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882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22498.4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钢圆筒稳定性预测方法,假设钢圆筒以任意旋转点向海侧倾倒,计算钢圆筒内部的填料压强、外部摩擦力、内部摩擦力、基床对钢圆筒的竖向反力和水平抗力,计算钢圆筒向海侧倾倒情况下的抗倾力矩和倾覆力矩,得到向海侧倾倒的安全系数;然后在相同的旋转点下再假设钢圆筒向陆侧旋转,计算钢圆筒向陆侧倾倒的安全系数,比较两个安全系数,将二者的较小值作为该旋转点下的安全系数。然后重新选取新的旋转点,按照上述步骤计算新的旋转点对应的安全系数,取所有旋转点中安全系数最小值作为该工况下的最终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809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96125.5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圆筒抗倾稳定性预测方法,假设钢圆筒以任意旋转点向海侧倾倒,计算钢圆筒内部的填料压强、外部摩擦力、内部摩擦力、基床对钢圆筒的竖向反力和水平抗力,计算钢圆筒向海侧倾倒情况下的抗倾力矩和倾覆力矩,得到向海侧倾倒的安全系数;然后在相同的旋转点下再假设钢圆筒向陆侧旋转,计算钢圆筒向陆侧倾倒的安全系数,比较两个安全系数,将二者的较小值作为该旋转点下的安全系数。然后重新选取新的旋转点,按照上述步骤计算新的旋转点对应的安全系数,取所有旋转点中安全系数最小值作为该工况下的最终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80908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50044.9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伟 , 张乃受 , 刘德进 , 苏长玺 , 尚乾坤 , 王殿文 , 赫亚锋 , 宋江伟 , 吕护生 , 李德洲 , 林树栋 , 张浩男 , 王鹏飞 , 林恒義 , 于家钒 , 杨毓晓 , 胡思金 , 王潞伟 , 贾延烁 , 张成武
IPC: E02D29/073 , E02D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个沉管同时出坞的方法,包括:S1、沉管制备;S2、出坞前准备;S3、第一节沉管带缆;S4、第一节沉管绞移;S5、第一节沉管系泊就位;S6、第二节沉管带缆;S7、第二节沉管绞移、系泊就位;S8、重复步骤S6‑S7,直至所有沉管在系泊存放区系泊驻位存放;同时对多个沉管进行检漏、起浮以及出坞,通过对卷扬机、系缆柱以及导缆器对沉管出坞过程中角度的控制,满足了沉管出坞过程的控制,实现了多管节沉管的陆续绞移出坞,创造了目前国内跨海沉管隧道单批出坞沉管数量之最的记录,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89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710362432.0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1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沉管浇筑系统及浇筑方法,用于在水中的坐底基础上浇筑壳式沉管。该沉管浇筑系统包括压载装置和浇筑装置,所述压载装置包括用于向所述管腔内注入压载水以使所述壳式沉管下沉至坐底基础的进水单元,以及用于向外排出压载水以使所述壳式沉管上浮的排水单元,所述进水单元和排水单元分别与所述管腔相连通;所述浇筑装置包括用于将混凝土注入所述浇筑舱格的浇筑溜管,所述浇筑溜管与所述浇筑舱格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沉管浇筑系统及浇筑方法,通过将壳式沉管沉于水底进行浇筑,不仅适用于陆域受限地区的施工,并且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16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753005.1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码头结构的装配式沉箱及其施工工艺,其中,装配式沉箱包括预制底板和多层墙体构件,每层墙体构件均包括外墙和隔墙;外墙由多块预制外墙板连接围成,相邻两块预制外墙板通过外墙竖向现浇接缝连接;隔墙由多块预制隔墙板通过十字形现浇接缝连接构成,预制隔墙板通过隔墙竖向现浇接缝连接于预制外墙板;最下层的外墙与预制底板之间通过第一外墙水平现浇接缝连接,相邻两层外墙之间通过第二外墙水平现浇接缝连接;最下层的隔墙与预制底板之间通过第一隔墙水平现浇接缝连接,相邻两层隔墙之间通过第二隔墙水平现浇接缝连接。