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505840U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20182162.6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柔性接触式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扇形圈,扇形圈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弧形筋板;两个相邻的所述弧形筋板和所述扇形圈的弧形边与相邻的弧形筋板所构成的扇环面内并排且可上下活动的设置有多个圆锥滚子,所述圆锥滚子的中心线沿所述扇形圈的径向设置。本实用新型根据数学上无限逼近的思想将转子热态时径向的蘑菇变形曲线合理的分割成多段直线来拟合该直线,并在多段线的节点上设置弧形筋板,在弧形筋板上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圆锥滚子,使转子在发生热态变形时,圆锥滚子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贴合转子上表面,增强了密封效果;且圆锥滚子与转子上表面发生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
-
公开(公告)号:CN202216450U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20318846.1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 Y02P80/152
Abstract: 一种利用工业余热驱动的VM循环热泵型空调热水器,用于解决充分利用工业余热制冷、制热问题。技术方案是:构成包括VM循环热泵装置、工业余热利用装置、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冷媒—水套管式换热器、储水箱及截止阀、三通阀、四通阀、连接管路;工业余热利用装置的热管式交换器设置在VM循环热泵装置在热气缸与热回热器之间;由VM循环热泵装置、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冷媒—水套管式换热器、储水箱及截止阀、三通阀、四通阀、连接管路构成不同模式下的制冷、制热回路。本实用新型将工业余热回收技术与VM循环热泵技术相结合,利用工业余热作为能源驱动VM循环热泵工作来达到制冷取暖的目的,可广泛利用各种工业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13624001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807488.2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C10G3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场控制下的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油水混合物的第一方腔以及用于对第一方腔内油水混合物中水滴进行充电的混合物充电装置,第一方腔通过导管连通有用于盛装带电油水混合物的第二方腔,第二方腔的外侧通过混合物分离装置在竖直方向施加有用于使得油水混合物中带电水滴发生运动以实现油水分离的油水分离电场;所述第二方腔的尾部设置为出口端,出口端连接设置有用于对分离后油水混合物进行收集的油水混合物收集装置和用于对分离后油相进行收集的油相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场的作用有效地实现了油水分离,实现了在油水分离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的目的,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865820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20030396.8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高效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它包括空气加压系统、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及液态空气释能发电系统。本实用新型是将空气进行处理后,经过空气压缩机进行压缩,进入冷却箱冷却之后,通过低温节流阀进行节流液化,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气态空气返回冷箱,而一部分液态空气通过液态空气流量调节阀进入液态空气储罐A进行储存,另一部分则到达液态空气储罐B准备进行发电;将液态空气储罐B当中的液态空气引出并且被低温泵加压后被加热,最终到达透平进行膨胀做功,透平的机械能一部分用来直接驱动空气压缩机,剩余部分则带动发电机进行旋转发电。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效液化空气的储能技术,无污染,应用前景广阔。(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864011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20030398.7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有效利用液态空气冷能的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它包括空气压缩系统、液化空气储能系统、液态空气冷能利用系统及释能发电系统。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富余电能带动压缩机,将干净的空气压缩后到达冷箱冷却,然后依次通过制冷机和J-T阀进行液化,到达液态储罐进行储存;用电高峰期,将液态空气用低温泵加压后到达气化换热器进行气化,并且将液态空气的冷能储存到蓄冷器当中,用来预冷后续需要液化的空气,然后气态空气到达膨胀机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效利用液态空气冷能的储能发电技术,其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864010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20030397.2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有效利用压缩热的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它包括压缩热收集系统、空气液化系统及空气膨胀发电系统。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电网夜间富余电能驱动空气压缩机,洁净空气经过双级压缩,每一级级间将其压缩热收集,并且储存在储热器当中;被压缩的高压空气经过冷箱进行冷却,通过制冷机进一步降温,然后进入低温透平做功,带动低温发电机进行发电,最后将液态空气储存到液态空气储罐;发电时,将液态空气用低温泵加压后通过气化换热器,然后气态空气经过换热器进一步被之前收集的压缩热加热后到达膨胀机进行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效利用压缩废热的储能发电技术,没有污染,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259185U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20031443.6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互补式水电热联产供能系统,属于能源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汽轮机、太阳能集热系统、海水淡化装置、VM循环热泵等部件。锅炉燃烧燃料得到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提供用户所需的电负荷;同时将汽轮机抽汽存储在储汽罐中,与太阳能集热系统互补,实现海水淡化,提供合格淡水;再利用汽轮机抽汽驱动VM循环热泵,在夏季向用户供冷和除湿,在冬季向用户供热量,并提供用户全年的生活热水负荷。该系统采用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互补方式,通过一套系统来满足用户对水、电、冷和热等负荷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供能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398900U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20036180.8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细管垫辐射式VM空调系统,属于空调系统领域。该系统包括VM循环热泵、毛细管垫等部件。VM循环热泵在热源的驱动下工作,通过末端设备毛细管垫实现用户的供暖、制冷。在冬季毛细管垫进水管路与VM循环热泵的室温腔连接进行供暖,在夏季毛细管垫进水管路与VM循环热泵的冷腔连接进行制冷,VM循环热泵的热腔则供应用户全年生活热水。本空调系统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对热、冷负荷的需求,而且具有节能环保、调节方式灵活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193890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089233.4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城市道路发电与车流预测综合系统,属于新能源系统领域。该系统主要包括道路压电和光伏发电两个系统。道路压电系统:在沥青路面中植入压电材料,汽车行驶时通过压电效应产生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A中,车流量双控装置中安装计数装置、电能回收装置,通过建立模型,综合分析城市道路实时车流量;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电池方阵吸收光能后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在光生伏特效应作用下,太阳能电池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组B中;并且,通过充放电控制器的保护作用使蓄电池A和蓄电池B中的电能一起为城市路灯、红绿灯供电。本实用新型旨在提高系统发电量,保证城市用电需求,又能实时监控城市车流量,避免或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更好的实现城市能源与交通的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5666795U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20185638.1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土壤源换热系统,属于换热系统领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相变材料、EVA胶黏剂、蓄能板、无机热管及土壤。使用EVA胶黏剂将太阳能电池板粘结在蓄能板上,相变材料内充在蓄能板内。因此,相变材料发生相变过程将太阳能电池板过高的热量储存在蓄能板中,使无机热管一端连接蓄能板,另一端连接土壤,则可将蓄能板储存的热量传递给土壤。当室外温度低于0℃时,无机热管反向工作,同样通过相变材料的相变过程,将土壤的热量反向传递给蓄能板,进而传递给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无机热管的高效率换热性能,既充分利用了土壤良好的换热性能,又维持太阳能电池板温度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太阳能电池板使用寿命,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光电转换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