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36867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880008521.4
申请日:2008-03-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4291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及具备它的燃料电池堆,该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备:膜-电极接合体(10),其具有高分子电解质膜(1)和夹着该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周缘部的更内侧的部分的一对电极(4、8);导电性的第一分隔件(30),其以与膜-电极接合体(10)接触的方式设置,并形成为在一个主面上槽状的第一反应气体通路(37)弯曲;导电性的第二分隔件(20),其以与膜-电极接合体(10)接触的方式设置,并形成为在一个主面上槽状的第二反应气体通路(27)弯曲,第一反应气体通路(27)形成为:至少在从其上游端最先与电极(8)接触的部分、和从第二反应气体通路(27)的上游端最先与电极(4)接触的部分之间(下面,称为第一分隔件(30)的最上游部(8C))形成的通路的宽度比在该第一分隔件(30)的最上游部(8C)以外形成的通路的宽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484263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8841.1
申请日:2010-09-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7 , H01M8/0239 , H01M8/0243 , H01M8/0245 , H01M8/0258 , H01M8/0273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 Y02E60/521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及其制造方法、膜电极组件以及燃料电池。在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中,在气体扩散层的一个主面上形成了用于使反应气体流通的反应气体流路槽,并沿着该反应气体流路槽设置了增强部件。由此,能够抑制因结合压力引起的气体扩散层的变形,从而可提高发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379055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80001665.9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4/8605 , H01M8/0258 , H01M8/0265 , H01M8/1004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8/248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备膜电极组件(5)、第1隔板(6a)、第2隔板(6b);在第1隔板(6a)的与第1电极(4a)相接触的一个主面上以多根直线状的第1肋部(11)并行的方式形成有沟槽状的第1反应气体流路(8);在第2电极(4b)的与第2隔板(6b)相接触的一个主面上以多根直线状的第2肋部(12)并行的方式形成有沟槽状的第2反应气体流路(9);第1反应气体流路(8)的至少上游部(18b)的第1反应气体流路宽度相对于第2肋部(12)的比例为大于0且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341945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10443.9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4119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隔板为板状,且具备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并提供反应气体的第1气体歧管孔(51)、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并排出反应气体的第2气体歧管孔(52)、形成于一个主面且一端被连接于第1气体歧管孔(51)、另一端被连接于第2气体歧管孔(52)的1个以上的沟槽状的第1主气体流路(18)、形成于一个主面且其一端被连接于第1气体歧管孔(51)以及第2气体歧管孔(52)中的至少一者的沟槽状的第1辅助气体流路(28)、形成于一个主面且一端从第1辅助气体流路(28)进行分支、另一端被封闭的沟槽状的第2辅助气体流路(38)。
-
公开(公告)号:CN102308419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80006584.3
申请日:2010-08-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34 , H01M8/0239 , H01M8/0243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电极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燃料电池,能够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在本发明中,使隔着彼此相邻的气体通路(21)的肋部(22)的多孔度低于肋部的下方区域(23)的多孔度。由此,能够抑制肋部的变形和反应气体的过度透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发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017253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3861.8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3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5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隔板,为板状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具备反应气体供给用歧管孔(21)、反应气体排出用歧管孔(22)、沟槽状的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一条以上的沟槽状的第2反应气体流路(132,133);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具有第1部分(41)和位于该第1部分(41)的上游侧的第2部分(51),从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的上游端连续的部分以及/或者从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的至少第1部分(41)开始下游侧的部分的截面积被形成为比第2反应气体流路(132,133)的截面积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884130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80118979.5
申请日:2008-12-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1671 , B29C45/14065 , B29C45/14836 , B29C2045/1673 , B29L2031/3468 , H01M8/0202 , H01M8/0286 , H01M8/1004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膜-框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用于防止高分子电解质膜的断裂及变形,其中,在电解质膜的一面上设置第一催化剂层,在第一催化剂层的表面且比电解质膜更靠内侧配置第一气体扩散层,在电解质膜的另一面上设置第二催化剂层,在第二催化剂层的表面且比电解质膜的周缘部更靠内侧以使外缘的位置与第一气体扩散层相互不同的方式配置第二气体扩散层,从而形成主体部,以第一或第二气体扩散层中任一者的位于比第一气体扩散层与第二气体扩散层相互对置的部分更靠外侧的外缘部分与设于框形状的一次成形体的框内的平坦部的一部分对置的方式在平坦部上配置主体部的周缘部,之后,以与一次成形体一同覆盖电解质膜的周缘部的方式成形二次成形体,从而形成框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622744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80006572.3
申请日:2008-12-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气体通道(131)具有第一部分(41)和比该第一部分(41)位于上游侧的第二部分(51);第一部分(41)在第一反应气体通道(131)的第二部分(51)和下游端之间的部分当中最接近于上游端;第二部分(51)在第一反应气体通道(131)的上游端和第一部分(41)之间的部分当中最接近于下游端;第二反应气体通道(132、133)不介于第一部分(41)和上游端之间,第二反应气体通道(132、133)介于第二部分(51)和下游端之间;并且第一反应气体通道(131)在第一部分(41)和下游端之间的部分(以下称作“特定部分”)中与第二反应气体通道(132、133)中的至少1条反应气体通道(以下称作“特定通道”)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811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687.1
申请日:2008-04-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26 , H01M8/04223 , H01M8/04303 , H01M8/04358 , H01M8/04365 , H01M8/045 , H01M8/04507 , H01M8/04708 , H01M8/04723 , H01M8/04731 , H01M8/04753 , H01M8/04768 , H01M8/04835 , H01M8/0491 , H01M8/0495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确保质子的传导性以及能量的转换效率、并且对应于启动停止型的运转方式的可以有效地抑制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劣化、且具备卓越的耐久性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其运转方法,燃料电池系统(100)具备燃料电池(11)、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6)以及氧化剂气体供给装置(17)、控制所述燃料电池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19)、加湿氧化剂气体的加湿器(18);还具备控制装置(20),该控制装置(20)被构成为:在发电时将燃料气体的露点控制为所述燃料电池的温度以上、并且将氧化剂气体的露点控制为小于所述燃料电池的温度,在切断所述燃料电池与负载的电连接之前,至少使该燃料电池的温度与氧化剂气体的露点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801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686.7
申请日:2008-01-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1004 , H01M8/1053 , H01M8/1062 , H01M8/106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能够确保充分的耐久性并且适合于单电池的低成本化以及大批量生产的构成的膜-膜增强部件组件、膜-催化剂层组件、膜-电极组件以及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单电池(100)的MEA(5)中的膜-催化剂层组件(30)的膜-膜增强部件组件(20)具备高分子电解质膜(1)和以主面不露出的方式埋入高分子电解质膜(1)中的一对第一膜增强部件(10a)、(10a)以及一对第二膜增强部件(10b)、(10b);所述一对第一膜增强部件和所述一对第二膜增强部件在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四个角落的部分以从该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厚度方向进行观察时重叠的形式被埋设为井字形组合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