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微调双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28327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492087.3

    申请日:2018-12-07

    Inventor: 周湘衡

    Abstract: 在刀杆被动端设有朝向主动端且与刀杆旋转中心线同心的中心孔,在沿刀杆旋转中心线上径向设有安装和夹紧、微调飞刀的两个平行两段阶梯同心孔,其大孔为圆柱孔小孔为螺通孔,两段阶梯同心孔之间的中心距为一个工作蜗杆的轴向齿距,锁紧螺钉上设有同旋向而不同螺距的两段螺纹分别与螺通孔和飞刀圆直柄上设有的螺孔联接,使飞刀在刀杆径向精确微调夹紧后永不松动,定位夹紧机构设在中心孔内,在锁紧螺钉和施力构件的共同作用下,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滑动至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上形成紧密的面接触,把飞刀紧固在对应的圆柱孔内,并使其处在正确的位置上。这种径向微调、定位双重垂直夹紧的技术方案,适合精度较高、切削力较大的多头蜗轮的滚切。

    一种非线性接触弧形齿面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4334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95879.6

    申请日:2018-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B23F11/00 B23F13/06 G06F17/5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线性接触弧形齿面的建模方法,包括,建立凸圆弧车刀和蜗杆坐标系;建立蜗杆齿面方程,并获得蜗杆的轴向齿形方程以及蜗杆的法向齿形方程;建立蜗轮蜗杆啮合坐标系,并确立各个坐标系的变换关系;建立蜗轮齿面方程;根据已建立的蜗轮、蜗杆弧形齿面方程,模拟仿真出蜗轮弧形齿面、蜗杆弧形齿面及蜗轮蜗杆传动副弧形齿面的三维实体。本发明根据已建立的蜗轮、蜗杆弧形齿面方程,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模拟仿真,构建诱导曲率低、润滑角更接近于90°、更易于形成油膜的弧形齿面,为弧形齿蜗杆齿面的制造和修形技术建立良好的基础。

    平衡性压紧滚齿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12138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734027.2

    申请日:2016-08-28

    Inventor: 陈金山 林秀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仅能够避免细长的芯轴在压紧后出现微量弯曲现象,而且拆装快速、省力的平衡性压紧滚齿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芯轴,所述芯轴上端头为定心轴头且定心轴头呈倒T形,所述定心轴头上端面竖直开有螺孔,所述定心轴头侧面横向开有贯通两侧壁面的方孔且方孔位于螺孔正下方,所述螺孔孔底竖直开有通孔且通孔上端与螺孔贯通、下端与方孔贯通,该通孔的下端口为锥形口,所述通孔中设有钢球且钢球球直径大于锥形口的直径,所述方孔中设有平键且平键的高度小于方孔高度,所述螺孔中旋装有螺钉且在螺钉向下拧紧后钢球压紧平键。优点:平衡性压紧滚齿工装能够避免细长的芯轴在压紧蜗轮过程中出现微量弯曲现象。

    一种自动消隙蜗轮蜗杆结构及其加工方法与消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308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255833.7

    申请日:2018-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消隙蜗轮蜗杆结构及其加工方法与消隙方法,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相互配合;所述蜗杆包括蜗杆轴、蜗杆套、弹簧、压紧螺母和锁紧螺母;所述蜗杆轴与蜗杆套通过花键联接,所述蜗杆轴与蜗杆套的一端通过所述压紧螺母和锁紧螺母固定。本发明的自动消隙蜗杆加工简单,在装配中无需人工调节便能达到自动消隙的作用,能够始终保证旋转设备旋转的精度,仅一次装配便可做到对蜗轮蜗杆的免维护,大大延长蜗轮蜗杆的使用寿命。

    线束剥切沾锡设备
    10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9339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247905.3

    申请日:2018-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束剥切沾锡设备,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部左侧的进料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部右侧的出料输送机构、前线束整形模组、用于剥线束的剥线模组、焊剂焊锡放置组件、用于切线束的切线模组以及后线束整形模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前线束整形模组及切模组的前方的左后滑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切线模组以及后线束整形模组的前方的右后滑轨、沾焊剂接轨翻转机构、沾焊锡接轨翻转机构、前滑轨、线束治具以及治具拨推机构。该线束剥切沾锡设备结构紧凑,动作精准,制造成本低、加工质量及效率高。

    一种失配啮合制锥面包络锥蜗杆副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2718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54818.6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22 B23F11/00 B23F13/00 B23F13/04 F16H55/08

