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IBS技术的水下元素在线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132961U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20181674.6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LIBS技术的水下元素在线检测装置。装置由密封压力仓内部的LIBS系统与外部的气流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气流控制系统包括气体探头仓、气源,气源通过气源管路连接气体探头仓,气体探头仓一端开孔,另一端与密封压力仓之间通过玻璃窗口密封隔断。LIBS系统内部的激光器输出激光至水下待检测物体表面产生等离子体光谱,光谱仪采集沿原光路返回的等离子体光谱。装置在水中工作时,通过气体探头使探测光路由原有的水体环境改为气体环境,可极大提高等离子体的激发与收集效率,无需繁琐的精密对焦过程,提高水下固体或水体化学元素原位在线检测灵敏度。本装置可广泛用于海洋矿产勘探,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

    小型水下LED照明装置
    10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403094U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20520370.X

    申请日:2011-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照明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小型水下LED照明装置,包括透视窗、密封罩、聚光镜、LED发光体、散热板、控制板、密封尾盖及水密接插件底座,散热板及控制板分别安装在密封罩的舱体内,散热板的一侧表面上均布有多个LED发光体,每个LED发光体的凸起部位均套装有聚光镜,透视窗与密封罩一端的内壁密封连接、位于各聚光镜的外侧;控制板位于散热板的另一侧,与各LED发光体电连接;在密封罩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有密封尾盖,水密接插件底座密封连接于该密封尾盖外侧的端面上、与控制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密封可靠和灵活可控的优点,同时安装固定灵活,便于不同形式、不同需求的水下机器人搭载。

    水下机器人用滚动膜片式浮力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239872U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21127474.9

    申请日:2015-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力调节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滚动膜片式浮力调节装置,固定筒位于耐压舱体的内部,固定筒的一端及耐压缸体的一端均安装在耐压舱体的同一端,耐压缸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带排水口的缸帽;固定筒的另一端安装有轴承座,滚珠丝杠与轴承座转动连接,动力源通过固定座安装在轴承座上,并与滚珠丝杠相连;活塞杆位于耐压缸体与固定筒的内部,一端与滚珠丝杠上螺纹连接的丝杠螺母相连,另一端连接有活塞,滚动膜片安装在活塞上,边缘压紧在缸帽与耐压缸体之间;直线电位计安装在固定座上,直线电位计的拉杆与安装在活塞杆一端的测位连接件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高效率、响应快、高精度等特点。

    一种万米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推进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631509U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20296564.4

    申请日:2015-05-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米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推进控制系统,包括推进系统控制板以及与其连接的推进设备和拋载设备;所述推进设备包括两个主推电机驱动板以及分别与主推电机驱动板连接的主推电机、旋转电机驱动板以及与其连接的旋转电机;拋载设备包括两个拋载电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控制板和驱动板浸泡于油中,其上的晶振及电容等元器件经过耐压处理,能够满足推进控制系统万米耐压要求;本实用新型使用较少的推进器即可实现机器人多个自由度的运动,方法简单,降低了系统功耗。

    可承受拉力的水下机器人光纤微缆螺旋缠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926794U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20004424.7

    申请日:2011-01-07

    Inventor: 唐元贵 李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机器人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承受拉力的水下机器人光纤微缆螺旋缠绕装置,转接密封舱安装在光纤螺旋套筒内,在转接密封舱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密封组件,光纤转接端子位于转接密封舱内,两端分别与A、B段光纤微缆的一端相连,A段光纤微缆的另一端穿过密封组件、接至水下机器人的控制舱;B段光纤微缆的另一端穿过转接密封组件、缠绕在光纤螺旋套筒的外表面;光纤压紧套筒套在光纤螺旋套筒的外部、压紧B段光纤微缆,B段光纤微缆的另一端由光纤压紧套筒引出、接至水面光纤收放装置。本实用新型将光纤微缆的拉力转移至水下机器人载体龙骨框架之上,避免了光纤微缆与机器人控制舱密封处因承受拉力而可能导致的密封失效问题。

    一种分布式水下机器人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675357Y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20030412.1

    申请日:2004-02-18

    Inventor: 马骥 李一平 李硕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水下机器人控制装置,采用CAN网络作为分布式控制的核心,由计算机主机节点和CAN网络节点组成,其中计算机主机节点将任务分散到各个网络节点执行,它包括计算机主机和CAN接口,CAN网络节点以单片机为核心,主要包括系统状态检测节点、设备电源控制节点、电源管理节点、电机控制节点、应急处理节点、数据采集节点、串口设备节点,各个网络节点主要负责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携带设备的控制、电机驱动控制、故障检测、漏水检测、应急处理任务;计算机主机节点以及所有的CAN网络节点都通过CAN接口连接在一起,构成CAN网络;软件由计算机主机程序和各单片机程序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模块化、可扩展性强、组态灵活、可靠性高等优点。

    一种分布式水下机器人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660592Y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320105600.1

    申请日:2003-11-26

    Inventor: 马骥 李一平 李硕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水下机器人控制装置,采用RS-485网络作为分布式控制的核心,由计算机主机节点和RS-485网络节点组成,其中计算机主机节点将任务分散到各个网络节点执行,它包括计算机主机和RS-232/RS-485转换器,RS-485网络节点以单片机为核心,主要包括系统状态检测节点、设备电源控制节点、电源管理节点、电机控制节点、应急处理节点、数据采集节点、串口设备节点,各个网络节点主要负责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携带设备的控制、电机驱动控制、故障检测、漏水检测、应急处理任务;计算机主机节点以及所有的RS-485网络节点都通过RS-485接口连接在一起,构成RS-485网络。本实用新型具有模块化、可扩展性强、组态灵活、可靠性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