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
    9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39995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11110.9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带有新风换热器的新风机和制冷主机,还包括带有循环换热器的循环机,所述制冷主机的冷媒通过管路依次经过新风换热器和循环换热器进行循环。本发明中制冷主机、新风换热器和循环换热器通过管路依次循环连通,使低温冷冻水先经过新风换热器降温除湿后,再通过循环换热器对循环的回风进行降温,从而共用一台制冷机组,实现新风预冷量热回收、冷水机组能力最大利用率,同时大温差小流量设计同时可以缩小水泵及水管型号,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减少设备初投资。

    用于离心式回转机械的多工况设计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11345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1454068.1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离心式回转机械的多工况设计方法和装置,涉及离心式回转机械的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离心式回转机械的系统运行特性数据和权重计算得到最大权重流量和与该最大权重流量对应的压比或扬程;以及根据该最大权重流量和与该最大权重流量对应的压比或扬程获得该离心式回转机械的指标参数。本公开可以提高离心式回转机械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闪发器壳体组件、闪发器和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0537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49043.X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闪发器壳体组件、闪发器和空调系统,其中闪发器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沿所述壳体的周向螺旋延伸,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壳体上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在靠近所述出液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流道的宽度逐渐增加。进而使得高压制冷剂在第一流道中前行的过程中运动截面逐渐扩大,从而达到扩压减速的作用,从而使得靠近出液口的高压制冷剂运动速度大大降低,防止气态制冷剂撞击沉积的液态制冷剂,从而产生起雾,影响气液分离效果,导致压缩机补气带液的情况发生。

    压缩机电机、电机冷却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9107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608450.3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电机、电机冷却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该电机冷却结构,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具有至少两个独立的冷媒流道,每个所述冷媒流道均具有冷媒进口以及冷媒出口;以及定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中,至少两个所述冷媒流道沿轴向方向覆盖所述定子组件的外周。至少两个冷媒流道沿轴向方向可以覆盖定子组件的外周,增加冷媒与定子组件的接触面积,避免冷媒被气化,以使得定子组件的每一处都可与液态的冷媒接触,保证定子组件的冷却效果,使得电机冷却结构的整体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避免出现局部高温,保证电机冷却结构可靠运行。

    电机、压缩机及空调
    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4980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08162.9

    申请日:2018-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20 H02K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压缩机及空调,涉及电机领域,用以优化现有电机的冷却结构。该电机包括壳体、转子和定子。壳体包括容置腔;转子位于容置腔内;定子位于容置腔内且位于转子的外周;其中,定子的内部设有冷媒流道。上述技术方案,在定子的内部设有冷媒流道,实现了对定子内部的冷却。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冷媒流动的路径,改善了电机的冷却方式,提高了冷却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特别适用于较大功率较大尺寸电机,保证了定子各部分温度比较均匀。

    电机及压缩机
    9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0403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208176.0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及压缩机,其中,电机,其包括:壳体;转子,设于壳体内;冷媒引入通道,设于壳体内,用于将壳体外部的冷媒引入,且将冷媒沿壳体内部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引流,以引至壳体内部的第二端;以及冷媒引出通道,设于壳体内,用于将壳体内部的第二端的冷媒引向壳体内部的第一端,并将冷媒引向壳体的外部;冷媒引入通道和冷媒引出通道的其中之一包括设于转子的通道;冷媒引入通道和冷媒引出通道的其中另一包括设于壳体的通道。本发明规划了冷媒冷却路径,以确保每个地方均能冷却到,提高冷却均匀性;能够对电机内部的中心和外缘均有效冷却,消除局部高温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电机冷却装置
    9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8851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84455.8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冷却装置,所述电机冷却装置包括主冷媒供源及第一输送管路,所述第一输送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冷媒供源及电机连通;所述电机冷却装置还包括调压冷媒供源、第二输送管路及流量调节件,所述第二输送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压冷媒供源及所述第一输送管路连通,所述流量调节件装设于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上用于调节流向所述第一输送管路的调压冷媒的流量。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冷却装置,当环境改变从而导致流向电机的主冷媒的压力改变时,通过流量调节件来调节第二输送管路流向第一输送管路的调压冷媒的流量,以使流向电机的冷媒的压力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压力范围内,从而减少了环境对于电机冷却装置的影响。

    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10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757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845984.1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组、冷凝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变频器;第二电磁阀和第一节流阀串联后并联第一电磁阀;压缩机组、冷凝器、第一电磁阀、变频器串联形成第一冷却回路;压缩机组、冷凝器、第二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变频器串联形成第二冷却回路;变频器内设有温度检测模块。因为第一冷却回路的冷媒在进变频器前无节流,供液温度相对较高,所以能满足压缩机组运行小负荷工况时对变频器的冷却,避免变频器凝露;因为第二冷却回路的冷媒在进变频器前被第一节流阀节流,节流后的冷媒温度较低,可以为变频器提供充足的冷却量,从而使得变频器不易超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