该装配式沉箱完全由板块结构拼装而成,降低了对预制场地要求,减少了模板用量,降低了整体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4802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40615.6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63B35/00 , E02D29/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半潜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及施工方法,该一体船包括:一甲板结构,二浮体结构,可加压载水,以一体船长度方向中心线所在竖直平面作为参考面,二浮体结构相对于参考面对称设置,且二浮体结构平行设置,二浮体结构的上部或顶面通过甲板结构连接;及二承托机构,分设于二浮体结构的相对侧,且二承托机构相对于参考面对称设置,承托机构设于浮体结构下部或底部;每个承托机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二支撑组件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撑组件贴靠或伸出其所在浮体结构。该一体船能够减小船体承载沉管后的吃水,可以实现浅水航道的沉管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1272665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88243.6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2D27/32 , E02D27/52 , E02D29/073 , E02D29/16 , E02D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隧道推出式接头沉降的盒式基础装置,包括上垫层、下垫层及设在所述上垫层和下垫层之间的若干液压伸缩缸,每一所述液压伸缩缸的伸缩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上垫层和下垫层通过斜支撑固定连接;所有所述液压伸缩缸通过液压管串联;本发明还公开基于该装置的一种控制隧道推出式接头沉降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弥补了因基础的承载力不足出现差异沉降导致接头支撑不稳定的情况,同时在接头进行对接时,盒式基础装置中的上垫层的碎石处于落下的状态不会对接头对接的过程造成任何的影响,保证了对接的稳定性,同时确保对接后的接头能够被稳定的支撑起来。
-
公开(公告)号:CN11092441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98210.2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板井及其施工方法,钢板井包括井筒,井筒内设有若干层起横向支撑作用的水平支撑机构和起纵向支撑作用的竖直支撑机构,水平支撑机构和竖直支撑机构均与井筒内壁固定连接,井筒内壁上固设有纠偏机构。施工方法如下:制作钢板井;放线并开挖基坑,吊放钢板;打设钢板井,外侧灌入膨润泥浆,内侧挖土,均匀配重;如发生倾斜,采用配重物纠偏;井内铺细沙,打设垫层,混凝土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工完毕。本发明在遇到既有管线时,可随时起吊,避免对管线的破坏;起吊后重新选定井位,可重复利用,避免浪费;在下沉发生倾斜时,可随时精准纠偏,保证沉井施工质量;可在工厂制作加工,减少现场工人绑筋支模,施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49898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1224593.5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沉管沉放与锁定回填一体船及施工工艺,属于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一体船包括双体船,所述双体船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的上部通过甲板桥相连接;待沉放沉管位于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之间,并位于所述甲板桥下方;所述甲板桥与沉管之间设置有用于沉放沉管的沉放设备;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之间、所述沉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回填砂土的回填导管,所述回填导管竖直连接于所述甲板桥的底部,并穿过所述甲板桥。本发明集沉管沉放和锁定回填于一体,简化了沉管隧道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93409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10248966.0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穿透硬土层打设基础结构物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通过机械设备在预设打设基础结构物的位置进行扰动,使机械设备穿透原天然地基的硬土土层;然后采用泵送装置将粘土泥浆注入原天然地基的硬土土层,拌合后形成改良后地基;打设基础结构物:本发明可改变原天然地基的土体性质,打破硬土层,减少钢圆筒或类似基础结构的打设阻力,减少打设过程的不均匀受力,提高可打入性;并且可以处理较复杂地基,不受地质条件限制,可以扩大钢圆筒或类似基础结构的使用范围;采用注入粘土泥浆的方法,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经济性较好。
-
-
-
-
-
-
-
-
-