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1130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122110.0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10/7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公交车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动公交车充换电站的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充电负荷需求预测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充电负荷需求并对充电机工作状态进行优化调度。本发明提供的能量管理方法中,充电负荷需求预测模型包括逐小时换电车辆数预测模型、充电起始时刻预测模型、换电前行驶里程模型和充电时长模型和充电负荷模型;充电负荷需求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使得负荷预测精度高;且采用单目标优化函数和多目标优化函数使得充电调度模型优化目标多样化,灵活性好,便于操作。本发明提供的能量管理系统包括充换电站调度优化模块以及分别连接在充换电站调度优化模块的输入端的容量配置模块、充电负荷需求预测模块和外部电网电价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76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21101.0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输能系统,无线输能系统包括输入电源、功率变换电路、发射端线圈单元、接收端线圈单元、整流电路和驱动电路;功率变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输入电源连接,第二输入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相连接;发射端线圈单元的输入端与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发射端线圈单元输出端通过磁耦合或磁谐振将能量耦合至发射端,并通过接收端线圈单元拾取能量。接收端线圈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整流电路将高频谐振电流转换成直流电流,其输出端连接至负载。本系统通过发射端线圈单元的设计,使得发射线圈中的电流不随负载变化而变化,在负载个数增加时不影响单个负载获得的能量;同时系统在功率变换电路部分的损耗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333148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05622.7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25 , H02M3/33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路采用磁耦合式无线输电技术,主要包括直流电源、原边高频逆变单元、原边串联补偿单元、功率发射线圈、功率接收线圈、副边串联补偿单元,不控整流单元、负载和功率控制器单元。该发明以原边电流为反馈量,采用基于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自动调节电路工作频率,使得电路实时工作在电路频率分裂点上,从而实现传输功率的稳定输出。当功率收发线圈的偏移距离在一定传输范围内,此发明保证在原副边不通信的情况下,无线输电电路负载端能够获取稳定的最大功率,不受偏移位置的影响。此发明省去原副边实时通信的要求,控制方法简单可靠,有效提高了传输功率的稳定性,适用于电动汽车或手机充电等有一定偏移距离要求的无线充电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973123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80902.8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弧焊电源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源模块;弧焊电源系统包括输入电源、功率变换电路、谐振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控制电路;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连接,功率变换电路的反馈控制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谐振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端,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谐振电路的输出端,整流电路用于将高频谐振电流转换成直流电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滤波电路的反馈端,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功率变换电路和谐振电路的连接端。本发明利用电感的电流泵升特性,降低了电源功率冗余,与传统弧焊电源相比,效率大为提高,最高效率可达94%。
-
公开(公告)号:CN102638038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10074223.3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并联充放电功率转换系统,属于电力电子和电力自动化设备,解决现有并联充放电功率转换系统容量小、信息传输可靠性低、协调控制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上位机、集中控制单元和N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均包括隔离变压器、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双向直流变流器、电池组和控制器;各子系统的隔离变压器与交流母线相连,上位机通过通讯电缆与集中控制单元连接,集中控制单元通过通讯网络和光纤分别与各子系统的控制器通讯。本发明采用分层控制结构,系统容量大、信息传输可靠性高、速度快,适应大容量电池组的充放电特性,从而实现多子系统并网运行、多子系统并联孤岛运行以及这两种工况间的无缝切换,适用于采用大容量电池组的储能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241130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22110.0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10/7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公交车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动公交车充换电站的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充电负荷需求预测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充电负荷需求并对充电机工作状态进行优化调度。本发明提供的能量管理方法中,充电负荷需求预测模型包括逐小时换电车辆数预测模型、充电起始时刻预测模型、换电前行驶里程模型和充电时长模型和充电负荷模型;充电负荷需求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使得负荷预测精度高;且采用单目标优化函数和多目标优化函数使得充电调度模型优化目标多样化,灵活性好,便于操作。本发明提供的能量管理系统包括充换电站调度优化模块以及分别连接在充换电站调度优化模块的输入端的容量配置模块、充电负荷需求预测模块和外部电网电价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02638038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74223.3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并联充放电功率转换系统,属于电力电子和电力自动化设备,解决现有并联充放电功率转换系统容量小、信息传输可靠性低、协调控制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上位机、集中控制单元和N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均包括隔离变压器、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双向直流变流器、电池组和控制器;各子系统的隔离变压器与交流母线相连,上位机通过通讯电缆与集中控制单元连接,集中控制单元通过通讯网络和光纤分别与各子系统的控制器通讯。本发明采用分层控制结构,系统容量大、信息传输可靠性高、速度快,适应大容量电池组的充放电特性,从而实现多子系统并网运行、多子系统并联孤岛运行以及这两种工况间的无缝切换,适用于采用大容量电池组的储能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593795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062930.9
申请日:2009-06-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输出P-V特性校正方法,将光伏组件中串联的光伏电池元平均分组,保证每一电池元组的输出电压相等。针对光伏电池元平均分为三组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了校正装置包括相并联的电容桥臂和两个MOSFET桥臂;电容桥臂由三个电容串联构成,两MOSFET桥臂结构相同,由P沟道MOSFET和N沟道MOSFET的漏极串接构成,第一MOSFET桥臂中的P沟道MOSFET漏极通过电感连接上述两相邻电容的相接点,第二MOSFET桥臂中的P沟道MOSFET漏极通过另一电感连接另外两相邻电容的相接点。本发明将局部阴影条件下具有多个功率极值点的光伏组件P-V特性校正为仅有一个功率极值点,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保证系统运行在最大功率点,提高了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90201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710052136.7
申请日:2007-04-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5 , Y02E10/763 , Y02E40/30
Abstract: 柔性交流双馈型风力发输电系统,包括双馈型风力发电机、交流励磁电源、串联变压器、反并联双向晶闸管和监控装置。交流励磁电源包括并联侧变换器、串联侧变换器和电容,并联侧变换器交流端与双馈型风力发电机转子绕组相连,并联侧变换器的两直流端和串联侧变换器的两直流端分别与电容两端连接,串联侧变换器交流端与串联变压器原方绕组连接。串联变压器副方绕组与反并联双向晶闸管并联,串联变压器副方绕组的一端与飞轮储能电机定子绕组连接。监控装置通过控制反并联双向晶闸管的连通状态实现旁路保护。本发明能对电力系统运行工况和参数实施快速有效调控,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经济、高效、优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877104Y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20095443.4
申请日:2006-03-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并网的电压控制型逆变器,其有直流输入端、功率变换及滤波电路、并网电抗及并网继电器、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有信号调理电路、数字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其中,输出电压Uc、并网电流Io和市电电压Ug分别经信号调理电路进行检测和处理后,由数字控制电路生成叠加有谐波补偿调节量的脉宽调制信号,再经驱动电路形成驱动脉冲,送入功率变换电路控制开关管工作;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接口1至4与数字控制电路的输入接口1至4对应相接,数字控制电路的输出接口5与驱动电路输入接口1相接,驱动电路输出接口2与功率变换电路输入接口3相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控制简单可靠、适用范围广、结构紧凑、对电网谐波污染小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