启动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FB-MMC。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启动方法分为不控启动阶段和可控启动阶段;在不控启动阶段,通过控制子模块触发脉冲和串联限流电阻实现电容预充电并保证充电阶段不产生过流,不控启动阶段结束时将限流电阻短路;在可控启动阶段,利用全桥型MMC触发系统,通过定直流电压控制使直流电压上升至额定电压,完成启动过程。本发明保证了全桥型MMC-HVDC在不控启动阶段实现电容从交流系统取能充电,同时避免了直流电缆承受巨大的电压变化率,在可控启动阶段使直流电压升至额定直流电压值。

    一种基于ORP监测的除盐系统中二氧化氯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7453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000866.9

    申请日:2011-01-05

    Inventor: 曹求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厂除盐水系统中二氧化氯及亚氯酸根的控制方法。目前国内外关于二氧化氯的控制标准主要集中在生活水(饮用水)领域,还没有涉及到除盐系统领域,由于缺乏标准,发电企业在二氧化氯的应用和控制方面比较盲目,出了很多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通过测量ORP来监测二氧化氯的浓度,除盐系统二氧化氯浓度超标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如下:对于离子交换除盐系统和反渗透除盐系统,采取三级ORP控制标准,对应三级响应策略。本发明分别针对不同的危害等级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大大的提高了发电厂除盐系统应用二氧化氯的安全性,促进二氧化氯在整个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

    基于模型动态解耦的火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80819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910154934.X

    申请日:2009-11-30

    Inventor: 李泉 朱北恒 尹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机组机炉的协调控制方法。目前的机组协调控制中存在着对象滞后性问题和系统耦合性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首先通过一超前的预估煤量克服燃烧的滞后性,提高负荷的响应速率;其次根据机组模型设计合理的压力设定曲线,使煤量和调门配合动作,实现动态解耦,使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能够充分利用机组的蓄热能力,快速准确地跟踪目标值;在稳态时合理整定PID控制器参数,保证负荷和主汽压力的稳定。本发明克服了煤量燃烧的滞后性,提高了负荷的响应速率;实现了动态解耦的目的,使调门在控制压力的同时保证了负荷的响应品质。

    一种减小火电机组再热汽温偏差的变行程吹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643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47404.4

    申请日:201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小火电机组再热汽温偏差的变行程吹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二级再热器出口内外管内蒸汽温度存在较大偏差时通过缩短一级再热器区域吹灰器吹灰行程,减少一级再热器外管区域积灰,提高一级再热器外管出口蒸汽温度,利用一、二级再热器交叉布置的特点间接提高二级再热器内管蒸汽温度;减少一级再热器内管区域吹灰,维持其积灰分布不变,减小一级再热器内管蒸汽温度,以缩小二级再热器出口内、外管蒸汽温度偏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改变一级再热器区域吹灰器的吹灰行程从而改变一级再热器区域内外区域不同的积灰分布,改变一级再热器内外管内蒸汽吸热分配,增加一级再热器内外管内蒸汽温度偏差,减小二级再热器出口内、外管蒸汽温度偏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