    Abstract: 一种失配啮合制锥面包络锥蜗杆副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点接触偏置蜗杆传动技术领域。所述失配啮合制锥面包络锥蜗杆副,包括锥蜗杆和锥蜗轮,锥蜗轮的齿面Σ2由锥滚刀的产形面Σ4范成,锥滚刀的产形面Σ4与锥蜗杆的螺旋面Σ1不同,齿面偶[Σ4,Σ2]和齿面偶[Σ1,Σ2]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不同,齿面偶[Σ1,Σ2]为齿间点接触,所述失配啮合制锥面包络锥蜗杆副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一、加工锥蜗杆的螺旋面Σ1和锥滚刀的产形面Σ4,步骤二、加工锥蜗轮,步骤三、装配失配啮合制锥面包络锥蜗杆副。所述失配啮合制锥面包络锥蜗杆副对误差和变形的敏感性低,能够在不提高蜗杆副加工精度等级的条件下,降低传动副对各种变形和误差的敏感性。

    一种锥面包络锥蜗杆副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836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563414.3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22 B23F11/00 B23F13/006 F16H55/08

    Abstract: 一种锥面包络锥蜗杆副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偏置蜗杆传动技术领域。所述锥面包络锥蜗杆副,包括包络锥蜗杆和锥蜗轮,包络锥蜗杆的螺旋面是可展曲面,由盘形锥面砂轮磨削展成,包络锥蜗杆和锥蜗轮啮合,所述锥面包络锥蜗杆副适用于传动比i12≥10的轴线正交相错或非正交相错场合;所述锥面包络锥蜗杆副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1.设置待制造包络锥蜗杆的坐标参数、步骤2.制造包络锥蜗杆、步骤3.设置待制造锥蜗轮坐标参数、步骤4.制造锥蜗轮和步骤5.装配锥面包络锥蜗杆副。所述锥面包络锥蜗杆副的齿面都不易发生曲率干涉、适用的蜗杆头数和传动比范围广,瞬时接触线分布均匀、稀疏、无交叉,有利于散热和润滑,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一种蜗轮剃刀加工机床
    10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7892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0076709.9

    申请日:2016-02-03

    Inventor: 刘胜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蜗轮剃刀加工机床,包括床身、床头箱、纵向拖板、回转拖板、凸轮拖板、进给拖板、梳齿刀架、电器控制箱、凸轮旋转伺服电机以及尾座等,床头箱和尾座上均设置有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上设置有蜗轮剃刀,回转拖板安装在纵向拖板上,凸轮拖板安装在回转拖板上,进给拖板安装在凸轮拖板上,梳齿刀架安装在进给拖板上,床头箱内设置有传动链,传动链连接主轴、回转拖板和纵向拖板,凸轮拖板连接梳齿刀架。本发明由电器控制箱控制三个电机,周而往复地完成整个蜗轮剃刀螺旋面的梳齿程序,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蜗轮剃刀加工分齿不均、深度不一致,效率低的难题。

    测量和测试工件的方法及齿轮加工机床

    公开(公告)号:CN102649185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210043033.5

    申请日:201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和测试工件的方法及齿轮加工机床,该工件属于齿轮对,其中在生产工件的齿轮加工机床上执行该方法,并且齿轮对或者是蜗轮传动装置或者是圆柱齿轮对,其中在被夹紧于工作台的工件支架中的工件的方向上移动安装在工作头具体为切割头处的匹配测试件,直到齿轮对啮合,并实现相应的工作轴向间距,所述工件通过齿轮对的匹配测试件的驱动运动而被驱动,记录待测量工件的转动位置,并将检测到的实际位置与基准位置进行比较,并且在考虑所作比较的同时计算至少一个表示工件的滚动齿轮偏差特征的值。

    蜗轮齿部的加工方法
    1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31495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282136.1

    申请日:2013-07-05

    Inventor: 李秀梅 赵广珠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一种蜗轮齿部的加工方法,包括:S1、蜗轮齿部圆弧加工;S2、计算滚刀搬角及滚刀中心至蜗轮中心的中心距;S3、蜗轮齿部粗滚齿加工;S4、蜗轮齿部半精滚齿加工;S5、蜗轮齿部精滚齿加工;S6、蜗轮齿部垳麽加工;其中,S3、S4、S5、S6均在滚齿机上完成,并采用同一基准面;S3、S4、S5中的蜗轮齿部滚齿加工使用的蜗轮滚刀为大直径蜗轮滚刀。优点是:本专利方法加工出的蜗轮精度高、传动平稳、配接触面容易且轮齿耐磨性好、抗弯强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