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040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05714.1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2D18/00
Abstract: 一种制造反重力铸造的中空调温熔模模壳及模壳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熔模模壳及模壳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反重力铸造铸件无法实现自上而下的顺序凝固,在升液管或靠近底部的其他位置优先凝固,导致铸件无法充满,补缩困难,甚至直接报废的问题,铸件蜡模和升液管蜡模固定连接,第一分区通风管道蜡模和第二分区通风管道蜡模插装在铸件蜡模上,且第一分区通风管道蜡模和第二分区通风管道蜡模与通风管道联通蜡模连接,第一层涂敷型壳包裹在铸件蜡模和升液管蜡模上,第二层涂敷型壳包裹在第一层涂敷型壳外部。本发明属于反重力铸造的熔模模壳制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180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05715.6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造高退让性高温合金熔模的模壳及模壳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壳及模壳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熔模铸造模壳时熔模型壳其内部被耐火材料所填满,型壳的退让性极差,极易与热胀冷缩的铸件相互抵触产生较大作用力,导致铸件的机械性断裂的问题,它包括铸件蜡模、第一层涂敷型壳、第一层石蜡网、第二层涂敷型壳、第二层石蜡网、第三层涂敷型壳、第三层石蜡网和外层涂敷型壳;外层涂敷型壳、第三层石蜡网、第三层涂敷型壳、第二层石蜡网、第二层涂敷型壳、第一层石蜡网和第一层涂敷型壳由外向内依次套装在铸件蜡模上。本发明属于高温合金熔模模壳制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40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4898.4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铝合金高温熔体表面氧化膜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本发明涉及面氧化膜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本发明需要一种对铝合金高温熔体表面氧化膜进行实时取样设备和方法,它包括倾转浇包、天车、引流通道、可拆卸筛网、保温坩埚、两个电机和两个升降台;两个升降台对称设置在保温坩埚的两侧,可拆卸筛网设置在保温坩埚内,每个电机的转轴通过牵引绳与可拆卸筛网固定连接,每个升降台上安装有一个电机,引流通道设置在一个升降台上方,引流通道的底端设置在保温坩埚上方,倾转浇包靠近引流通道顶端设置,天车牵引倾转浇包设置。本发明用于合金氧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733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2268.2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2C9/06
Abstract: 一种减少高反应活性金属铸造成型过程中金属液污染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高反应活性金属铸造成型过程中金属液污染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降低金属液污染的方法作用有限且增加铸造成本的问题。减少高反应活性金属铸造成型过程中金属液污染的方法是在铸型表面均布加工微凹槽。本发明可减少熔融的金属在充型过程中与铸型表面的接触面积,而且可以避免熔融金属液的热量散失过多,这样有利于减少熔融金属的污染且提高了金属液的充型能力。设计合适的凹槽形状,可以减轻金属液对微凹槽的润湿,减少了金属液的浪费,且铸件的后续处理也较为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2880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4122.7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C45/00 , C25B1/02 , C25B11/04 , C25B11/089 , C25B11/075 , C01B35/14 , C22C1/11 , B22D11/06 , C21D10/00 , C22F3/00
Abstract: FeNi(Mo/Co)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FeNi(Mo/Co)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按原子个数比为(38~42):(36~40):(3~5):x:y由铁、镍、(钼/钴)、硼和/或磷组成,x+y=16~20,本发明采用三种方法将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制备成薄带、微丝或者粉末形态。本发明采用质子辐照处理非晶合金,提高其原子无序度和自由能,B、P元素的添加,保证了足够大的原子尺寸差,进而提高了体系的非晶形成能力。如Fe40Ni38Mo4P18非晶合金微丝在10mA cm‑2过电位为281mV。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1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95589.1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5/04 , G01N21/3504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砂型铸造热解气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解气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树脂砂受高温热解后导致型腔内压力升高,铸件氧化反应速率加快,剧烈氧化反应还可能导致型腔内的熔体燃烧,甚至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问题,第一气罐出气端与热重分析仪进气端连通,热重分析仪与热解气体旁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连通,第二气罐的出气端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另一个进气端连通,控制系统与热重分析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连接。步骤一:将干扰气体排出;步骤二:开启伴热带;步骤三:关闭热解气体旁路,打开伴热带;步骤四:热解气氛扩散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中;本发明属于热解气氛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3967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107634.1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能量利用率的电磁冷坩埚系统,涉及坩埚熔炼设备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电磁冷坩埚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水冷坩埚体、基座和分水器,水冷坩埚体设置在基座上,分水器安装在基座的底部;水冷坩埚体相邻的两个坩埚瓣之间设置有第一切缝,第一切缝包括由外至内径向分布的第一大开缝结构和第一小开缝结构,第一大开缝结构与第一小开缝结构相通,每个坩埚瓣上径向设置有第二切缝,第二切缝径向穿过U形水道之间的空隙并与水冷坩埚体内的坩埚内腔相通;第二切缝包括由外至内径向分布的第二大开缝结构和第二小开缝结构,第二大开缝结构和第二小开缝结构相通。本发明主要是为了提高坩埚熔炼过程中内部物料的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6384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024724.X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磁制冷机回热器的磁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磁制冷循环系统,它涉及冷藏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磁制冷机回热器结构制冷区间单一并且窄的问题。本发明针对蓄热器制冷温区小,制冷效率低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复合型编织结构磁制冷机蓄热器,其不但可以实现较宽温区制冷,提高制冷容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制冷效率。本发明在原有单层编织蓄热器结构基础上,加入复合型编织蓄热器结构。其可以在原有减少流动传热损耗,微小尺寸传热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更一步提高和优化。本发明应用于磁制冷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88554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028176.8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F1/01 , H01F41/02 , C21D1/18 , C21D6/00 , C21D9/52 , C22C38/02 , D04C1/02 , D04C1/06 , F25B21/00
Abstract: 一种磁制冷机回热器的磁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磁制冷循环系统,涉及磁制冷机回热器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传统采用颗粒状填充的回热器结构流体流经该结构时压降较大、产生一定的热损失以及板材结构回热器比表面小、制冷效率低的问题。方法:利用金属锟轮的边缘蘸取熔融状态的合金液,同时在106K/s的冷却速率下进行冷却,形成纤维丝,放入充满氦气的密封石英管中,加热至1373K并保温5h,保温结束后水冷至室温,得到淬火后的纤维丝;将淬火后的纤维丝编织成单层网状结构的编织体,作为磁制冷机回热器的磁相变材料。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磁制冷机回热器的磁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磁制冷循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08416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367945.7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激光熔化沉积成形超声工作台,涉及激光熔化沉积成形超声工作台。目的是消除激光熔化沉积方法制备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问题。工作台由工作台箱体、数个红外线加热器、数个升降台和超声振子构成;第一冷却水箱、半导体制冷片、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水箱设置在工作台箱体内,每个升降台上均设置有红外线加热器。本发明利用高强度超声对激光熔化沉积过程中的柱状凝固组织进行破碎,降低了材料性能的各向异性特征。同时,采用可升降的红外线加热管对基板和沉积材料进行实时加热,减小了成形过程中材料内部温度梯度,降低了成形材料内部残余应力,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适用于金属材料激光熔化沉积成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