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清雪装置
    9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3137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29374.0

    申请日:2015-01-21

    Abstract: 一种空气清雪装置,属于清雪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采用人力或除雪机械难以清除被压实的积雪;采用添加融雪剂融化积雪,污染环境、效率低以及采用电阻、微波等方式加热融化积雪,成本高的问题。喷管的一端为出风口,另一端为进风口,喷管采用渐缩式结构,喷管的进风口直径大于喷管的出风口直径;电动机安装在喷管内的出风口一端,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喷气风扇,喷管的出风口一端与弧形管道的一端相连通,弧形管道的另一端与喷头的末端相连;喷管的进风口一端设置在内支撑机架上,喷管固定在外支撑机架上。本发明用于车窗、屋顶、街道等地区清雪。

    核壳Au@TiO2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7583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68362.4

    申请日:2015-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2 B22F1/0018 B22F9/24 B82Y30/00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Au@TiO2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颗粒以金为核,TiO2为壳。其制备方法如下:(1)准备0.3~6ml、0.01M四氯金酸水溶液;(2)加入4.5ml、0.01M柠檬酸钠水溶液,搅拌2min;(3)加入0.3~6ml、0.01M抗坏血酸水溶液,搅拌5min;(4)再加入0.5~6ml、0.04M四氟化钛水溶液,待其混合均匀后加入蒸馏水稀释到80ml;(5)然后转移到以聚四氟乙烯作为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在电炉里面加热48h,最后自然冷却到室温;(6)用去离子水水洗后置于干燥箱内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Au@TiO2纳米颗粒。本发明所获得的产品粒径大小比较均匀,比表面积较大,且形貌可控,可获得不同直径的核与壳结构。

    水溶干燥法制备TiO2纳米复合二元硝酸熔盐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19733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68308.X

    申请日:2015-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干燥法制备TiO2纳米复合二元硝酸熔盐材料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硝酸钠与硝酸钾熔盐混合溶于蒸馏水中,得到熔盐的水溶液;(2)将TiO2纳米颗粒和分散剂加入蒸馏水中,随后进行机械搅拌,然后置于超声震荡仪中进行超声波震荡,使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得到纳米颗粒悬浮液;(3)将熔盐的水溶液与纳米颗粒悬浮液混合,先进行机械搅拌,然后置于超声震荡仪中进行超声波震荡,使混合物均匀分散,得到悬浮混合液;(4)将悬浮混合液倒入培养皿中,放入真空干燥箱完全干燥后,得到纳米复合二元硝酸熔盐。本发明在传统的硝酸熔盐内掺杂TiO2纳米颗粒,掺杂了TiO2纳米颗粒形成的纳米复合硝酸熔盐的比热容比传统熔盐有了显著提高。

    一种片状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2136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456627.2

    申请日:2015-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在试剂瓶A中分别加入1,5-戊二醇、氯化铜以及硝酸银,超声震荡使得溶质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2)在试剂瓶B中分别加入1,5-戊二醇以及PVP,超声震荡使得溶质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3)在试剂瓶C中加入1,5-戊二醇,将溶液A和B分加入到试剂瓶C中,使试剂瓶C中反应完全后将试剂瓶C去除冷却至室温,离心后即得到Ag纳米颗粒。本方法以水为基液,具有经济性好、操作简单、分散性好的优点,所获得的产品粒径大小比较均匀,且可控,从60nm到200nm均可获得。

    基于微型水斗与PVDF膜压电技术的复合雨水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4372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308503.0

    申请日:2013-0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3

    Abstract: 基于微型水斗与PVDF膜压电技术的复合雨水发电装置,属于水力发电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雨水发电装置成本高、安装调试过程繁琐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排雨管道的入水口设置水位自动控制单元,在水位自动控制单元的下方设置微型水斗发电单元,在排雨管道的出水口设置PVDF压电模块发电单元;水位自动控制单元包括浮球、V型连杆、具有通孔的隔板、阀门和磁铁,V型连杆固定在排雨管道的内侧壁上,V型连杆下方设置有具有通孔的隔板,阀门与具有通孔的隔板上的通孔相配合让雨水通断,微型水斗发电单元包括微型水斗轮毂、m个微型水斗叶片、主动轮、从动轮、皮带和水斗发电电路;PVDF压电模块发电单元包括PVDF压电膜和PVDF发电电路。

