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质芽孢杆菌多糖与壳聚糖双组份絮凝剂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249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20208.3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4 C12P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质芽孢杆菌多糖与壳聚糖双组份絮凝剂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属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作为生产菌,该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5766;2)菌株活化及发酵培养:菌株经选择性培养基活化后,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种子菌;将种子菌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得含胶质芽孢杆菌多糖的发酵液;3)双组份絮凝剂的制备:将胶质芽孢杆菌多糖组份和壳聚糖组份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双组份絮凝剂;4)处理重金属废水:将双组份絮凝剂以0.1?10%的体积比投入到废水中,以300?500rpm的转速搅拌5?15min,观察到完全絮凝后,沉降去除絮凝物,获得经净化处理的废水。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废水后,溶液浊度降低80%以上,Pb2+、Ni2+、Fe3+降低90%以上,Zn2+、Cu2+降低80%以上。

    一株产角蛋白酶的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4273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671065.4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短小芽孢杆菌在产角蛋白酶方面的应用及其粗酶性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经鉴定,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命名为K9,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8046。该菌株经优化产角蛋白酶的方法为:羊毛1-3%,麦芽糖1-2%,酵母粉1-2%,磷酸氢二钾0.04%,氯化钠0.05%,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8.5,接种量8%,培养温度35℃,转速220r/min,装液量25ml/250ml,发酵周期48h,产角蛋白酶活力达到214.5U/ml。该角蛋白酶为中温碱性角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5-65℃,最适pH为9.0,本菌株生长快速,具有较强的产角蛋白酶能力,所产角蛋白酶在碱性(pH8.0-11.0)环境中酶活稳定。

    一株产角蛋白酶的金色链霉菌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42739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701537.6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角蛋白产生菌株及其培养条件和粗酶性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经鉴定,该菌株为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命名为K13,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8047。经初步优化,该菌株的培养基为:羊毛0.5-1%,葡萄糖4-8%,蛋白胨3-5%,硝酸钠0.3%,磷酸氢二钾0.04%,氯化钠0.05%,摇床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10.0,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转速220r/min,装液量30ml/250ml,发酵周期64h,产角蛋白酶活力达到44.2U/ml。该角蛋白酶为中温碱性角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0-60℃,最适pH为8.5,且该酶在碱性(pH7.0-10.0)环境中酶活力稳定。

    一株反硝化细菌及其培养条件

    公开(公告)号:CN103555637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568985.3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反硝化细菌及其培养条件,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经鉴定,该反硝化细菌为黄色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xanthomarina,命名为DN1,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 7650。经初步优化,该菌株的培养基为:丁二酸钠6-8 g/L、酵母粉6-10 g/L、硝酸钠0.67 g/L、磷酸二氢钾1.36 g/L、硫酸铵0.24 g/L、硫酸镁0.2 g/L,摇床培养条件为:pH 5.0,30℃,200 rpm。上述条件下所得菌体,在NO3-浓度为10 mmol/L的水体中,作用72h,脱氮率达到90%以上。

    一种钝齿棒杆菌溶氧诱导型启动子

    公开(公告)号:CN103320438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196281.8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钝齿棒杆菌溶氧诱导型启动子的筛选方法,属于蛋白质组学和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2-DE技术结合质谱鉴定技术筛选钝齿棒杆菌不同溶氧条件下差异表达蛋白点,结合棒杆菌基因组信息将差异蛋白单位拷贝数高的2种蛋白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编码基因克隆启动子序列命名为P-tkt和P-fum。分别替换穿梭载体pDXW-8上的tac启动子,并在其下游插入报告基因cat,分别转化大肠杆菌JM109和钝齿棒杆菌SYPA5-5,通过测定各重组菌在不同溶氧条件下CAT的活性,证明筛选到受高溶氧诱导的启动子P-tkt,首次获得来自钝齿棒杆菌高溶氧诱导型启动子,为钝齿棒杆菌在不同溶氧条件下表达外源基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