    纳米复合二元硝酸熔盐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5994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44605.5

    申请日:2015-0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二元硝酸熔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硝酸钠与硝酸钾熔盐混合并研磨,得到熔盐混合物;(2)将Al2O3纳米颗粒加入蒸馏水中,随后进行机械搅拌,然后置于超声震荡仪中进行超声波震荡,使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得到纳米颗粒悬浮液;(3)将熔盐混合物加入到纳米颗粒悬浮液中,先进行机械搅拌,然后置于超声震荡仪中进行超声波震荡,使混合物均匀分散,得到悬浮混合液;(4)将悬浮混合液倒入培养皿中,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得到纳米复合二元硝酸熔盐。本发明在传统的硝酸熔盐内掺杂纳米颗粒,掺杂了纳米颗粒形成的纳米复合硝酸熔盐的比热容明显提高,而且制作方法简便,利于大规模应用。

    一种高效防堵同步硝化反硝化分层曝气生物滤池

    公开(公告)号:CN103553211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07209.2

    申请日:2013-10-24

    Abstract: 一种高效防堵同步硝化反硝化分层曝气生物滤池,它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它为了解决现有填料比表面积小、生物量附着小、反应效率低下,易堵塞,单独装置难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问题。曝气生物滤池布置:进水布水及脱氮混合区、生物滤池兼氧反应区、好氧区、排水区;所述兼氧区布置曝气管路和传统颗粒填料;所述好氧区布置有曝气管路和柔性纤维球填料。本发明采用了柔性纤维球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溶解氧传质性能好、生物附着性能好、有利于氧气传输,增强气水均匀分布,防止污泥堵塞,有利于硝化细菌的附着生长、不易堵塞等优点,有效提高生物滤池的生物量,氨氮去除率达到90%,总氮去除率达到85%,比传统曝气生物滤池提高了8.5%。

    基于微型水斗与PVDF膜压电技术的复合雨水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43725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08503.0

    申请日:2013-0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3

    Abstract: 基于微型水斗与PVDF膜压电技术的复合雨水发电装置,属于水力发电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雨水发电装置成本高、安装调试过程繁琐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排雨管道的入水口设置水位自动控制单元,在水位自动控制单元的下方设置微型水斗发电单元,在排雨管道的出水口设置PVDF压电模块发电单元;水位自动控制单元包括浮球、V型连杆、具有通孔的隔板、阀门和磁铁,V型连杆固定在排雨管道的内侧壁上,V型连杆下方设置有具有通孔的隔板,阀门与具有通孔的隔板上的通孔相配合让雨水通断,微型水斗发电单元包括微型水斗轮毂、m个微型水斗叶片、主动轮、从动轮、皮带和水斗发电电路;PVDF压电模块发电单元包括PVDF压电膜和PVDF发电电路。

    粘弹性流体基铜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418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42781.3

    申请日:2013-04-24

    Abstract: 粘弹性流体基铜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纳米流体体系中由于固体颗粒的加入,使得流体在流动过程的阻力增大的技术问题。制备方法如下: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加入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静置,加入纳米铜粉,超声振荡,然后加入水杨酸钠,搅拌,得到粘弹性流体基铜纳米流体。本发明制备的粘弹性流体基铜纳米流体可以应用的实际系统管径为0.5cm~50cm,流动的雷诺数范围为5000~80000。本发明的粘弹性流体基铜纳米流体能克服粘弹性流体的传热恶化和纳米流体的流动增阻的缺点,达到在流动传热系统中实现流动阻力减少和传热强化的效果。本发明属于纳米流体的制备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